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主无法自己解决吃胎问题时,来看下修理厂检查的方法

 卡车维学院 2020-11-11

在维修中学习维修,从维学院收获知识

回复维学院,送你一个卡车资料平台,定期更新

今天我们继续讲述车辆跑偏及轮胎异常磨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如果不会判断车辆是否跑偏的可以先看一下我们昨天发布的内容:

卡车吃胎、跑偏故障车主自己就可以检查的7种方法,来看看!(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轮胎磨损的常见形式

轮胎异常磨损影响因素较多,导致轮胎磨损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常见的轮胎异常磨损形式如下表所示:

轮胎磨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1.轮胎两侧胎肩均匀磨损

形式,并且经常发生于转向轮轮胎,造成该种形式吃胎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 轮胎胎压过低使两侧胎肩部分与地面过度接触形成早期磨损,或车辆存在超载现象造成

② 轮胎型号匹配不合理,轮胎胎面过宽使轮胎胎肩部分与地面过度接触形成早起磨损

③ 轮胎花纹匹配不合理,纵向花纹的耐磨性优于横向花纹,转向轮轮胎应匹配纵向花纹轮胎

④ 轮胎胎肩自身耐磨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⑤ 钢圈刚度不足行驶过程中产生过大变形使轮胎两侧受力过大

解决方案:

 检查轮胎胎压,根据相关要求对轮胎气压进行调整,或根据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调整

 进行标载运输

 更换小规格尺寸轮胎(例如:315/80R22.5轮胎更换为295/80R22.5轮胎)

 将转向轮轮胎更换为纵向花纹轮胎,增加轮胎的耐磨性;5.更换加强型钢圈或铝合金钢圈。

2.轮胎胎冠均匀磨损

故障原因:轮胎胎压过高使胎冠部分与地面过度接触形成早期磨损。

解决方案:根据相关要求对轮胎气压进行调整,或根据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调整。

3.轮胎一侧均匀磨损

故障原因:车轮外侧部分过度磨损是因车轮外倾角过大或前束角过大,导致车轮外侧与地面过度接触造成轮胎外侧早期均匀磨损。车轮内侧部分过度磨损是因车轮外倾角过小、前束角过小或车辆超载,导致车轮内侧与地面过度接触造成轮胎内侧早期均匀磨损。长时间不对轮胎进行换位也会导致轮胎异常磨损。

解决方案:检查车轮外倾角和前束是否合理。若外倾角无异常,需将前束值调整至要求范围内;若外倾角过大需将前束值调整至允许范围的最小值外倾角过小,需将前束值调整至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值。按照要求对对轮胎进行换位。

4.轮胎羽片状磨损

故障原因:前束过大会使轮胎产生由外向内的磨损,前束过小产生由内向外的磨损。

解决方案:根据相关调整要求对前束值进行调整。

5.胎肩呈波浪形或碟片状磨损

故障原因:波浪形或碟片状磨损都属于轮胎的不规则磨损,造成轮胎不规则磨损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对车辆状态进行逐一排查:

① 检查转向杆系及球头有无明显间隙和变形

② 检查轮毂轴承有无明显松旷

③ 检查主销衬套有无异常磨损

④ 检查轮胎及钢圈端经跳是否超差

⑤ 检查主销推力轴承和调整垫圈处有无明显间隙

⑥ 检查板簧支架链接螺栓、骑马螺栓、减震器链接螺栓、各推力杆链接螺栓等紧固螺栓是否出现松动

⑦ 检查板簧有无错位、断开

⑧ 橡胶件是否存在变形。

解决方案:对影响因素进行逐一排查,若有异常项需进行调整。

6.锯齿形磨损

故障原因:该磨损形式主要发生在驱动轮,是由于车桥的平行和偏斜过大,使轮胎在转动过程中一直受侧向力影响,导致轮胎产生锯齿形磨损。挂车的车桥定位也会影响主车轮胎的正常使用,需对挂车的车桥定位同时进行检查。

解决方案:对车桥进行四轮定位,将车桥的平行和偏斜调整至标准规定范围内。挂车同时车桥定位检查,如有异常需一并调

检查及预防

对车辆的检查应做到由简入繁,对问题车辆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逐一排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1

悬架系统检查

检查板簧座、骑马螺栓、推力杆、导向板链接螺栓是否存在松动。

检查板簧及其连接件是否存在明显的变形或断裂。对存在异常的零部件需及时进行调整或更换。

2

轮胎检测

气压过大或过小都会加速轮胎的异常磨损,定期检查轮胎气压利于减轻轮胎的异常磨损,轮胎胎压需按照《轮胎充气压力及胎压胎温报警值规范》进行调整,并保证左右两侧胎压相差不超过0.2bar。

同一车桥上的轮胎规格和花纹应该相同,再更换轮胎时需更换规格和花纹相同的轮胎,左右轮胎原则上需要同时更换。若轮胎标有旋转方向需按照轮胎标记进行安装。

测量轮胎径跳。将预测轮胎所安装车桥顶起,将百分表表头放置于被测轮胎表面旋转轮胎总成读取轮胎旋转一周范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两值的差值就是轮胎的径向跳动值。测量时应对轮胎两侧胎肩和胎冠中部均进行测量,取三个位置处的最大值(因异物造成数值波动需忽略)。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如果超差过大需进行更换。


测量钢圈径跳。同测量轮胎径跳一致,使用百分表测量钢圈外侧、钢圈内侧、钢圈中心三处的径跳值,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如果超差过大需进行更换

测量钢圈端跳。同测量轮胎径跳一致,使用百分表测量轮辐、轮辋两处的端跳值,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如果超差过大需进行更换。

3

转向杆系检测

检查横拉杆球头与横拉杆的链接是否松旷。若出现松旷,需打紧管夹上的螺栓,注意打紧时管夹开口与横拉杆开口对齐,管夹端面到横拉杆端面的距离保证在7mm左右。

检查球头是否存在较大间隙,检查球头防护套有无失效,润滑是否良好。对间隙较大的球头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查横拉杆有无明显变形,出现明显变形需及时进行更换。

注:直拉杆检查内容与横拉杆相同。

4

转向轴检查

前束测量。将车辆直行状态下停在平整路面上,测量前轴空载状态时的前束值。若前束值存在异常需将前束值调整至规定范围内。

将前轴顶起,晃动左右车轮,观察左右轮胎是否存在明显的晃动。若存在明显晃动需对引起晃动的原因进行排查。检查轮毂轴承是否存在较大间隙,主销衬套是否磨损,推力轴承和调整垫片处是否存在较大间隙,从简入繁进行逐一排查并进行调整或更换,直至轮胎晃动消失。

若转向桥轮胎存在单侧均匀磨损,若前轴存在明显的间隙,需对相关零部件进行调整或更换。若无明显异常需用专业设备前轴定位参数进行测量若存在异常项需进行调整处理或更换前轴总成。

5

中后桥检查

检查中后桥轮毂是否存在松旷,若有松旷请及时给与调整。

对中后桥进行车桥偏斜和平行度进行测量,若测量结果超出相关规范值,需通过在直推杆处增加垫片进行调整,直至定位合格

最后总结几项注意事项:

1.要定期对车辆轮胎进行胎压检查。

2. 要定期对车辆轮胎进行动平衡检查。

3.要定期对车辆轮胎进行换位

4.轮胎及钢圈的承载能力有限,超载将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并造成钢圈永久变形。

5.建议修理厂使用专业设备对车辆相关参数进行测量,以对吃胎问题进行准确排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