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韭菜籽【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入肝、肾经。 【功效】温肾壮阳,固精。 【临床应用】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等症。 本品具有温肾壮阳、固精的功效,所以对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遗精、腰膝痿软、小便频数、遗尿等症,为常用之品,可与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菟丝子等同用。亦可单用本品,作散剂内服。 【处方用名】韭子、韭菜子(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或作散剂内服。 【附药】韭菜根:即韭菜的根。性味辛温。功能止汗。适用于盗汗、虚汗。一般用量为三十至五十支,煎服。 【方剂举例】秘精丸《济生方》:韭菜籽、菟丝子、牡蛎、龙骨、五味子、桑螵蛸、白石脂、茯苓。治肾气不固、滑精频作。 【文献摘录】《别录》:「主梦中泄精,溺血。」 《本草纲目》:「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 引用:《中药学》韭子(附:韭菜根) 韭菜籽的功效与作用【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治阳痿梦遗,小便频数,遗尿,腰膝酸软冷痛,泻痢,带下,淋浊。 ①《别录》:'主梦泄精,溺白(一作溺血)。' ②《日华子本草》:'暖腰膝。' ③《滇南本草》:'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 ④《纲目》:'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 ⑤《本草汇言》:'通淋浊,利小水。' ⑥《本草正》:'妇人阴寒,少腹疼痛。' ⑦姚可成《食物本草》:'研末,治白痢白糖拌,赤痢黑糖拌,陈米饮下。' ⑧《本草再新》:'治筋骨疼痛,赤白带下。' ⑨《岭南采药录》:'患鼻渊,烧烟熏之。内服能散跌打损伤积瘀。' ⑩《现代实用中药》:'治疝痛。' 韭菜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注意】阴虚火旺者忌用。 韭菜籽相关方剂1、治虚劳尿精:韭子二升,稻米三升。上二味,以水一斗七升煮如粥。取汁六升,为三服。(《千金方》) 2、治肾与膀胱虚冷,真气不固,小便滑数:韭菜籽四两,舶上茴香(炒)、补骨脂(炒)、益智仁、鹿角霜、白龙骨三两(煅,别研细如粉)。上为细末,以青盐、鹿角胶各一两,同煮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魏氏家藏方》) 3、治腰脚无力:韭菜籽一升(拣净,蒸两炊久,曝干,簸去黑皮,炒黄,捣粉),安息香二大两(水煮一、二百沸,慢火炒赤色)。和捣为丸,梧子大,如干,入少蜜。每日空腹酒下三十丸,以饭三、五匙压之。(《海上集验方》) 4、治女人带下及男子肾虚冷,梦遗:韭菜籽七升。醋煮千沸,焙,研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下。(《千金方》) 5、烟熏虫牙:瓦片煅红,安韭菜籽数粒,清油数点,待烟起,以筒吸,引至痛处。良久,以温水漱吐。(《救急易方》) 韭菜籽 韭菜籽名家论述①《纲目》:'韭乃肝之菜,肾主闭藏,肝主硫泄。《素问》曰,足厥阴病则遗尿,思想无穷,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男随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韭子主治遗精漏泄,小便频数,女人带下者,能入厥阴,补下焦肝及命门之不足。命门者藏精之府,故同治云。' ②《本经逢原》:'韭菜籽,惟肾气过劳,不能收摄者为宜,若阴虚火旺及亢阳不交、独阴失合误用,是抱薪救焚矣。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温散结,子则啬精,而壮火炽盛,则为戈戟。今人以韭子熏龋齿出虫,然能伤骨坏齿,不可不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