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薪火相传

 爱拍北京 2018-05-18

随着国内沉香收藏的市场兴起,宣德炉就成为香友们热衷的一个香具品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香道文化走到今天存在着断崖式的缺失,很多朋友也是对宣德炉这类的香具一窍不通,今天,笔者就和大家简单聊一聊这名扬天下的宣德铜炉。

明清时期铜器与以往其他朝代的铜器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他的材料,开始使用黄铜。

青铜器相信很多参观过博物馆的朋友都有所了解,它的质地性脆、易锈,所以,大家在博物馆所看到的大量青铜器,大多都是红斑绿绣斑驳不堪的一种状态。而黄铜相比青铜耐腐蚀的程度就要好于青铜,铜制器皿的地位在古代实际上是比今天高很多的,今天随着冶金开采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对一件铜制器皿有那么大的兴趣,但是,在古代则不然。

在古代铜其实作为基础货币材料,很多铜制艺术品在特殊时期是可以被熔炼重新铸造的,所以,也导致了很多古代铜制艺术品没能留存至今。这点从我国古代铸造铁钱就可以看出,例如,我国宋代与契丹民族接壤的地区大多使用铁钱进行贸易,由于契丹民族习惯使用金属器皿,而铜钱在贸易之后没能再次回流,导致中央政府的交易货币短缺,所以大量的铸造铁钱进行贸易,其中“大观通宝”的铁钱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铜的珍贵性。

大观通宝-铁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也就促使了后来的“宣德炉”显得尤为珍贵。最早记述宣德炉的典籍是《宣德鼎彝谱》由吕震编纂,当然,这里不得不说的是,随着今天人们对收藏的关注和了解,对于《宣德鼎彝谱》这本书的真正作者是谁也存在了很多争论,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了,不过暂时来说行业内对宣德炉的收藏入门,还是以这本书中所阐述的内容为主要依据,如果以后随着我们在宣德炉以及明清历史的研究更加深入,可能会给这个谜团一个真正的答案,但是目前还无法认定或者否定,就不做赘述了。

任何一种器物在古代历史上能够留下印记都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宣德炉也不例外,选材精而且少是宣德炉成名的一大根本,这点在《宣德鼎彝谱》中就有明确的记述,书中说:宣德三年 暹罗国王进贡风磨铜数万斤 这里所说的风磨铜指的就是黄铜,而暹罗则是今天的泰国,(以后我们会在沉香古代产地中详细讲解这方面的内容)中国人用黄铜开始制作器皿从这个时期开始,从宣德三年开始。

当时的宣德皇帝认为所使用的祭器、太庙、郊坛所使用的器皿都太过粗糙,所以,下令用进贡的风磨铜并结合失蜡法进行铸造,要求按照仿《宣和博古图》,那么这里也就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铜炉鉴定的参考依据,如果某一天你在地摊上看见一件黄铜制所谓的什么北宋、南宋的铜器,那么大可以躲这些人远点了,铁定是没有的,甚至笔者还曾经见过有焊接痕迹的铜器制品,这也只能是笑而不语了。

宣德炉的制作数量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首批铸造的成品是3365个,其后又追加制造,总数一直达到18000个截止,其实,这里所谓的截止也仅仅只是在当时宫廷提供原料的情况下,而自此以后的宣德炉仿造、私铸问题成风,其后甚至在其底款上乃至于炉膛内的纹饰都有了更大发展,在炉底曾经有大量的私铸款识与官款有明确区别,包括冷刻技法也都有出现,也证明了当时文人对香炉的喜爱,以及对金石篆刻个人款识的一种追求,而除了私铸仿造品之外,这18000件宣德炉本年的炉也极大可能在明崇祯年间被送入宝源局熔炼铸钱,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今天故宫被认定的宣德本年的炉子那么少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笔者的一种推断,希望以后文博部门能给大家一个更准确的答案。

宣德炉的选材除了黄铜这样珍贵的材料之外,还有一点也颇为重要,就是他的冶炼,这点在项元汴的《宣炉博论》中写道:宣庙(就是指宣德皇帝)随敕工匠 炼毕十二 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 这里所谓的四两其实和今天的四两是完全不同的,今天50克一两四两可以有200克的重量,还是很多的,而古代的四两是小两,过去说“半斤八两”说的就是旧制,一斤十六两,最后反复冶炼剩下的的四两也就是125克,才是真正的精华,用这样的材料去铸造宣德炉,其制作的精湛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宣德炉铸造完成之后还要经过上色处理,晚明时期冒辟疆就曾经在《宣炉歌》中夸赞宣德炉的颜色精妙,他说:如女子肌肤 柔软细腻 可捏 从这段文字的描述当中也就可见,当时的文人对宣炉的颜色是特别青睐有加的。曾经《古玩指南》一书中记载说宣德炉颜色至少有46种之多,其中包括石青斑、朱砂斑、葡萄斑、蟹甲青、鳝鱼黄......等等,其中大量的染色方法通过中草药,及其他方式的着色处理来达到相应的效果,而今天这些技艺早已失传,民间的手工艺人想要再次复制一些皮色已经是非常困难了。

