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课内阅读题

 胜利小学刘杰 2018-05-15

1草原

1第一自然段中表示绿的成语有(        )(       )。

2:“我”为什么想高歌一曲?

 

 3读第一自然段画线的句子,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即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惊叹是因为(                                                    )“久立四望”,是说                          .

 4“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这些描写说明(                      

5作者为什么用“一条彩虹”比喻来欢迎远客的蒙古族同胞?

 

 

6草原的主人是怎么款待客人的?哪些地方体现了蒙古族同胞的风俗习惯?

 

 

2丝绸之路

1课文开头第一句话交代了石雕坐落的地点,写出了石雕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

2读第2--12自然段,思考:两国人民的友谊体现在哪些方面?(迎候之远-----边境线上。迎候之众-----“浩浩荡荡”的大军。迎候之热情-----表情,语言,动作,礼物,节目。谦逊有礼-----没有盛气凌人的傲慢;薄礼不薄-----绫罗绸缎。

4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对全文的理解,你体会到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有什么深远的意义?

 

 

3白杨

1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2第4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该自然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白杨树(         )的作用。

3孩子们的争论说明了什么?(白杨树高大挺拔,白杨树有顽强的生命力)

4第13自然段前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怎么理解“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你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不能理解的是什么?

 

 

 

5文中爸爸的神情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4把铁路修道拉萨去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2第4 自然段中一些西方媒体的预言更加强调了(                        ),衬托出建设者的(                                                    ).

3风火山隧道开凿遇到了哪些困难?克服这些困难体现了建设者的什么精神?

 

 

4读第6自然段,“但是,这一切难不倒我们的筑路大军。”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        ),(       ,(                    )”等词语说明了工作时间长,分析,实验的次数多。

5找出第8自然段的中心句,思考本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5古诗词三首

1读了这三首古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

 

 

2《牧童》描绘了(                     )的情景,表达了诗人(                                       )的向往和追求。

3《舟过安仁》描写了(                                 )的行为,展现了儿童特有的(        ),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     ),赞美了他们的(        )。

4《清平乐村居》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             ),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美之美和生活之趣,展现了词人极富人情味和生活情趣的内心世界。

6冬阳童年骆驼队

1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的哪几个片段?

 

 

2爸爸和我对骆驼系铃铛的解读有什么不同?

 

 

3细读6课最后一自然段,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7祖父的园子

1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事情?

 

 

2你从第17自然段哪些句子感受到了园中的美丽与生机?

 

8童年的发现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2我是怎样发现胚胎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9儿童诗两首

1《我想》第三节有三个表示看的词语:(   )(   )(   ),表现了(                     )。

2“黑旋风”是指      ”浪里白条”是     。他们都是          中的英雄好汉。我还能说出三个书中的人物:      )(        )(       

10杨氏之子

1本文选自南朝宋(      )写的(            )。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在哪里?

11晏子使楚

1“大伙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中形容齐国人多的句子可以换成哪三个成语?

 

 

2从楚王的三次笑,你看出了他什么样的心理》

 

 

 

12半截蜡烛

1本文是一个短小的(       )。

2在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如何与德军周旋的?

 

 

3“蜡烛越燃越短”让我们感受到(                );打了个哈欠从表面上看是杰奎琳(                       ),实际上让我们看到杰奎琳的(                       )。

13打电话

1这篇课文是一段(        )。

2从《打电话》这个相声中,你觉得今后打电话要注意什么?

 

14再见了,亲人

1第1自然段中许多句子都是感叹句,使用大量感叹句有什么好处?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个(         )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15金色的鱼钩

1为什么“我”感受到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2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16桥

1文中许多出描写大雨和洪水,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他像一座山”中,把老汉比喻成一座山,表现了老汉的(       )和(       ),与村民的(      )形成鲜明对比,他是人们获得希望的(           )。

 

 

3课文《桥》中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17梦想的力量

1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2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18将相和

1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怕只给您看”?

 

 

2渑池会上,秦王是怎样侮辱赵王的?蔺相如如何反击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3结合全文内容,分别说一说想想蔺相如和廉颇各是怎么样的人?

 

 

 

19草船借箭

1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段话有什么作用?

 

 

 

2鲁肃是周瑜手下的大将,诸葛亮为什么请他帮忙?

 

 

3写曹操的言行有什么作用?

 

 

 

20景阳冈

1武松知道真的有虎后他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这样?

 

 

 

2“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到竖起来一剪。”这句话运用了(      )和(      )修辞方法,写出了老虎的(                )。

 

3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21猴王出世

1“他冥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面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桥梁。”,写石猴进洞的动词有:(        )(    )(     ),写出了石猴(       )(      )(        )(       )的特点。

2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主要表现了石猴的哪些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