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常识─纸钞并非货币

 Dxy360 2018-05-17

当代最受混淆的经济学概念,莫过于货币。滥用“货币”概念的标签,又当属凯恩斯经济学派。这个学派创造出各种关于货币的离奇术语──比如什么外部货币、内部货币、高能货币、低能货币,不一而足。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职位也大多被这些凯恩斯主义者所把持。

米塞斯指出:当作交换媒介而普遍使用的商品(物品),就叫做货币。在这个概念中,虽然“普遍使用”是个含糊用语,但由于描述货币的那些有效原则,对每种交换媒介也都适用,因此对人的行动学而言仍不失精确。

真实(实物)货币是如何出现的?

根据门格尔的起源-因果论,货币体系的形成,极类似于自然语言体系的形成:人们为了克服沟通交流的障碍,选择那些较受欢迎的修辞表达──包括音节、词汇、语句和语法规则,最终形成一个地区普遍接受的语言,其中并不需要任何外力的干预和强制。货币也是如此。在物物交换条件下,双方达成一次自愿交易,受到“需求巧合”的条件局限。由于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人们事先无法确知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怎样的交易对象,才能刚好用自己的物品,直接换取对方的物品。

为克服不确定性,一些有创业家才能的人,发现以下的做法有利于自身:用自己的某件物品,不是去寻找另一位刚好需要这件物品而同时又拥有自己所需物品的人,而是先去换取一样先前较受欢迎、更为适销的物品(因此人们手中多少有些这样的物品),然后再利用这样物品,去换取他真正所需要的东西。一开始可能这么做的只有少数人,但后来这个成功的经验,得到某个区域几乎每个人的效仿。那么这样较适销的物品,就会脱颖为某个区域通行的交换媒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历史上世界各地先后被当成货币的物品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母牛、贝壳、布匹、烟卷……

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那些充当货币的物品而言,人们除了因为其原先的工业、生活用途而需要它以外,还因为它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而需要它,从而使它产生额外的价值。例如,一度充当北美弗吉尼亚货币的烟草,除了让人享受快感被赋予的价值以外,还被特别地赋予履行交换媒介功用的价值。

一开始,可能有多种区域性货币流通,随着经贸往来的扩大,人们会发现有少数特别适销的物品,具有质地均匀、容易切割、不易变质、方便携带的特质,自然去选择这样的物品充当货币。各种不同的货币在竞争下种类变得更少,直至发展出包含若干货币的多本位制或复本位制──历史上最常见的当数金银复本位。

然而,多本位或复本位有其缺陷——各货币间的汇率不断波动,从而给商人计算成本-利润造成很大不便。这个过程,即便没有国家干预,这些商人也会因为经济计算的简便,逐渐倾向于选择其中一种,作为交易和计账的本位币。而在历史上,最常胜出的就是黄金。在这一过程,货币被特别地赋予了履行便利经济计算功用的价值。一般经济教科书里,人云亦云的某些认识,比如货币功能包含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或贮藏手段,其实都是错的。人们并不会因为这些功能需要货币:

⑴货币不是什么价值尺度。正如霍普、卡拉汉等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人们对货币本身的评价在不断变化,用货币丈量价值的说法,就好比用一根不断伸缩的温度计来测量气温。况且尺子除了定位需要或损坏以外,理论上只需一把就够。

⑵说货币是流通手段也不准确。其实并不存在什么“流通中”的货币,因为在任何一个时刻,所有的货币,都只可能存在于某个人或某个机构持有的现金余额当中。

⑶当然贮藏手段也并非货币所独有的功能,所有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质的物品,都具有这个功能。

信用纸钞是如何出现的

在贵金属本位制下,由于在携带、转移、分割诸方面有所不便,人们发明了货币仓库及仓单,用加盖印鉴或加上密押的书面凭证,作为储藏货币的名义权属证明,以代替真实的货币本身来流通。货币的名义权属证明和货币本身,是否代表着两份货币?显然不是。仍然只有一份货币。凯恩斯主义者诸如外部\内部货币、高能\低能货币的说法,因此纯粹是在混淆视听。随着货币仓库及仓单的出现,在历史上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实践:

