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庄之道异同与阴阳相合之妙

 愚人道缘 2018-05-16

在先秦时期的诸多学派中,道家思想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老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第一次提出了关于“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另一位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庄周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使道家学说更加前进了一步。

  综观老庄的哲学思想,我们不难看出,“道”的论述在他们各自的学说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他们二者在“道”的论述上有些什么异同呢?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哲学界的同仁。

  第一,在《老子》中是这样来描述“道”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以下只简写章数)还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四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从以上这几段话中可以看出,首先,“道”是无形、无声、无体的东西,是常人无法用自己的感觉去感知的;其次,“道”处于无分别的状态,不分上下,不辨明暗,不见前后,是一种无状、无形、无象的“惚恍”;再次,“道”是人们所无法感知的虚无,但它又是万物之宗。另外,老子还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无,这里的“无”即是“道”。所以,老子所谓的“道”是没有物质内容和特性的,并且无法由人的感知所认识和反映,显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天道观。但学术界对此持有异议,他们以《老子》中的另一段话来证明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唯物论的,比如:“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第二十一章)他们认为,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物”、“象”、“精”都是客观实有之物,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故而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者。那么,到底老子的天道观是唯物还是唯心呢?笔者认为,在《老子》“道”的内涵中,一方面他看到“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精甚真”,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认为,“道”是一种恍惚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他虽然认为“道常无名朴”(第三十二章)、“朴散则为器”(第二十八章),承认“道”的实有性,出发点是唯物的,但沿着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实物到本根的思维途径,老子又终于使“道”抽象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先天地生”的“无物”或“不可致诘”的“恍惚”。虽说其中好像有某种细微的实物存在,但这只不过是形容“道”的恍惚幽深情况而已,从而使其归宿点又陷入到唯心主义。抽空了“道”的实有性而成为派生万“有”的“无”,所以,笔者认为老子的天道观其实质是唯心主义。

  道家学派的另一位重要代表庄周也和老子一样建立了唯心主义的天道观。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在庄子看来,“道”是存在的,是最先存在的,它“自本自根”,自身就是本原,在未有天地之先就已经存在。“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说明了“道”的存在性和永久性。“道”不仅最先存在,而且“神鬼神地”、“生天生地”即说明了“鬼”“帝”“天”“地”都是从它那儿产生出来的,也即是说,“道”是“鬼”“帝”“天”“地”所赖以产生的母体,是世界万物的渊源。另外,庄子在这里所谈的“道”是超越时空的,“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即是形容“道”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这个超越时空的“道”并非是现象界的具体事物,而是一种精神性客体,它虽然“有情有信”,却“无为无形”,虽然“可传”却不可“受”;虽然“可得”却“不可见”,唯有心灵才能领会。这表明“道”超越了人的感知范围,人们的感官知觉与语言要领是不可能传达的,所以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庄子的天道观也和老子一样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在谈到“道”与天地万物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和庄子也有其基本相同的看法。

  其一,老子把“道”看成世界的本原。他认为“道”是天地之“根”,是“万物之母”,是世界的本体。所以“道”生万物,又表述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有”和“无”是老子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老子的“道”正是在这一对范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他有时过分夸大了虚空的地位和作用,以致使“无”脱离了“有”而成为独立自存的东西。他把“无”放在“有”之先,从而使“无”成了“先天地生”的世界本原,并把这种夸大了的“无”“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

  在庄子哲学中,“道”也表现为一种本体属性,他虽然认为“道”是无名、无形、无声的,却“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即“道”是万物之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其二,在《老子》第四十二章中是这样描述宇宙生成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用“一”来形容“道”的未分状态,正如“易经”所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在这里混沌不分的“道”,实际上已禀赋阴阳两气。所谓“二”即是阴阳两气,这“阴阳”两气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原质,“三”是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从而形成一种适均状态,每个新的和谐体即万物具体形体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出来,所以老子所指的“一”、“二”、“三”乃是“道”创造万物的活动历程。

  庄子在《天地》篇中指出:“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这里的“泰初”即是指宇宙的根源或原始状态,有“无”的“无”即是指“道”,它是无形无名的,还不能称为“有”,“一之所起”的“一”是指一种未分状态,相当于老子的“有”,它蕴涵阴阳两种元素,在阴阳变合的浑然状态中,元气开始运动,运动之中便产生了万物。由此可见,庄子的宇宙生成说显然是受老子宇宙生成论的影响,他们大体上是相同的。

