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君: 年轻人要不要创业?年轻就该创业吗? 无限君最近收到长辈的一个视频,大意是别人用曹操的影视素材配音,做的一个教导年轻人趁年轻创业的鸡汤视频,道理我都懂,但为什么我们都做不到呢? 年轻人到底该不该创业? 一、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做不到? 先来看一段正确的废话 曹操:不交友、不创业、不奋斗、不去接受新鲜的事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不为理想目标闯一闯、却整天坐在办公室、挂着QQ、看着微信、逛着淘宝、玩着网游、拿着包月的工资、日复一日地做着重复的事情、干着80岁老人都能做的事,难道你的青春被狗吃了吗?你生命的激情去哪了? 某P民:去年做过生意失败了,我感觉老天对我不公平 曹操:谁没有失败过,谁的人生敢说一帆风顺。 你看王健林,王健林创业三年被告222次 刘强东34岁一夜白了头 马云30岁推翻译社生意惨淡,靠卖袜子补贴家用 宗庆后42岁蹬三轮车,走街串巷卖冰棍
失败并不丢人,丢人的是一辈子没有胆量去尝试,还整天叽叽歪歪,抱怨老天对你不公平。 年轻人,醒醒吧! 此时不搏何时搏,行动起来,为了你美好的生活闯一闯吧。 以上内容句句扎心,上面的道理我都懂,为什么就是做不到,那么我们必须退回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创业?到底该不该创业? 二、什么决定我们该不该创业? 1.你说创业我就创业啊,凭什么? 其实没几个人能成为马云刘强东这样的大佬,而且他们的成功也是做了很多的积累,30多了才有所成就,并非一戳而就,关键是34岁白头、生意惨淡,真的对于部分群体来说创业生活质量会下降,而且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风险,所以问题来了,年轻人要不要创业?年轻就该创业吗? 任何收获都有代价 以上视频中的这波鸡汤不错,但很遗憾都是正确的废话,这个类似于画大饼一样,就像怕在玻璃上的苍蝇,感觉前途一片光明,但却看不到出路,老行业没什么拼头,因为多数山头都被人占据了,主要有发展潜力的还是新兴行业,但失败率也不低,很多人之看见了别人的成功,却看不到有些成功是万里挑一。脑子一热就把自己坑了。
万里挑一除了运气外,就是素质 给你提供这样建议的其实也不太相信你创业靠谱,就问对方一句话我创业你是否提供资源,是否提供钱,多半回答是否定的,所以很多时候对方也只是说说而已,表达关心。 2.唯一接近成功的途径是什么? 当然了只有去尝试才会有概率接近成功,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就算不创业也是对的,只是看自己到底想要如何生活,有些人知道成功概率很低,但不去试试以后一定会后悔,或者有些人是屡败屡战,因为目标就在那里。有时候人容易吧手段当成目的,其实创业不重要,为什么创业才是重要的,很多人真正要做的并非创业本身,有些是为了试错积累经验,失败了也是赚了。有些人是为了增加收入,只要赚钱做什么区别不大。有些人是对这个行业本身非常笃定,属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条道走到黑。创业是一种形式,不是目的。 如果你不去试你怎么知道手机可以使用鼠标 无限君给你的方法:如果你想象一下,十年后如果你不创业会后悔吗?那后悔的项目中那些是十年后无法弥补的,如果有请写下来?这是你是否创业的一个参考点,有了他你就能决定是否创业。 注意:写下来!写下来! 写下来!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梦想还是要有的,除非你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三、凭啥说鸡汤有毒?而且那么多人爱喝? 1.鸡汤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热衷鸡汤? 成功励志类鸡汤:这类鸡汤往往会给你举很多成功的例子,围绕鸡汤的核心观点轮番轰炸,不给你思考的机会,让你的感性完全占据大脑,跟着鸡汤的节奏走。总之一句话,自己可以改变,不需要什么资源,不需要会什么技能?只要有一腔热血,就能成的感觉。会那很多成功个例举例子,完全不告诉你反例。 想成为狮子不是模仿他就可以,首先你得是一头狮子 心灵慰藉类鸡汤:这类鸡汤的特点是看了你会觉得自己元气满满,就像电量从20%一路飙升直接突破到120%的感觉,感觉自己很无敌,当然还有一种是让自己找到各种不上进的理由,总之一句话,错的是世界,我没错! 假装自己很牛 心情低落的时候鸡汤可以少喝,喝多了思维会乱,因为鸡汤就像给你思想蒙上了一层厚厚的茧,感觉很温暖,但是却无法真正看清这个世界。有时候痛苦是必要的,他让你对这个世界对一分惊醒,少一点迷茫。而不是原地踏步。但如果长期无法有进步,鸡汤自然成为了很多人心灵的慰藉。 2.耍流氓的鸡汤 鸡汤的流氓就在于难以察觉,所有可以持续的侮辱你的智商。 如果鸡汤不能给你提供方法和出路,往往就像突然看到一张美女图片,多巴胺快速分泌爽了一下,然后回归常态。 鸡汤有毒,请适量 鸡汤往往忽视了世界运行规律的复杂性,用一些个例来以偏概全,很多事情如果你赶不上快车道(比如: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那就只能稳扎稳打。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不是以什么形式生活,而是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在焦虑什么? 四、什么限制了你的行动? 1.任何不给出路的建议都是耍流氓,任何不给方法、不承担责任的建议,都只是我想说,说说而已。所以为什么年轻人不听,不过是因为承担责任的是行动者自己,如果没有阶段性的正反馈多半没几个人会付出行动,而能付出行动的不一定是这个人执行力强,而是他的社交环境决定了,他更容易这么做。我举三个例子: (1)戒毒真的难吗? 其实生理上的戒毒是很容易的,很多戒毒的人在戒毒所可以轻轻松松戒毒,但一出来后又继续吸食毒品,反反复复总是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可以戒毒,但戒不掉社交关系,周围有一群吸毒的人,意志力在坚定也徒劳。所以孟母三迁才是他的最佳选择之一。 难戒的社交环境 (2)为什么同学之间不是竞争关系? 