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唯一的污点,拒绝了一本书,却差点让中医变成了韩医!

 快乐老年435 2018-05-18

关于苏轼此人,可谓是“天下无人不识君”,性格光明磊落,诗词无比豪放,是宋朝一代大文豪和文坛领袖。黄庭坚称他为“真神仙中人”,所以古人将他和曹植、李白并列为2000年来的三大“仙才”!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苏轼一生中却有一个污点,因为拒绝了一本书,却差点让中国的中医,变成了韩国的韩医!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苏轼唯一主动犯下的错误!

苏轼唯一的污点,拒绝了一本书,却差点让中医变成了韩医!

大家都知道,中医真正发展是从宋朝开始,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皇帝对此的重视。1056—1063,宋仁宗设立“校正医书局”,对中国古代医书进行了详细整理和校正。如今,我们所看的中医书籍,很多都是宋朝整理出来的!

然而,在整理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个问题,即: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由《灵枢》和《素问》构成,但《灵枢(shū)》残缺的非常厉害。而《灵枢》是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非常关键。

可以说,如果没有《灵枢》,那么《黄帝内经》将没有说服力。那么,《灵枢》存不存在呢?史实证明,在唐代中期,《灵枢》一书尚未残缺。但唐末五代干戈不休、战乱频仍,导致大量书籍散亡,《灵枢》也因此遗失!

为此,宋仁宗下旨全国寻找,但却一无所获。就在失望之际,高丽使者来到了汴京。由于知道高丽王宫收藏了很多中原典籍,所以就试探性的问了一下。这一问,就发现了一个大惊喜。

苏轼唯一的污点,拒绝了一本书,却差点让中医变成了韩医!

原来,高丽王宫内收藏了很多中国医学典籍,《古今录验》五十卷、《张仲景方》十五卷、《黄帝针经》九卷.......其中,《黄帝针经》九卷就是宋朝失传的《灵枢》!

1092年,宋仁宗已经去世,宋朝皇帝变成了宋哲宗。此时高丽使者来到宋朝,进献了《黄帝针经》等医书,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即:要求换取《资治通鉴》和《册府元龟》!

然而,高丽人的要求,却在宋朝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堂形成了两派。一派赞同,认为“此书久经兵火,亡失几尽”,命运多舛,应该换回来,还要昭告天下。一派反对,苏轼连上三道表章谏阻,所谓“极论其不可”!

那么,苏轼为何如此反对呢?坦率的说,苏轼理由很正当。他认为,《资治通鉴》花了10多年,好不容易编成的,而且里面全是“纵横权谲之谋”与“谋臣奇策”,高丽人张口就要,怎么可能呀!

对于朝堂的争议,皇帝如何做的呢?有两种意见,(1)宋朝真是一个可爱的王朝,宋哲宗想出来的办法是:花钱买,但被高丽人拒绝了,(2)太后支持苏轼决定,拒绝换《资治通鉴》!

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美好的。因为高丽人后来妥协了,只好留下了《黄帝针经》,换得一部《册府元龟》悻悻而回!或许,高丽人认为,既然书都带来了,如果一点换不回的话,那相当于白跑一趟,不如就这样吧!

苏轼唯一的污点,拒绝了一本书,却差点让中医变成了韩医!

大家都知道,如今高丽人一直认为中医是“韩医”,甚至还要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如果当年高丽人拂袖而去的话,《灵枢》掌握在高丽人手里,那么估计现代高丽人就有充分证据说“中医是他们的了”!到了这一步,我们估计就要傻眼了吧!

所以说,这也算是苏轼一生中的唯一污点,差点成为千古罪人。至于《资治通鉴》,后来被高丽人通过私下渠道弄到手了,也没花费什么精力!因此,与其如此,还不如当时答应换呢!毕竟,这样还能促进两国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