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私设“小金库”结恶果20120326

 yxzxyz15 2018-05-15

20108月,兰州石化公司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在进入自查自纠阶段时发现所属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二所隐瞒收入设立“小金库”的问题。经公司纪委、监察处立案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

2007年以来,工程质量监督站检验二所在收取检验费后,没有按照实际收入足额进入单位规定账内,而将大部分现金存入副所长吴某某个人银行卡中。至案发累计形成账外“小金库”46.24万元。期间,该所收款、记账、现金保管、支出均由一人完成,并以加班补助、发放奖金、餐费、旅游、支付咨询费等名义支出使用。

分析发案的主要原因,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原因之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通过查办该案件,反映出工程质量监督站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不完善的问题。在其结算管理制度中,未对基层单位现金收入上缴频次、期限作出明确规定,结算流程缺少关键控制环节,没有形成基层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导致业务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收入情况失去管理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二所也没有将现金收取和收入记账两个岗位分开设置,现金收款、开票与记账均由一人完成,严重违反了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缺位,加之检验二所管理人员财经纪律观念淡漠、资金安全意识不强,导致“小金库”的形成。

原因之二、监督制约缺失。

长期以来,质量监督站没有将基层单位上报的《工作量统计表》 与实际收入进行核对,没有对基层收入状况、资金结存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致使检验二所收入的大量现金长期游离在账外。质量监督站财务科是结算工作的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资金入账管理。实际工作中,该科缺乏对基层收费岗位人员的督导,未对基层现金库存限额作出明确规定,也未对基层单位收入资金、现金结存进行盘点。由于业务管理和财务部门的监管不力,在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对检验二所进行过检查核对:其中,20088月至20099月,相关部门没有督促其上缴现金收入,对其承揽的业务量不知情、实现的收入数额不掌握,管理链条断裂,造成大量现金存放在个人账户。

【本案启示】

虽然这起案件的涉案人员得到了严肃处理,相关领导也被责任追究,但我们还是要深刻反思,从中汲取教训,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第一,加强学习,提高对“小金库”危害性认识。私设“小金库”不仅违反财经纪律,影响生产经营工作健康发展,损害公司和员工利益,而且还助长铺张浪费、奢靡享受等歪风邪气,严重败坏党风政风,成为诱发和滋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温床,必须坚决清除。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抵制“小金库”的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制度,从思想上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第二,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要以“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为契机,坚持治标与治本并重,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本部门、本单位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在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等方面研究对策措施,切实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防治“小金库”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小金库”问题的发生。

第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管理机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制度执行力差是形成“小金库”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也反映出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所属单位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不够,对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不透,对管理和工作人员“习惯性违章”制止不严的问题。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职责,加强对管辖范围工作的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职责,对私设“小金库”问题坚决查处。不论是哪个单位,涉及到什么人,不论资金多少、去向如何,都要对照有关制度严肃处理,认真整改,确保企业持续有效健康协调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