  其三,在老子的哲学中,“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各适其性,而丝毫不加以主宰,充分发挥了“道”的自然无为之特点。老子强调“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的精神。在《老子》思想中,“道”在创造万物的过程中是不含有占有欲和支配欲的,在整个“道”的创造过程中,完全是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庄子也和老子一样,他所谓的“道”乃是终极实在,具有非主宰性,他继承了老子所谓“道法自然”思想,主张“道”的自然性和自发性,彻底否定了所谓的“主宰说”,从而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前进了一步。

  第三,从“道”创生天地万物并运作天地万物来看,老庄所谓的“道”都是一种终极的实在。但是,在《老子》和《庄子》中,我们又可以看出他们所讲的“道”具有一种规律性,即是一种规律性的“道”。

  老子认为:“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在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无不依循着某种规律,而“反”即是其中之一,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向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运动和发展,从而实现最后的转化,并认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力量。他鲜明地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状”(第五十八章)。在老子看来,祸患的事情,未必不潜藏着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必不隐藏着祸患的因子,世事就像祸福一样互相对立而又互相转化。老子还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仰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七十七章)“道”的运动和发展是朝着相反方向进行着,也就是对立面的转化。

  在老子哲学中,他虽然相当重视事物对立面的转化,但其归结点还是落在了返本复归的思想上。他认为“道”是运动循环的,比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这里的“物”同于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的“物”,即是指“道”。“周”是循环的意思,“周行而不殆”是说“道”的循环运动生生不息,“道”是广大而无边际的,万物都从它那里出来的(“名曰大”),万物运动越来越离开“道”(“逝曰远”),离“道”遥远,到一定程度,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地方,这里的“反”也即是“返”。老子还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老子认为纷纷纭纭的万物,最终还必须返回到它们各自的本根。本根是指一种虚静的状态,在他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道”创生万物以后,万物运动发展越来越离开“道”,离“道”越远,就会越不合乎自然的表现,因而只有返回到本根,才能合乎自然,免起纷争。另外他还指出天“道”无亲,即是讲自然是没有偏爱的,“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这里的“道”都是指一种规律。

  庄周的“道”在这方面也和老子有相同之处,在《秋水》篇中有这样一段话:“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道无终始”之“道”是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在这里,“道”是不断运行,永无息止的,他还强调了万物的自发性,“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万物的变化日新并没有什么他力的促使,乃是各物依据自身的状态而运行发展。在《知北游》中他还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欤!”“不得不”即是必然之意,所谓“天不得不高……”即是说天的本身具备各种高的条件,因此它必然高,地具备了各种广大的因素,它必然昌盛,这就是“道”,一切事物的活动运行都不可能脱离“道”。

  在《天道》篇中,他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循道而趋,已至矣。”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事物的本然性和各物的自性性,从这一层意义上看,各物的自发性、自然性就是“道”,“循道而趋”即是依照自然规律而行。由上可知,庄子所谈的“道”也是具有规律性的。

  第四,虽然老子和庄子都推崇“道”这个哲学范畴,但老子是首创,而庄子则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前进一步,所以他们的思想不仅有相同的一面,还有相异的一面。

  比如老子所论述的“道”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或宇宙色彩浓厚的“道”,而庄子则把“道”内化为心灵的境界。在《老子》中有很多地方描述了“道”的本体性。他认为“道”不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所创造的,“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不仅如此,“道”在创生万物以后,还要使万物得到培育,使万物得到成熟,使万物得到复养。所以老子的“道”具有较为浓厚的本体论色彩。而庄子则不同,他不像老子那样使“道”成为一种神秘莫测的悬空概念,而是把“道”内化而为心灵的境界。在《大宗师》中有这样一段话: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外天下”、“外物”、“外生”即是遗弃世故,不为外物所驱使,无须顾虑生死。“朝彻”即心灵呈现出洞彻明朗的状态,只有心灵达到这种状态,才能得“道”,“见独”意即得道,是超越一切对立和界限,达到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能够“无古今”、“不生不死”,即不受时间所限,去除生死观念。他还说:“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这是说,人相适于道的境界时便能安然无事,只有无事才能使心灵进入圆满自足之境。

  第五,在老子的哲学中,他特别强调“道”的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等特性。而庄子和他不同,庄子则追求精神境界的超生,即是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陈鼓应在《老子注译及评介》中说:“(老子)形而上的‘道’如果不与人生发生关联,那么它只不过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当它向下落实到经验界时,才对人产生重大意义。这层意义的‘道’——即作为人生指标的‘虚静’、‘柔弱’等特性,这些特性可说全部为了应合人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说的。”的确,在老子哲学中,“自然无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如他在第五十一章所说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和第六十四章所说的“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这个意思。

