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富津临床经验传承——跟师笔记

 海底丛林 2018-05-16

【段富津运用疏肝法 治疗内科病证的经验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陈宝忠

  疏肝法,是用辛散疏通之药解肝郁,顺肝升发之性,以维护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的治疗法。它以藏象学说为基础,肝的生理特性是立论依据,肝主疏泄是立论核心。

  通过病例总结,我们统计出疏肝法的治法分类,分析总结段富津教授运用疏肝法的诊治思路和用药特点。总结出疏肝法六法:疏肝行气法、疏肝养血法、疏肝活血法、疏肝泄热法、养阴疏肝法、健脾疏肝法。

疏肝行气法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致足厥阴肝经循行之处经气阻滞,治宜疏肝行气。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天台乌药散、四磨汤、越鞠丸等。

疏肝养血法 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故有“静则血归于肝”之说。肝郁日久,气郁而致血亏;或血虚则肝无所藏,肝血不足,肝气易郁,治宜疏肝养血。常用方剂:逍遥散、酸枣仁汤等。

疏肝活血法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肝郁日久,气机不畅,气滞血阻,治宜疏肝活血。常用方剂:自拟柴胡金黄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淤汤等。

疏肝泄热法 气有余便是火,肝气不疏,郁久化热;或邪热蕴结肝经,气机阻滞,治宜疏肝泄热。常用方剂:龙胆泻肝汤、金铃子散、左金丸等。

养阴疏肝法 肝阴不足,肝脉失于濡养,疏泄失职,气滞不通,肝气郁滞;或久用辛燥之品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不可再过用辛香燥烈之品,治宜养阴疏肝。常用方剂:一贯煎、镇肝熄风汤等。

健脾疏肝法 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木郁乘土;或脾运失常,土虚木乘,肝脾不和,治宜健脾疏肝。常用方剂:逍遥散、痛泻要方等。

  段富津教授认为,肝经的生理特性中“体阴而用阳”“以血为体,以气为用”“喜条达,恶抑郁”,这三点最为重要。要充分认识肝经的生理特性,方能疏肝得法。体阴是藏血,用阳是主疏泄。因此,肝郁和血虚关系密切,一旦肝郁气滞,即影响肝的藏血功能,易生血虚;而一旦肝血虚,则疏泄失常而出现肝郁。所以临床施治时,当充分辨明气血阴阳关系,疏肝与柔肝并施。

  肝脾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肝病时脾土最易受病,而致肝郁脾虚,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而脾虚又易致肝木乘土,即所谓“土虚木贼”。肝郁与脾虚常相兼并见,木郁乘土,土虚木乘,遣方用药要辨肝郁与脾虚之轻重,灵活用药。

  疏肝六法既可单独运用,又可据病证之变,数法合用。一法分六法,六法化百法,圆机活法。数法合用时,当细辨病证之寒热虚实,恰当选方用药,以切合其证。

【段富津诊治眩晕的临床经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胡晓阳

  眩晕是目眩与头晕的总称,为现代临床常见的病证,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发作的年龄常不限是年轻人或中老年人,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本病常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晕厥或中风,甚至危及生命。为此,笔者将对段富津教授治疗眩晕的病例及语录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以期发掘出诊治眩晕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

  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笔者随段富津教授临证期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门诊部共收集段富津教授诊治病例4236例,其中眩晕568例,除去只进行了1次诊治患者61例,实际整理507例。507例眩晕病例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82岁,说明该病的发病年龄范围较广。其中尤以40岁以上居多,占83.04%;共涉及中气不足,清阳不升;中焦阳虚,痰饮上泛;脾胃虚弱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肝火上炎,肝阴亏耗;肝阳上亢,肝风上扰;少阳郁热,胆火上炎;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等24种证候。

