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药物,称补肝益肾药。多年生草本萝科萝属植物何首乌是补肝益肾的代表药物之一,其味苦、甘、涩,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中医认为高血压(眩晕)与肝肾等脏腑有关,故用以何首乌为主的中成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疗效,且具有“简、便、廉、验”和副作用少的特点。
1.清肝降压胶囊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者
清肝降压胶囊由制何首乌、桑寄生、夏枯草、槐花、小蓟、丹参、葛根、牛膝、泽泻和远志组成,具有清热平肝、补益肝肾的功效。 药理学研究证实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临床上,该药用于肝肾阴虚、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耳鸣、耳聋、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腰膝酸软、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以及原发性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或伴以上症候头痛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3粒,每天3次。10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气血不足(症见神疲肢倦、气短懒言、脸色苍白、心悸)所致的眩晕忌用;用药期间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和油腻食物。体质虚弱、感冒发热者不宜。 2.心安宁片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心绞痛、血脂蛋白紊乱者
心安宁片由制何首乌、山楂、葛根和珍珠粉组成,具有补肾宁心、活血通络、化浊除秽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其有一定的调节血脂、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 临床上,该药用于心肾不宁、血脉淤阻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胸闷、胸痛、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心悸不宁、少寐、腰膝腰酸、尿多或尿少、浮肿、目涩、耳鸣,舌暗红、脉沉涩),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4~5片,每天3次。一般7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饮食清淡、食勿过饱,忌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和烟酒浓茶;保持心情舒畅;消瘦、有出血倾向者不宜。 3.首乌天麻片适用于:早期高血压伴血管神经性头痛者
首乌天麻片由制何首乌、天麻、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白芷、丹参、墨旱莲、女贞子、蒺藜和桑叶组成,具有养血息风、滋补肝肾的功效。 临床上,该药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眩晕(症见头晕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脱发,舌红少津、脉弦紧),以及早期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脱发、神经衰弱和失眠。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6片、每天3次,饭前服。5~7天为1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油腻食物;脾胃虚弱(症见腹胀便溏、呕吐、泄泻)及咳嗽痰多者慎用;感冒、低血压(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者不宜使用;不宜与催眠镇静类药同用。 不良反应:偶有睡眠增多。 4.心元胶囊适用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伴心绞痛、血脂蛋白紊乱症者
心元胶囊由制何首乌、丹参、麦冬和生地黄等(保密处方)组成,具有滋肾养心、活血化淤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证实其有一定降血压、预防和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 临床上,该药用于心肾阴虚、心血淤阻所致的眩晕、胸痹(症见胸闷不舒、胸部刺痛或绞痛、胸痛彻背、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烦不寐、心悸、盗汗、腰膝酸软、耳鸣和耳聋);以及原发性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以上,舒张压正常)、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血脂蛋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天3~4粒,每天3次。一般疗程7~14天。 注意事项:非原发性高血压、非稳定型心绞痛不宜使用;出血倾向者慎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