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赵忠祥卖字,聊聊书法收藏……

 书艺咀华 2020-11-09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华!

最近,央视前著名主持人“老赵”赵忠祥,卖字卖得挺火。热爱艺术的他,晚年生活因为书画艺术而丰富多彩。作为资深主持人,曾经伴随我们走过了很长一段岁月,业务精湛、态度敬业,值得我们尊重。从上面照片看,慕名求字者不少。我们来看看他的字:

“老赵”背后的“老赵会客厅”牌匾颇为惹眼,这是范曾“大师”的手笔。范曾的字争议比较大,但悬挂在“老赵”藏品丰富、低调奢华、满载荣誉的会客厅,还挺和谐、挺搭配的。至于女士手中的“福”字,从书法专业角度看,只能算一般吧。这字以颜楷为本,又有清末宫廷书法习气,但用笔和结体不过关,所以仅得其皮毛。当然,慕名求字者,更看重的是其“名”。

这个“德”字,就比上面的“福”字发挥得好,但整体看仍显幼稚。点画缺乏力量,得颜之“肉”,却无其“骨”,归根结底是技法太简单,这大抵是名人书法的通病;用墨就更加简单了,突出黑、润、重,没有墨色的变化,显得单调而无趣。

“信”字是一样的问题,不再赘述。见过不少名人书法作品,老赵算是比较“讨巧”的,基本上都是单字楷书大字,这样就把很多问题回避了。所谓“落款见真功”,“赵忠祥”三个字实在一般,如果能把吴昌硕的行书拿来认真临习一下,学个皮毛就行,当是一个捷径。另一个“老赵”,也是娱乐圈的,喜欢写草书,但功底太差,又喜欢写大幅、抄诗词,本来水平就不行,字数再一多,就更容易暴露短处了,实在不如这个老赵高明。

看到老赵卖字,不禁想到书法收藏的话题。名人卖字,有人敢卖、有人愿买、各得其所,纯属市场交易,原本不需要多说什么。不过,名人卖字跟“江湖书家”卖字还不一样:你去买名人的字,因为“名人效应”,你起码得到字的“名”,说不定能保值或增值;但你去买“江湖书家”的字,却是什么都得不到,他们可能也有名,但那“名”多半是骗来的、或者权位垫起来的,不具备任何增值空间。

那么,收藏今人书法需要注意什么呢?最近也有不少朋友问到这个事,愚以为,简单来说,看一件作品是否值得长期收藏,主要有两个标准:

第一,作品的技法水平够不够。这是基础性条件。一件作品能否流传或升值,首先要看它的技术水平如何,这是一个硬指标。特别是当代,技法水平良莠不齐,“江湖书家”的层出不穷大大降低了书法门槛,作品的量又非常大,但最终能经受住“大浪淘沙”的寥寥无几,所以技法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更何况,我们看看历代留下来的作品,无不在技法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夫、或者别开生面的面貌,这是作品的内在价值。技法不过硬的作品,只能显赫一时,长期看是站不住脚的。

明代奸相严嵩作品

第二,作者的人格品质行不行。中国传统历来讲究“书如其人”“书以人重”“书以人贵”“书以人传”。这里面所说的“人”,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书者本人的德望、品行。如果一个书法家人品不行,言行上存在劣迹,那么对于是否入手他的作品,建议您一定要十分慎重。秦桧、蔡京背负骂名,其作品在历代都得不到认可,现在即使他们的作品能拍出高价,也是骂名太大、加上市场效应的结果。这与今天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你不可能等到几百年后再出手某一个今人的作品。比如启功先生的字,虽然技法上有不少争议,但相信永远都有市场,因为他德高望重,又是真正有学问、有气度的学者。但有些以当代“大师”自居的人,言行上存在种种劣迹,其作品的收藏价值就大可怀疑了。人无完人,但总体看,还是有一个大致的标准,像欺师灭祖、投机钻营、陷害他人者,怎样辩驳都说服不了人。

收藏,是富人的套路

收藏市场水太深,一般人不建议涉足,拿辛苦钱、血汗钱搞收藏更是下下之策。除非你是想买件工艺品,挂在家里,作为一种装饰,那无可厚非,自己喜欢就行。如果是决心收藏,那就非大款不能为、非专业人士不能为了。特别是当下,市场鱼龙混杂,一些今人的作品动辄几万一平尺,甚至一个字上万元,太离谱了,真不是普通人能玩得起的,望书友们慎之又慎。不过,如能对照以上两个标准,即使不能收益,也算止损的一招了。

 阅读更多👇

🔥你向往书法“上流社会”吗?

🔥艺术收藏易受伤,劝君入行慎思量

🔥人工智能如何占领人类书法市场?

🔥一个字4万!贾平凹的书法你收藏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