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姜3~5g,茯苓10g,甘草3g,粳米100g。先煎干姜、茯苓、甘草,去渣取汁,入粳米煮成粥。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喘平痰净为止。 2、甜杏仁20g,银杏15g(去皮壳),粳米100g。将杏仁与银杏加水共煎至五分熟,再放入粳米,煮熟成粥,即可食用。能宣肺散寒,祛痰平喘。 3、豆浆1碗,紫苏10g,大米150g。将紫苏去梗,加水将豆浆、大米、紫苏共煮成粥,加白糖适量,服食。 4、紫苏1份,杏仁2份,冰糖3份。将杏仁去皮尖,紫苏去梗,研碎与冰糖混合,制成紫苏杏仁糖。早晚各服10g。可以辛温散邪,祛痰止咳,平喘止哮。 5、猪肺100g,白萝卜50g,杏仁9g。将猪肺洗净切成小块,白萝卜切成小块,杏仁去皮尖,加水炖至烂熟,食肺饮汤。能温肺宽中,止咳平喘。适用于冷哮。 6、苏子15g,粳米100g,冰糖少许。将苏子洗净,捣烂如泥,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粳米淘洗干净,冰糖粉碎,一同放入铝锅内,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即成。可平喘,止咳,养胃润肠。适用于急慢性气管炎、胸闷气喘、咳嗽多痰、便秘等症。 7、白僵蚕30g,茶末30g。先将白僵蚕炒,研末,与茶末混和,备用。每日1次,于临睡前取上末15g,用沸水冲泡10分钟,温服。能祛风化痰,平喘安寐。适用于风痰喘咳、夜不能寐等。 8、人参6g,胡桃肉15g,生姜5片。温补肺肾,定喘嗽。适用于肺肾两虚、不能平卧、胸满气短、动则喘甚、苔白、舌质淡、脉虚弱等。将人参、胡桃仁(不去衣)切细,加生姜水煎汤,连煎3次。将煎液混合均匀,分为3次服,1日服完(小儿减量)。 9、冬虫夏草10g,麻黄9g,白果仁45g,生姜9g,鲜胎盘1具。将新鲜胎盘割开血管,用清水反复洗净,虫草用温水洗净。银杏去壳,放入锅内,用沸水煮熟,捞出,去皮膜,切去两头,去心,再用开水焯去苦水。麻黄洗净,切碎,用纱囊装好。生姜洗净,去皮,拍破。共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炖至胎盘烂熟。取出盛麻黄的纱袋,加入适量的食盐,分次服食。能补益肺肾,定喘消痰,兼可温散寒邪,开宣肺气之壅郁。适用于喘咳日久、痰多胸闷、呼多吸少、动则气喘尤甚、汗出、腰酸肢冷、小便频多等。 10、连皮胡桃肉、人参各等份。切细,每用15g,水煎取汁,频频呷服。用于益气温肺,定喘止咳。主治肺肾气虚、喘咳不止。 11、黄皮果3~5个,白糖少许。将黄皮果洗净,用刀压扁后放杯内,加白糖少许,用开水冲泡,加盖闷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消食化滞,化痰止咳,理气止痛。可作为饮食积滞、消化不良、胸膈满痛,以及咳喘痰多等症的保健治疗性药茶。 12、生姜30g,蜂蜜60g。寒性哮喘。生姜捣烂取汁,与蜂蜜混匀,分3次用开水冲服。每日1剂。 13、南瓜1只(500g左右),蜂蜜60毫升,冰糖30g。先在瓜顶上开口,挖去部分瓜瓤,纳入蜂蜜、冰糖盖好,放在盘中蒸1小时即可。每日早晚各服适量,连服5~7天。主治寒性哮喘。 14、杏仁15g,麻黄30g,豆腐125g。寒性哮喘。共煮1小时,去药渣,食豆腐饮汤。每日早晚2次分食。原方份量如此,但疑麻黄用量过重,可从6g起用,逐日往上加,每日加3g。若有不良反应(大汗淋漓或胸口不适等)即减量。 15、干柚皮15~30g,牛胎盘1个。牛胎盘洗净切成小块,加入柚皮,加水适量炖汤,加适量调味品。分数次饮汤食肉,每周1次。对哮喘发作较轻及缓解期证属虚寒者均可服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