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离不开稳定祥和的良好发展环境,绝不能走极端乱折腾,但对于企业、团队和个人来说,如果过度强调“不折腾”,将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视为理所当然,则极易陷入墨守陈规、得过且过、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温水煮蛙状态而不能自拔。 适度的折腾,良性的折腾,经过周全考虑和采取审慎方式进行的折腾,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团队尤其是年轻团队,对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人才,自有其积极向上的一面——今天有目的性但又可控的折腾,正是为了明天不再盲目的瞎折腾。 1 折腾,就是在不断的思索、践行和创新中走出自我。 作为一个“没有爹妈的孩子”,在市场大潮中遭遇各路对手围追堵截,如果不能顺势而为、逆流而上,经过一系列锐意改革的分合重组、勇于进取的上下求索,太平洋建设就无法独树己见、走己之路,在短短20多年中走出异常、超越超常、回归正常,最终位居世界500强第89位,雄居全球建筑业私企第一。 “亏5万不如亏8万”——敢于“吃苦、吃亏”的折腾,成就了太平洋建设第一桶金的经典案例;“中国PPP第一单”——凭借“智慧、良心”的折腾,奠定了太平洋建设中国BT商业模式首创者地位;“六朵姐妹花”——甘于“倾一己之力”的折腾,让《新论语》、中外政商领袖华佗论箭、庄严智库、华佗论箭个性奖学金、富民感恩论坛、五味书院六大公益品牌名扬中外、影响深远,向世人展现出一个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 从起于淮运、引江入海,到纵横长三角、驰骋全中国,最后走向五大洲、建设太平洋,每一次战略布局的先人一步和强势推进,无不彰显出太平洋建设不甘平庸、成就自我的凌云壮志与脚踏实地。从想做、敢做到会做、做成、做美,正所谓旁观者迷,以为折腾;当局者清,耍的是境界,靠的是实力,走的是差异。 2 折腾,就是在不断的劣汰、优升和裂变中考验自我。 身为中国最大的城市运营商,太平洋建设直接参与了1000多座城市、3000多个园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天南海北、大漠边陲,哪里有项目,哪里就有太平洋建设人。无论是基层一线还是管理机关,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我们的事业在哪里,企业的重心在哪里,太平洋建设人就在哪里。 大家小家,家家都有自己的困难。北迁南调,东驰西骋,企业的这种“故意”折腾,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正是源于对公司负责、对事业负责、对每一位员工负责的初心。赏识的部下始终是太平洋建设的第一上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谁对企业有感情,能陪伴企业一直走到最后,并经受住一而再、再而三的连续折腾而处变不惊、有所作为,这才是太平洋建设真正需要的家人,也是打造太平洋建设百年老店的希望所在。 青年不宜顺境,年轻的成长型团队,就是要经得起折腾。不折腾就永远是一池清水,浑浊的东西沉淀于此,谁能看得清楚?只有激起波澜大浪淘沙,谁是黄金谁是砂砾才能一目了然。待到行至山高处坐看云起时,回首过往的千辛万苦、千委万屈、千风万险,定是拈花一笑,万物随心。 3 折腾,就是在不断的否定、超越和善败中成就自我。 成长学思行。年轻人怎能安于现状放弃理想,有一方清水便甘做井底之蛙?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不断改变对家庭、事业、人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的态度,这就是“变态”——不断变化对生活的态度。只有居安思危、以变应变,通过不断地主动地自我否定,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成长型团队有事业心、敢担当,所以我们既讲失败乃成功之母——给年轻人权力和试错的机会;又讲成功乃失败之母,因为相对的阶段性成功,本身就蕴藏着无尽的危机,只有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惑,从善于求败中向失败学习,才能不断得到积累和提高。 正因如此,我们才敢于不断地折腾:鲁班门前弄大斧,这并非哗众取宠挑战权威,而是渴望得到高人的指点;有自我追逐无我,有理想不理想化;从爱拼才会赢走向会拼才会赢,从温故知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走向融会贯通。 选择高山就选择了坎坷,选择执著就选择了磨难,选择宁静就选择了孤独。只有经历了千回百转的折腾,才能从感性引领走向理性回归,从激情成长走向从容成熟、淡定成功。 折腾——以万变应不变,做事敢为人先,做人甘为人后。在太平洋建设,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从小变、中变、大变,到慢变、快变、突变。变,永远是我们追求更好的关键字。面对折腾,何不脚踏实地,成就事业;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自我超越,在不断的善败中从优秀走向卓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