那么,既然宣德炉从此大红大紫,就必然会受到文人的喜爱,中国人古代用香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汉代的博山炉我们就能看出用香的历史有多悠久,而香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功能也非常多,例如,祭祀,不论是以前祖先祠堂的祭祀活动,还是宗教场所中都大量使用。除此之外,还有改善周围空气环境,例如,影视剧《宰相刘罗锅》中就曾经有桥段,在如厕的时候焚香以改善周围空气环境,还有,就是熏衣,其实这里的熏衣不仅仅是为了让穿着者改善体味,还可以配合药香薰在衣服上以达到持续治疗,养生疗病的功效。所以,香炉从那个时期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一直兴盛五百年。

宣德炉按照宣和博古图的样式进行制作,他就必然有一些定式,而这些定式决定了他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而且不能混淆,这点在古代是非常清晰地,下面就给大家例举几个。

蚰龙耳炉(蚰蜒耳炉)

在炉谱中称此“炉款识大雅 为诸炉之冠”仿宋代定窑瓷器香炉造型,备受皇帝青睐,从而为御书房内御用炉具之一,一般多摆放于书房内插香或熏烧香饼所使用。

该炉型之所以受皇室推崇是在于其炉耳寓意龙的造型,而龙在我国从汉代开始就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所以,才受到追捧,图片上的这只炉底铸造“内坛郊”社四字应属御赐之物尤为罕见。

蚰龙耳彝炉

蚰龙耳彝炉底

压经炉

主要用于佛堂寺庙中使用,是宣德炉中炉耳变化最多的器型,常见耳式有:圆耳、圆耳带凹、圆耳带环、方耳,其中圆耳带凹和圆耳带环者传世最少。

《宣炉小志》中曾经提到:塑身、无颈,斜下出垂鼓腹,缓收出底,承三乳足,高而外撇。炉身两侧塑连环圆耳,上肥下瘦,弯曲势收,穿以圆环,更显灵动可爱,这本书中也称其为琴炉,不知是否在古代文人雅士抚琴的时候身边也使用此类铜炉,目前笔者并没有找到古代书画作品有类似的刻画,故仅以文字形式表达希望未来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大家分享。

圆耳带凹压经炉

圆耳带环压经炉

压经炉四式(四中耳型)

鬲式炉

同蚰蜒耳炉一样,多用于书房使用,与鼎相似,三足,在供奉、祭祀活动中也可使用。鬲炉器型有一定的变化,其中炉腹变化最大,炉腹部有深、浅两种器型变化,从造型而言,早期浅腹多为明中晚期使用居多,后清代有仿,深腹则出现于清早期,此外,底至足部分是否有分裆也在功能上有所区别,分裆则多用于祭祀,类似器型会在后面介绍。

浅腹鬲式炉

深腹鬲式炉

狮耳炉

炉身形状与蚰蜒耳炉相似,炉耳塑狮首而得名,《宣德鼎彝谱》中有载,狮耳炉为宣德年间御赐兵部尚书及大都督等军职人员之器型,取其威猛之意。有文殊菩萨坐骑,故狮头炉适宜供养。那么这段文字也基本就说明了他的使用用途和位置,时至今日很多爱好此道的朋友孔武有力者,问笔者应选何种宣德彝炉笔者依旧推荐此款,同其他宣德炉耳一样,狮耳炉也有造型上的变化,可用于参考判别年代。

清雍正狮耳炉

清雍正狮耳炉(炉耳)

清早期狮耳炉

天鸡炉

天鸡炉造型与狮耳炉有几分类似,故很多尚不了解此类器型的玩家经常造成混淆,在《宣德鼎彝谱》卷十有载,天鸡炉在皇后、嫔妃等宫殿中皆有使用。天机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南朝两人任昉在《述异记》中写道: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故在嫔妃后宫中大多选择天鸡炉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天鸡炉

天鸡炉(炉耳)

狮耳炉炉耳

诸如此类器型其实还有非常多,笔者这里就不逐一列举了,不同的炉型特点、寓意使用环境也衬托出使用者的文化修为到何种程度,写下这些也是希望能对对大家以后的选择与使用有所帮助。

宣德炉在明中晚期以后逐步走入民间,除其在祭祀等文化活动中使用之外,文人对其追求也衍生出其更多细节。

例如,在制作过程中订制私款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类。

冷刻宣德炉款识

所谓,冷刻其实就是在炉身制作完成之后,通过工具进行篆刻的一种手法,他除了表达文人对器物的喜爱之外,更多也满足了人们对金石篆刻的一种需求,对比同期铸造款识来说从篆刻痕迹上就能很明显看出差异,而此类工艺手法,目前虽然有民间宣德炉仿制的文玩制品,但已没有人再去花钱订制了,所以,也不得不说算是一种遗憾。

宣德年制铸造款

时至今日,国人的生活富足,收藏活动的兴起促使了宣德炉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民间也有大量手艺精湛的手工艺人制作宣德铜炉,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宣德炉的选择以及文化有所了解,此外,选择仿制品宣德炉进行祭祀或香道活动中,也希望大家遵循传统炉型的规制,切勿乱用引来笑料,仅此一期内容笔者肯定无法把所有宣炉文化及新品宣德炉的选购讲清楚,如果大家喜欢笔者的文章请点赞留言或转发,笔者会根据点赞的情况考虑是否续写宣德炉仿品的选购指南,有任何文玩收藏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加笔者微信282810602互相交流探讨,我们下期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