  507例病例中,病位在肝、脾、肾者453例,占89.35%。因此可以说肝、脾、肾功能失调是眩晕之本,是决定其发生发展的主要内在因素。

  段富津教授诊治眩晕,既强调肝脾肾功能失调在其病机演变中的重要作用,又十分重视邪气对本病的影响,认为风、火、痰、瘀多因肝脾肾功能失调而生。

  段富津教授主张因风致眩应区分内外病因。眩晕与火:外感火邪而致眩晕2例,占0.39%,内生火邪48例,占9.47%;眩晕与痰:痰饮而致眩晕127例,占25.05%;眩晕与虚:因虚致眩之虚无外乎气血亏虚、脾气虚、脾阳虚、肝阴虚、肝血虚、肝胃虚寒、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等;眩晕与瘀:瘀血为患的7例,仅占0.01%。他认为除外伤患者有因瘀血而发为眩晕外,还有部分老年人因机体老化,脏腑功能衰减,运血乏力,气血流通不畅,因虚致瘀,脑失所养而发眩晕。

  段富津教授对眩晕具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主要体现在眩晕之七辨。即辨外邪之象、辨痰象、辨内风之象、辨瘀象、辨正虚之象、辨火旺与阴虚的轻重缓急、辨病机的动态变化与本虚标实;眩晕七治,二十四法恰中病机。即治外邪,祛风胜湿法,和解少阳法,清暑化湿法,疏风清热法等。

  治疗眩晕,段富津教授重视调治脾胃。原因主要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气血亏虚之眩晕,调治脾胃,使气血充足则眩晕自止;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清阳不升或浊阴不降之眩晕,调理枢机则眩晕可除;脾为生痰之源,因痰致眩,脾健则痰无所生;脾虚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可致肝病之眩晕,脾胃健旺血亦充足,使肝体得以柔和而风火自平;脾胃为后天之本,滋补后天之本以养先天之本,则肾虚之眩晕可治;脾胃受病可致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发生疾病,脾胃健旺则百病不生;药物的正常摄入、运化、吸收、输布、排泄,全赖脾胃之运化,胃气一败,百药难进,而胃气来复,诸脏才得转机。

【诊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赵雪莹

  不寐亦称失眠,亦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证。

  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间以及深度的不足,轻者不易入寐,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而不能再寐,醒后常见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心悸健忘,多梦,心神不宁等症;重者彻夜不能寐。多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导致心、肝、肾、脾、胃、胆等脏腑功能失衡,心神不安而发。

  通过回顾研究,总结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病的一些临床的验案,从而总结出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的辨证方法、处方用药特点以及学术思想。

  按着病证与治法归类,以治法为纲,概括为八种治法,即补血宁心法、益气宁心法、养阴宁心法、补益心肾宁心法、和肝宁心法、化痰和胃宁心法、泻火宁心法、袪瘀宁心法。主治心血虚之不寐,取补血宁心法,方选圣愈汤(《医宗金鉴》)加味、归脾汤(《正体类要》)化裁。主治心气虚之不寐,宜益气宁心法,方用养心汤(《仁斋直指方论》)加减、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化裁、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加减。主治心阴虚之不寐,法需养阴益气宁心,方选生脉散(《医学启源》)加减、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加减。主治心肾不足之不寐,治宜补肾宁心,方选孔子大圣知枕中方(《备急千金要方》)加减、仁熟散(《医宗金鉴》)加减。主治肝气不舒、肝郁血虚、肝血(阴)不足之不寐,治宜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法,方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柴芍龙牡汤(自拟)加减、酸枣仁汤(《金匮要略》)加减。主治痰湿内扰,胃气不和之不寐,治宜化痰和胃宁心法,方用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减、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加味。主治心火内扰之不寐,治宜清心泻火、安神定志法,以清心宁神汤(自拟)为基础方加减。主治瘀血内阻之不寐,法宜补气活血,益阴潜阳,祛瘀宁心,方用补阳还五汤化裁、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在此基础上选择常用的、有重要配伍意义的15组药对,进行比较详细的深入探讨与论述,阐明其药性特点,配伍意义及临证运用,体现了段富津教授的学术理念和临床技巧。其中包括人参与黄芪、人参与熟地黄、人参与五味子、人参与茯苓(茯神)、人参与柏子仁、人参与酸枣仁、人参与远志、酸枣仁与柏子仁、酸枣仁与知母、远志与石菖蒲、半夏与茯苓、龙骨与牡蛎、熟地黄与柏子仁、竹茹与半夏、夜交藤与合欢花。

  对于段富津教授治疗不寐的学术思想,主要总结为不寐之因皆责于心、五脏胆胃皆令不寐、崇尚正气维系脏腑、治病治心调节情志四个方面。

(责任编辑:高继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