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爱中医2 2018-05-17

孩子睡眠时出汗几乎是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孩子是不是体质虚呀?

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小儿盗汗是指孩子睡着时身上会出汗,而在睡醒后,出汗就停止的一种现象。

宝宝冒汗常见原因

1、不正常冒汗有两种:

a)阴虚盗汗:

出汗后摸他,会发觉身体好热,小孩的反应一般是踢开被子。其他特征包括:

面红、眼红、唇红,每日往往由下午开始就掌心发热;

睡不安宁,辗转反侧,好像不断有梦;

平常脾气暴躁易怒;

如有肝热,更兼大便燥结。

b)脾虚气虚:

出汗后摸他,会发觉浑身冰冷,显示身体极为虚弱。其他特征包括:

容易疲累,平时不太活跃;

胃口不好,不想多吃;

大便稀;舌苔白。

“脾虚”的“脾”不等于脾脏的脾。中医所谓“脾”,包括整个消化系统,所有食物营养的吸收、分解、传送,都必须畅旺,不可有阻滞,否则会窒碍体液流通和机体运作。医书有云:脾为後天之本,不无道理,因为一个人吸收和排功能差,整体都受影响,行动有如慢几拍。

2、正常冒汗有两种:

a)生理性多汗

正常小儿由于某种原因代谢旺盛,活泼多动,出汗比成人多,再加上婴幼儿皮肤含水量大,如遇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盖被太多,机体为了调节人体体温,通过出汗把机体过多的热排除体外,所以我们称他为“生理性出汗”,这种出汗是属于正常的。

b)病理性出汗

这种出汗往往发生在小儿安静的状态时,也可见全身或半身大汗淋漓或出汗不止。小儿夜间出汗较多,我们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一般体弱的小儿,在白天过度活动,晚上入睡后往往多汗,深睡后,汗逐消退,如缺钙、患佝偻病的小儿多见于这类出汗,这是因为佝偻病的小儿血钙降低时,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而产生多汗。如果小儿不仅前半夜多汗,后半夜甚至天亮前也多出汗,这种出汗也就是医学上称的小儿盗汗。

小儿盗汗多见于患活动性结核病,是活动性结核病菌感染的中毒症状。注意,患结核病的小儿不但出现盗汗、常伴有小儿消瘦、午后低热等到症状。家长如发现小儿多汗时,首先应分清多汗是生理性或是病理性。若怀疑病理性多汗或盗汗,应及时请医生帮助查清病因,及时治疗使小儿早日康复。

小儿盗汗的症状

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夜啼,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不凋(或干燥或不成形),倦怠乏力,手足不温,或手心热,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如果你的孩子开始出现这种症状,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

小儿盗汗怎么调理

1、轻度盗汗

症状较轻的盗汗而言,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可以无需特别处理,只需要注意孩子睡前避免激烈运动,清淡饮食,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调节卧室温度、注意增减被褥即可。

2、严重盗汗

严重盗汗需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理,滋养阴液,同时还要及时止汗,才可免于身体受伤害,方法有:

(1)小儿推拿,是通过父母双手刺激孩子一定穴位,从而达到刺激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进一步治愈盗汗的目的。小儿推拿由于完全不使用任何药物,对于孩子来说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而且父母经常给孩子做小儿推拿,还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2)穴位贴敷,是使用药物、制成药糊或者药面儿后粘附在穴位处而治病的方法。它是借助药物的性能,从皮肤表层通过经络作用到全身,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治愈疾病的目的。

(3)增强小儿体质,注意饮食营养,多进高蛋白和蔬菜类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盗汗

小儿盗汗症,以按揉肾顶穴为主治之,每获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1)按揉肾顶穴500次,以拇指端按揉之。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2)揉二马穴100次,以拇指或中指端揉之。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3)补脾土300次,将患儿拇指屈曲,医者沿其拇指桡(ráo)侧缘,由指尖推向指根。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4)补肺经200次,在孩子的无名指面由指尖推向指根;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5)泻心经200次,心经在孩子的中指末节面,由手掌向中指尖方向直线推动;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6)揉涌泉穴3分钟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7)捏脊三遍:让患儿取俯卧位,医者位于其背后,先在患儿背部轻轻按摩两遍,使其肌肉放松。然后医者以双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自下而上交替捻动向前(自长强起至大椎止)为一遍;捏第二遍时,每捏三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并在肾腧(shù)、脾腧、胃腧、肺腧穴处重提;最后捏一遍。

孩子盗汗什么原因,家长应该怎么做?

温馨提示

1、调整饮食,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勿过食辛辣、油煎、肥甘、厚味之品。

2、先不要盲目补钙:经临床检验此类患儿往往是血钙偏低,而家长一听血钙偏低容易引起佝偻病,马上就开始给孩子吃各种钙片补钙。此时不应乱吃钙片,而要消食化积,因食积导致了小儿消化和吸收都出现了障碍。必要时可以将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放在一起煮水,让孩子温热服用,一日两次。以消食化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