⑴货币仓储人(受托人)恪尽职守,或建立有效的外部审计制度,确保仓单所载明的委托人货币资产完好无损、一分不少地保存在库内。

⑵货币仓储人(受托人)监守自盗甚至坐收坐支,挪用委托人的部分货币资产,当委托人要求取出自己的货币时,用别人的货币资产,对委托人进行支付。

在第⑵种情况下,货币仓单未被完全覆盖,却仍被当成货币替代物,在市场上用于交易。同时,这张仓单代表的储备货币被受托人挪用到其他地方,比如用于另一桩交易。神奇的“魔术”因此诞生了:一元钱同时用在了两次交易当中,无中生有地变成了二元钱,从而可以购买到两倍于原来的物品,尽管此时实际购买力可能尚未发生贬损,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利用这种方法“偷窃”到的多出来的那部分商品已经发生了所有权转移,而损失物品的人尚未去兑取他的物品。等到这种拆东补西的“魔术”规模越过了一个的阈值,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就发生贬损了。这种“魔术”不是那种好玩的视觉骗局,而是一出盗窃、转移财富的骗局:市场上头一桩交易的对手,误信这张仓单对应着仓库当中的货币物品;而第二桩交易的对手,误信收到货币物品的所有权属于这位正在进行“乾坤大挪移”的受托人。当这张仓单转了一圈,回到仓储人手中要求兑现时,如果仓库的亏空没有及时填补上,骗局就败露了。但是不要紧,为了骗局不败露,还可以继续拉入新增加进来的交易者。直至参与局中的人数达到一定的规模,货币物品的购买力已经发生实质性的贬损,这位施行“乾坤大挪移”的受托人已经获得了盗取来的实质资产,就可以用来垫补一时之兑付空缺了。

以上情况,就是各国银行业目前的通行做法,在历史上这种欺骗做法曾频频被恐慌拥挤的兑现要求(挤兑)所揭露。而今天这样的骗局之所以能够长久维持,那完全是因为18世纪以来,各国银行业在国家支持下陆续获得了免于向顾客兑换真实货币的特权。我们把这种没有实际资产与之对应,或者没有足额货币物品做准备,却能代替先前货币用于交易的仓单,称为信用纸币或虚假货币。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人人都被允许制造虚假货币,那么大家都不愿去从事生产,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制造假币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占别人的便宜,那么经济活动、经济体系很快就会崩溃。所以制造无货对应的纸币只可能保留作为少数人的特权──虽然照样会损害经济体系的健康程度,但在几年时间的跨度上不至于一下子垮掉(具体的损害分析参见奥地利学派的商业周期理论)。

在自由市场制度中,长期来看虚假货币难以存身,根本不需要像某些无耻凯恩斯主义者所宣扬的那样──需要借助国家才能保证货币的真实性。比如为了鉴别金、银币的真伪,市场中的人们自然发展出包括听音辨声、测量比重、切割检查、化学分析等各种鉴别手段,对于假币只要简单拒收即可。如果收到代替货币流通的货币仓单,人们但凡有一点不放心,大可前去提取,要求立即兑付或在合同中约定,聘请外部市场审计机构,定期、不定期清点库存。

虚假货币之所以能够长期公开存在,往往是国家纵容的结果,当然也是人们思想懒惰,不去了解货币相关知识的结果。长久以来,为了建立起货币特权制度,发挥其税收替代(窃取物品)的功能,各国采取了垄断铸币、铸币减重、允许部分准备特权、暂停兑付等非常手段,直至彻底割断货币仓单与真实货币的联系──其中美国经过两个标识性步骤:一是1933年4月5日,罗斯福下发行政命令没收私人黄金;二是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停止向其他国家兑换黄金。这时市场上就只剩下以银行存款做背书的信用纸钞了。纸币也就在历史上的某个时点,继承了原先真实货币的购买力。国家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市场货币体系的特权纸币制度,当然不是为了行善,而是为了更方便向人民敛财,比如暗地中印制纸钞,或采用“量化宽松”的方式制造账面上的信用纸币,用来替代当即引起人民痛苦的课税。但如此一来,信用纸币的购买力很快呈现节节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普通大众拥有越来越多的“虚假货币”,而市场上的可用物品由于被特权者先行购走,相对愈来愈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