  “无为”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言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这个顺其自然的“无为”之“道”,老子将它从形而上的境界落实到政治的层面上。老子提倡“无为”的动机是出于“有为”,这里的“有为”是指统治者强作妄为,肆意施展自己的意欲。老子清楚地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统治,滥施淫威给劳动人民所带来的苦难,他坚决反对统治者的妄自所为,极力呼吁为政要“无为”,要求统治者应顺乎民意而不妄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百姓安定富足。

  老子还说“致虚极、守静笃”(第十六章),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的状态的,面对世界的纷扰,他希望人们在活动中能够致虚守静。所谓“虚”其反面是“实”,是“盈”。“盈”者自满也。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又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九章),这些话都是用来提醒人们不要自高自大自满,要“虚”,要深藏。老子在谈到静时说“清静为天下正”(第四十六章),“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三十七章),“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若能清静而不纵欲,社会就能走向安定。

  另外老子还谈到了“柔弱”、“不争”、“处下”等道之特性。他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这说明“道”的创生虽然是柔弱的,却能绵延不绝,“道”在创生过程中所表现的柔弱情况,正是“无为”状态的一种描写,如果把“道”的这种柔弱作用运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并认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第七十六章)。从上述所引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主张,主要是针对“逞强”而讲的,他坚决反对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他认为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这种“自矜”、“自伐”、“自是”、“自彰”的心态和行为而产生的,故而他提出可“处下”、“不争”的观念,他非常崇尚“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和“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的观念。当然,他所谓的“不争”,并非是一种自我放弃,也绝非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去过那种“白首卧松云”、“寒尽不知年”的隐士生活,他的“不争”观念乃是为了消除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的争端而提出的。此外,他还大肆宣扬“功成而弗居”(第二章)、“功成而不有”(第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第九章),这些都是对“不争”思想的引申。

  庄子是与老子不同的,在他的“道”论中,全然扬弃了老子“无为”“不争”,“柔弱”“处下”等特性而拼命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在《庄子》第一篇《逍遥游》中他提出“游心”之说。所谓“游心”即是心之游或思想之游,这种思想“游乎尘垢之外”(《齐物论》)。庄子所谓的“逍遥游”,只是一种精神的游荡,是思想在头脑中的恣肆飞翔,是一种思想上涤荡一切现实映像之后的玄想,即是绝对的无为。庄子为了更好地说明他追求的精神升华的优越,还幻想出一种“至人之境”。他在《应帝王》中说:“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圣人之用心若境,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这种境界不求名,不求利,无知无为,虚而任天。在《齐物论》中他还说:“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这些都是纯净精神的自由和升华。在《庄子》哲学中,他刻意追求与“道”为宜的精神境界,在思想上纵横飞翔中以求精神上的升华,悠然自得,融融自醉。显然,庄子的“道”论与老子相比,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

  第六,在《老子》的道论中,“道”不仅产生天地之物,而且还运作万物,使万物得到复养即所谓“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第五十一章)。庄子则不同,他所论述的“道”不像老子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那样玄乎不可测,而是认为“道”是非常普通的,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比如在《知北游》中所描述的:

  东郭子问道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狶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在一般人的思想中,“道”似乎是高不可攀的,事实上庄子的“道”是普遍内化于一切事物的,他所谓的“道”是“无所不在”、“无乎逃物”的。

  另外,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还有一点相异之处,即庄子的“道”具有一种整体性。这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谈的,他在《齐物论》中说:“道恶乎往而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这里所说的道具有全面、整体的意义。所谓“小成”即是片面的认识,“道隐于小成”也就是讲事物的全面性往往被人们的主观性的认识所掩盖,人们往往局限于片面的认识而产生武断的态度,以主观封闭的心灵去接触事物,自然难以获知其本性与整体性。他还说:“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此处的“道通为一”之“一”乃是指整体性,天地间任何事物都处在永无息止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一件事物的分离消解,变迁为另一种新生事物的组成因素,新生事物的组成,就包含了原有的事物的分离因素,事物虽然有分有成,有生有灭,变化都不过是自然界全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世界乃是一个整体,“道”是整体,各物是“道”的部分,“道”是不能分割的,分割就不成其为“道”了,只有整体的“道”的认识,才能产生一种博大心境,培养一种明澈的心灵。

  总而言之,老庄有关“道”的论述不仅有其相同之处,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这种区别主要在于,老子的“道”主要是宇宙性的,或者本体性的,而庄子的“道”则属于境界意义,这在老庄后学影响中也可看出一二。--高建立 总而言之,老庄有关“道”的论述不仅有其相同之处,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这种区别主要在于,老子的“道”主要是宇宙性的,或者本体性的,而庄子的“道”则属于境界意义,这在老庄后学影响中也可看出一二。



我们有时候认知不了世界,那是自身智慧的不足,所谓学到的知识学问,有时候就是通向智慧的障碍需要堪破!(吴圆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