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言微理举 2018-05-16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八开之一 26.8cm×20.1cm 日本泉屋博古馆藏

石涛是清初伟大的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号大涤子、原济等,是明靖江王朱享嘉之子,与朱耷、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的绘画注重感受、探索与革新,他的美学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的画论大多局限于笔墨技法的探讨,石涛的『一画论』不仅仅是技法的探讨,他把笔墨提高到了『法自我立』『从于心』的高度。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二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三

石涛的《画语录》是自宋以来中国绘画艺术美学理论极为深刻的巨著。他精通『儒、道、释』哲学思想并以此为支撑提出了『一画论』的美学理念,更可贵的是他从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出发深刻地论述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不仅抨击了当时保守复古的只知有古而不知有我的泥古不化之风,提出『我自用我法』重新正确地揭示了艺术创作的规律。至今仍为中国画的革新精神具有典范作用。更为我们当代的艺术创作指明了方向。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四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五

中国画的发展从魏晋到唐宋元明清,从未偏离中国文化精神的轨道,石涛的美学思想也是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但随着近现代西学东渐,西方价值观念和绘画观念的『化育』中国画传统思想理论体系被砸得七零八落。中国画对于『意象』造型的优势被西方概念冲击,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历史承担。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六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七

中西方绘画观念的差异源于中西方哲学的不同,西方文明的主要来源是古希腊和古罗马,西方哲学主要关注人与物也就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以至于今天西方的自然科学很发达,反映到艺术上就是客观、写实与具象。中国哲学的缘起诸子百家更多地是关注人,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到艺术上就是强调主观的感受,强调『写意』这个『意』,是主观人的『意』,是一种完全形而上的意象造型的观念,是重体验、重感受、重趣味的。石涛的绘画思想强调『意象』,强调主观感受,他一方面尊重客观世界,故而提出『黄山是我师』『搜尽奇峰打草稿』。另一方面又强调了『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强调主观的意象,在体验自然造化时体现主观『我』的重要性。以『人』为本使主观的自我成为创作的主体。可以说石涛的美学思想和绘画理论为我们当代的艺术教育与创作指明了方向。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黄山八胜图册页八开之八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石涛的『我自用我法』也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上,石涛在一幅画的题跋中写道:『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石涛倡导在学习传统时不能简单地模仿古人之迹,而要师古人之心。所以我们在临摹古人的作品时,一定要有主观的理解与感受,而不是去复制古人的作品,更不能够只知有古不知有我泥古而不化。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东庐听泉图 纸本墨笔 85.6cmx190cm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石涛是反对墨守成规,泥古不化的。在了解了自然发展,山川、植物的客观规律这是『先天之法』,再掌握了古人历代先贤所创立的法也就是『后天之法』。在此之后如果缺乏理解性的认识看成是不变之法,反而把人的理智蒙蔽住了,丧失了自我。石涛指出『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而障自远矣』。怎样才能不被自然的『先天之法』和古人的『后天之法』干扰而障碍呢?石涛强调『画可从心』『法自我立』的观点指导我们革新与发展。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浅绛山水图 纸本设色 67cm x126cm 沈阳博物馆藏

强调主观感受『画可从心』『法自我立』的论点是石涛『一画论』的核心观点与理论精髓。需要强调的是石涛『法自我立』的观点是建立在了解『自然之法』与『古人之法』的基础与前提下,如何不为『法障』,重视自己主观的理解与感受。所以他在《石涛画语录》中说:『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于人,勾皴烘染随之,古人未尝不以法为也,无法则无限焉。是一画者非无限而限之也。非有法而限之也。』石涛非常明确地指出,首先画之所谓画,它是造型艺术,笔墨技法是必要的,天地万物的形象不用笔墨技巧是描绘不出来的,他首先强调『状物』。然而没有素养的笔墨也是不能描绘得深入精彩的。绘画要有支撑,背后要有综合文化修养的支撑,这样笔墨才会有素养。石涛强调绘画要讲究墨气,墨有浓淡枯润之分,要自然而然不露人工雕凿的痕迹,这也就是谢赫『六法』中『惨淡经营』之意。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日夕知己图 纸本墨笔 62.8cmx124.4cm 1691 无锡市博物馆藏

石涛的『法自我立』的观念,不能孤立地看,他并不是一味地创新,而是在『师造化』与『师古人』的前提下,更进一步地指出不该受自然与古人的限制而抹杀了自我的感受和创造性,而不敢再去创立『新法』,这也正是石涛『笔墨当随时代』的意思。石涛并不反对『法』,更确切地说并不反对传统,没有法度画就会欺世荒谬,有『法』但不能『墨守成法』,『法』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人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石涛对无法无天的盲目创新地反对,更是对『墨守成法』『泥古不化』的抨击。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水册之一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水册之二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水册之三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水册之四

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是中国画的根本大法。『六法』论中有『骨法用笔』,有人把『骨法』错写成了『古法』,为什么是骨头的『骨』而不是古代的『古』。以前『骨董』也就是骨头的骨,其实是『皮肉尽腐,唯骨尚存』的意思。不是古代的东西都是骨董,只有历史沉淀下来的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才能称为『骨董』。所以『骨法用笔』的『骨法』不仅仅是用笔的力量与骨力,更是石涛讲的『笔墨当随时代』的意思。除了精妙的笔墨有时代感是好的艺术作品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亭独坐图 纸本墨笔 64cm x145cm 广西博物馆藏

当代画坛与石涛的那个时代以『四王』吴、恽为代表的复古之风恰恰相反。『四王』吴、恽等人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只是他们倡导的复古之风最终走向了『只知有古不知有我』影响了绘画的发展。很多画家只在古人的作品里加些残羹冷炙,但总体看『四王』吴、恽继承了优秀的传统精髓功大于过。而当代画坛『创新之风』日盛,画家都在追求创造新的画法,新的艺术观念,信笔涂抹、哗众取宠。有些人断章取义、偷换概念,把石涛『画可从心』『法自我立』『我自用我法』的观念作为理论支撑与借口。我们应该在重视学习传统时不受传统的束缚,在锐意创新时不能盲目瞎画,这样才能既符合中国优秀传统文脉的传承,又有新意有时代感。这才是石涛『一画论』观念的价值所在。石涛的美学思想与艺术理论充分论证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正如孔子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也』。谁也不是天生下来就懂得知识与道理,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敏而好学不断进取,才能终有所成。

画可从心 法自我立——石涛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清 石涛 山水清音图 纸本墨笔 42.4cmx102.5cm 上海博物馆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