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羊脂玉,翡翠证书、玉石、黄钻、菩提子等关键字,没有你找不到的珠宝知识。 总目录查询,请回复”?“ 为何西方国家的人喜欢闪耀的宝石,而我们国人却更喜欢内敛的玉石? 其实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中一直都贯穿着玉文化,从神权到王权,再到民玉。 先秦时期先贤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人思想的基础。中国人对玉的痴迷,也同样源自先贤们对玉器品性的肯定。 《礼记·聘义》中孔子和子贡论玉,子贡问孔子,为什么玉比其他的宝石要贵?是因为玉比较少的原因吗? 孔子回答他:不是因为其他宝石的数量多,因而就轻视它;也不是因为玉的数量少,因而就看重它。 从前的君子,都是拿玉来和人的美德相比: 玉的温厚而又润泽,就好比仁; 填密而又坚实,就好比智; 有棱角而不伤人,就好比义; 玉佩垂而下坠,就好比礼; 轻轻一敲,玉声清脆悠扬,响到最后,又戛然而止,就好比动听的音乐; 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就好比人的忠诚; 光彩晶莹,表里如一,就好比人的言而有信; 宝玉所在,其上有气如白虹,就好比与天息息相通; 产玉之所,山川草木津润丰美,又好比与地息息相通。 《诗经》上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玉器到了今天虽然喜欢的人很多,但是已经很少有人懂玉的珍贵之处了。都觉得玉器仅仅是想宝石之类的一种饰品,其实真的很可悲。玉在中华文明历史中有着那么重要的地位,现在买玉却很少有人是为了文化而购买。都是为了保值、升值、漂亮、炫耀。却忘了玉器真正的精髓恰恰不是这些。 现在玉器的地位从古代那么高的位置,变成了今天仅仅是的一种饰品的地位。这与丢失的中华文化有关系。 我们需要更多人关注我们民族玉文化,关注我们先人的智慧。玉器是以有形之器载无形之道的宝物。 来自玉器百科,侵删,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