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诊治要领

 难得大葫芦 2018-05-16

中医诊治要领

中医在临床上,究竟怎样诊治?

中医诊治,最讲方向方法(方法指药方与办法)很多人产生迷惘,是因为迷失方向和不得其法。有人用西医治法,一药一病或一方一病,甚者大包围或一方走天涯。都不是好办法,效果不会理想。中医治病的好办法有很多,如:六经分治法,八纲辨证法……等。如依法诊治,则用药不过三五味,耗时不过三五天,便可治愈。又何需用药数斗,耗时年月呢!

主导治病方向之办法,现代中医教学是用八纲辨证法(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通过四诊,以断病之所属,如虚寒、实热……等,再针锋相对地按君臣佐使组方用药。此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清中期再度提出,认为以其取替六经辨治,更简单清晰。余觉此法甚妙,常用。

余有时亦变通一下此法,就是从一开始先决定大方向,如看到一个瘦弱的病人,那不论她什么病,都用滋阴补血药方。而虚肥之人则用补气之方。再按其主证状加两味即可。八纲方法是针对疾病主病症用君药,余之变通方法是针对其人特征和疾病主状,分别用药,各有各君药,象双脚站立,平稳实在,简单有效。特别是遇到一些奇难杂症不知如何断病组方时,抓住其特征开药,方便快捷,疗效理想。

六经分治法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的,有方有法。而其之前之医书,虽有治病之法,但并没形成系统性。所以《伤寒论》成了经典。余觉六经论治伤寒,还是十分有效的。临床上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相对有些复杂,有些病使用时觉牵强。今人评价伤寒论,对中医是有利和有弊的。利是治病有法可依,弊是后世皆以此法为正宗,争相仿效而排斥创新者,使中医发展受到局限。

直到清朝中后期,才出现了很多大胆创新的医学家。系统性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法则。如黄元御著《四圣心源》弃六经之法,将生命与宇宙统一,以脾胃为中轴,其余脏腑为外轮,升降浮沉,运转不断,寓意生命不断运动,别树一帜,大师之作。

而清朝跑江湖的游医也自成体系,弃六经之法,治外以针、刺、蒸、灸。治内用顶、串、禁、截。取其速验,不计万全。

临床上除治疗法则外,药的组方也很重要。学组方,必先从药对开始。那是药方不可缺的基本单位,也是中药组方后变化的最基本表现,更是组方成败的关键。有人以为熟记每味药性就可以,其实不然举个例子,组方时大黄与附子同用,那功效是按大黄的泻热,还是按附子的暖内呢?答案都不是,而是泻寒。又如陈皮,与香附组方时行(散)气,与半夏组方则化痰,参组方则补中益气。很多中药在组方后都会与单用时效果有出入,所以,学药对是组方的最基本常识。余喜欢用经典成方加药对,其法现成,法度严谨,君臣分明,用药简单,只要随证加减即可。

组方随药对外,也应注重份量。很多时候,同一味药,用量不同则效果不同,如柴胡,小用6克可升举,用15克则和解,量30克时用于解毒。同一张方,各药用量配比不同,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如小健中汤,泻心汤……等。这需长期实践才能掌握,如有名师指导则不然

中医诊治,应先从熟练运用古方古法开始,假以时日,便可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切忌刚开始便另辟蹊径,最后只会回到原点。不管怎样,先贤总结出的诊治方针方法不可废,能灵活掌握,自然临床不域,治愈率高。正确运用,才能让你真正走在中医的大道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