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发现的“宇宙墙”与老子“橐龠”的比较

 昵称48966167 2018-05-16

科学家最近发现的“宇宙墙”,可间接证明老子“橐龠”的宇宙边界结构之所指。

所谓“宇宙墙”的发现,可间接证明宇宙空间的独立性,提示宇宙边缘的隔离功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现代认识的“宇宙墙”所认识的是“隔离”“虚空”“真空”,而老子所认识的“橐龠”属于宇宙的结构、空间和动力的来源。

据报导,2018年意大利某天文研究所宣称:在距地球一百五十亿光年处的区域,发现了一座横跨三十亿光年的宇宙墙,将我们所在的宇宙与外面的世界分割开来。

国际权威杂志《新科学家》曾如此报道“这堵宇宙墙是完全虚空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星团或行星存在,甚至连暗物质也不存在,从科学探测仪里观察得知,这个空间格外低温,宇宙中任何物质似乎都完完全全都被隔绝在这个空间之外,这堵墙是一个完全的虚空状态,连人为的真空状态都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宇宙墙”这个名词,不如“宇宙壁”确切,也不如老子的“橐龠”形象。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历代学者把“橐龠”解释为“风箱”,只有《老子天道论》认为老子用“橐龠”比喻宇宙空间,老子认为“橐龠”这个宇宙空间有边界、有结构、有运动,这个“橐龠”还是为宇宙运行提供动能的宇宙心脏。

2013年12月出版的《老子天道论》解读了老子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认为老子所认识的宇宙是“在橐龠存在的大环境中,存在着无数和我们的宇宙相类似的橐龠,就像蜂巢那样排列和存在着,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无数个橐龠中的一个。”橐龠的边缘有连续的“壁障”构成。

对于“壁障”的作用,《老子天道论》认为“在混沌状态下,这个大橐龠内充满了尘埃物质,橐龠边界的壁障起着与外界隔离的作用,这个橐龠的边界壁障是由无形物质或气体构成的隔离体,把橐龠内外隔离开。老子没有说明这个壁障形成的原因和具体结构,但是这个壁障一直存在,就象地球存在大气层边缘的隔离层一样。”

橐龠的壁障是运动的,即“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胀缩运动,《老子天道论》说:“混沌状态下橐龠壁障不运动,兑和门开发状态下,橐龠的内外压力差驱动气体经由兑和门流动,所以不会对橐龠的壁障起到推动作用。关闭了兑和门,橐龠内外的压力差推动橐龠的壁障发生了位置移动,从而产生了整个橐龠的胀缩运动。”

现代技术所观察到的“宇宙墙”是透明状态,老子认为“独立的空间有特殊结构的壁障构成,壁障是可以运动的”;“宇宙墙”还具有很强的隔离功效,《老子天道论》解释橐龠的“壁障把宇宙内外分开,就像地球大气层的隔离层的作用一样”;“宇宙墙”是宇宙的边界,《道德经》认为宇宙就像大气囊一样有边界、有运动、有空间的结构

老子认为:这个宇宙空间就像一个大气囊,并且以自己的形式发生着运动。大气囊的内外存在着压力的变化,外界的压力推动气囊回缩,回缩到一定的程度,内部的压力反弹就会使气囊运动方向反转而向外胀大。气囊的回缩和胀大的反复交替运行取决于单摆机制,就是以零点为中心作两侧摆动运行,到达运行的极限数值而发生反转,运行不息。

老子时代的“橐龠”是鼓风用的气囊,老子用其比喻宇宙的空间、结构、运动和变化。作为“天地之间”的整个宇宙就像大气囊那样外有边界,内部空虚,并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参见《老子天道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