小的时候父母都喜欢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XXX,基本上所以的同学都被定义成竞争关系,但是事实是,未出入社会前孩子和同学相处时间最长,彼此最容易互相影响,比如到了大学,除了学识外,最重要的就是同学,这些同学有要做的事业,工作最先想到的往往也是同学,因为对同学了解,知道他的能力,也比较信任。彼此未来更有互相帮助和合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接触到这个同学背后的资源,出入社会后其实主要是与千千万万的外部力量竞争,同学顶多几百个,很多事儿一个人做不了,所以同学之间合作是最优选择的一种。 同学不是用来竞争的 这也就不难理解很多老板明明知道某些仲裁办培训对自己没用还要去?有些人明明开着豪车当着老板还要去跑滴滴豪华车,目的都是为了扩展人脉,升级自己的社交环境。其实很多人调侃说:“有些人(一般指父母)自己完不成的事情,就直接推给下一代来完成。自己都搞不定,凭什么要求我们搞定。”其实更本问题是,环境、资源、思想制约了某些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孩子一旦远离父母后,会有很大的进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塑造了身处其中的人。新的环境提供了新的资源、新的知识、新的人社交网络。 (3)为什么有些女性认为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有些女人因为一个男人伤了他的心,内心害怕,所以干脆用一句:“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的谎言来欺骗自己,当这个女人接触到很多男人都没有令她满意,那么他会更坚定的认为“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东西!”而一个女人被周围的人善待,他可能认为天下还是好人多。身处不同的环境中的人,会塑造出不同的认知结构,所以并不是某个人自己决定怎么想怎么做,而是环境提供知识而后影响了认知结构,最后决定了你的行动倾向,认知结构其实不仅仅由社交关系网络决定,还和语言有关。 亲密关系很重要 五、请记住我说的一切都是错的 1.语言与文化的禁锢 我们在山里的时候是无法知道山的全貌,只有站在更远,更高的其他地方才能得以窥见,中国文化中用千来代表大、看见像脑的核桃就认为补脑、吃动物的生殖器就认为可以补同样的东西,但真的仔细思考一下,吃猪脑的人没见有变成猪脑的,吃了翅膀也没见会飞的! 以形补形的直觉思维 这一套让外国人看在眼里,觉得十分好笑,但却有人深信不疑而意识不到,这也难怪,中国文化本来一直都是用一套体系的理论解释世界的,毕竟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比较稳定,所以很多知识容易固话下来,很多知识都是上一辈传给下一辈,也就是长辈们为什么喜欢说“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但很多陈旧的知识未必对现代社会有用。 其实在表达方面中国语言很容易出现歧义,一句“我爱上你了!”单独说语气不同含义就变了,中国语言使用很方便,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不严谨,思维决定了语言,语言体系同样也会限制思维。完全统一的知识体系越来越不能适用未来的发展,后来中国引进了西方的知识体系,也就是科学,从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抛弃类似于”以形补形”这类快直觉,少思考的思维惯性,本来一直认为世界是统一不变的,转变为世界是不断演进的,后来也就有更多中国人以更科学的方式思考。 2.科学性思维 知识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不断演进的,很多知识不能说是正确的,只是目前所有证据只能证明是对的,在科学里一切不能被证伪的都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这是一种局限,这种局限让我们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能够被量化判断有效性的事情上,所以更能摆事实讲道理,前面那个摆事实变得更加重要。 科学思维是通过事实、证据、一系列验证手段来确定结论的准确,直觉思维就是所见即所得,相似既相同。 3.真有那么多创业成功者吗? 在媒体发达的今天,竞争空前的激烈,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眼球,会不遗余力报道更能引起我们做出反应和阅读的报道,相比报道一个年纪轻轻创业成功年薪百万的创业家要,比一个技术高超的职工更能抓住眼球,这样的消息看的多了,很多人就容易焦虑,但绝大数人做不到这样的成功,但媒体却让我们感觉只要创业都能成功,因为他们只报道成功创业家,我们内心的焦虑是怕被人比下去,怕落伍,而并不是创业本身! 商业教父马云,创立阿里巴巴、淘宝 3.请记住我说的都是错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更多投入到前沿科技的人更能把我现代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比上一代人懂得更多,因为工作需要他们不断学习、生活需要他们不断学习,很多知识一旦被写下来就成为了过去的知识,谁也不能保证过去的知识未来不会被证明是错的,所以请记住我说的都是错的。 别人蜜糖,可能是我们的毒药 很多高高在上的成功人士,用他们成功的方法劝告你怎么做,然鹅我们却忽视了,也有很多人用同样方法最后失败了。失败的人没有机会告诉你他用了同样的方法,因为失败使他们失去了给更多人展现的机会。 失败的人给你的经验可能只有失败,成功的人给你的经验未必正确。 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是因为你是对的,不仅仅是因为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负责,也因为别人的蜜糖可能是你的毒药! 讨论: 年轻人不求上进只是一个结论,未必是事实,很多年轻人只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在做着努力,而长辈们却未必能理解! 你觉得现代的年轻人是否足够努力,或是否不求上进呢? -学历很重要,那么比学历更重要的是什么?看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