分享

中国的伊斯兰教

 黄河一苇 2018-05-15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之间有着古老而悠久的传统友谊。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汉代张骞通使西域,就打开了中西交通的商道。在中西友好交往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西北地区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南沿海地区的“香料之路”,丝路花雨霏霏,香路芬芳漫漫,不断交流着中国与阿拉伯的古老文明,而伊斯兰教入华就是这种友好交流的结晶。

内陆与新疆的伊斯兰教

中国伊斯兰教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内陆伊斯兰教系统和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系统。

内陆伊斯兰教的最早传入时间,大致在中国唐朝的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这是以永徽二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遣使来华作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标志。伴随着元朝的建立,来自阿拉伯、中亚、波斯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遍及全中国,伊斯兰教遂在华获得大规模传播与发展。元末至明中叶以前,由于伊斯兰教的不断发展,在中国内陆逐渐形成一个以其为纽带的新民族——回回民族。甘肃、青海等地的东乡、撒拉、保安等族的先民,基本上也是元代从中亚地区迁徒而来的穆斯林,或是元代归信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与回族先民的情况近似。

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传入时间,是在公元10世纪末及11世纪初喀喇汗王朝时期。它首先由喀喇汗王朝入喀什噶尔,继而入叶尔羌、和阗。从公元12世纪到公元13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从喀什、和阗地区向阿克苏、库车等地发展,从吉木萨尔到喀什噶尔的大片土地,已成为伊斯兰教区域。公元13、14世纪,乌鲁木齐、吐鲁番、喀喇火州及附近的一些地方,穆斯林已同景教徒杂居。公元15世纪初,火州王子归信伊斯兰教。公元15世纪30年代,统治哈密的蒙古族王改信伊斯兰教。公元15世纪后期,吐鲁番王室归信伊斯兰教。公元16世纪初,哈密统治者归信伊斯兰教。据史书记载,明代,新疆天山南北各城皆有伊斯兰教流传。清初,南疆已尽为穆斯林的天下,时名之为“回部”;北疆虽也有不少穆斯林,但主要为准噶尔部所统治,时称“准部”。公元18世纪,乾隆平定准部,设郡县,屯戌兵,移回部于北路,于是伊斯兰教的势力在新疆北部得到发展和巩固。从公元10世纪末到公元18世纪,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七八百年的时间,终于被维吾尔等民族的广大群众所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