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教材选文的变化及使用 新教材的选文标准:①经典性;②文质兼美;③适宜教学;④时代性。 新教材选文的变化: ①原来的七上和七下语文教材都是30篇课文,新教材每册减少为24篇。 ②增加了课外阅读、名著导读和写作的分量。 二、新教材结构体例的变化及使用 新教材的5个板块贯穿全套,分单元组织教学,5个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 初中的结构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诵读。 新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编排 新教材将“语文素养”的各个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要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引导或习题设计之中。 新教材编排特点如下: ①各个单元没有命名,有意弱化主题,但有单元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②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适当保留人文主题,又不完全是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有的则是文体组织单元。 三、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的建构: 基础 讲语文知识,做基本能力的训练。 阅读: 精读课,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略读课主要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 注重课外阅读延伸,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学会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书,等等 “名著选读”加上拓展书目,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写法,注重“一书一法”。 可以采取1+x的办法,即:一篇课文,可以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推荐:《语文素养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 写作: 初一两个学期12次写作课,每个单元1次。 1、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学会记事 3、写人物抓住特点 4、思路要清晰 5、如何突出中心, 6、发挥联想与想象 7、写出人物精神 8、学习抒情 9、抓住细节 10、怎样选材 11、文从字顺 12、语言简明。 写作教学每次都突出一点,给予方法,再整体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