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草菇高产栽培技术 庄必海,曹裕汉,曹湛才,郑卓辉,曾志忠,曹学文 (广州市白云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470) 摘 要:广州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草菇生产,是全国最大的草菇生产基地之一,为指导广州地区菇农的草菇生产,达到 高产稳产,促进草菇产业的发展,阐述了草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食用菌;草菇;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6.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874X(2004)05-0062-02 草菇是一种适于高温高湿环境栽培的高温型食用 菌品种。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具有适宜草菇生产的气 候条件。草菇生长周期短、产品收获快,栽培草菇已成 为广州地区的特色产业,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草菇 生产基地。我所自2000年以来对草菇进行了选育种、 丰产栽培试验及生产示范,已探索总结出一套完善的 草菇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对于带动和提高 广州及周边地区草菇生产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1 菇房要求 草菇属高温性食用菌,广州地区草菇生产夏季主 要以降温为主,秋冬季则以保温为主。目前广州地区 菇房一般采用砖瓦结构和塑料泡沫结构两种。而室内 栽培生产用的菇房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暑 降温的性能和相应的配套设施。砖瓦结构的综合性能 较塑料泡沫结构好。砖瓦结构菇房墙壁最好适当加 厚,屋顶设隔热保温层,并且菇房的走向最好是南北 向,以利通风透气。在菇房屋顶及墙壁四周覆盖薄膜, 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室内的空间湿度。菇房设上下对 流窗,每间菇房一般开窗9~10个。 2 培养料配方及处理 试验表明,培养料用新鲜的优质无霉变的纯废棉 100kg+生石灰5kg+清水170~180kg配制,此配方 的转化率最高,比其他配方如废棉加稻草+生石灰或 稻草加麸皮+干牛粪+磷酸二氢钾+生石灰等配方产 量要高。在配制培养料时,要注意加入石灰水的有效 份量,若加入的不是生石灰,而是一般建筑上用的石灰 粉,必须要多加至7~8公斤,以使得培养料的pH值 达到生产所需。将废棉和生石灰混合均匀后放进浸 收稿日期:2004-06-25 作者简介:庄必海(1973-),男,助理农艺师 泡池或泡料框内,边淋水边踩踏,直至材料浸透为止。 然后把浸透后的培养料捞起建堆,盖上薄膜发酵2天 左右,控制含水量在70%左右(用手抓料,指缝有少量 水滴出),培养料的pH值保持在8左右。 3 进房及播种发菌 将发酵好的培养料趁热搬入已消毒好的菇房,平 铺在床架上。铺料时先铺一层薄膜,一般铺料为10 kg/m 2 ,料厚10cm左右,铺平后盖上塑料薄膜。培养 料铺好后,进行二次发酵,关闭门窗,用燃煤加热,进行 巴斯德消毒。此消毒法比用蒸汽加热消毒效果要好, 表现在消毒彻底,成本低,且对培养料含水量影响小。 待菇房内培养料温度达65℃左右时,保持8~10h,这 样才能进行彻底的巴斯德消毒。消毒结束后,将门窗 打开,并揭开料面薄膜进行通风,排除废气和降温,待 菇房温度降到30~35℃时,选用适宜广州地区气候条 件栽培的菌种,如V1、V1004、V40(广州市白云区农科所 选育)或V23(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选育)菌株进行接 种。经栽培生产表明,这些菌种的产量高、个体大、圆 菇率高、抗逆性强。我所在近年推广V40、V1004菌株, 年销售菌种150万袋,带动了当地草菇产业的发展。 一般采用撒播法进行播种,直接将菌种均匀撒于培养 料表面,每100kg干料播菌种9~11瓶(每瓶750ml) 或每m 2 播1瓶,播种后立即覆盖薄膜保温发菌。 4 菌丝生长阶段管理 播种后至菌丝长满培养料期间为发菌期。此阶段 管理重点主要是控制菇房的温湿度,要获得高产,必须 密切注意料温、气温、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及菇房内的空 间湿度。严格控制料温保持在35~38℃,气温保持在 30~32℃,培养料的含水量保持在65%左右,室内空 间湿度保持在80%。若温度过高,可通过揭膜散热, 或向地面浇水,或对室内空间喷雾(不能将水喷洒到料 1/2页 63 面上)等方法降温;若温度过低,可采用燃烧煤球进行 加热提高室温。在此阶段,每天揭膜通风2次,每次 20~30min,有利于菌丝生长。一般在播种后3~4天 揭去薄膜,通风20~30min,使料面干爽后,用喷雾器 向料面重水喷淋1次,以喷湿料面、料层底部有水珠渗 出为度,此过程生产上俗称“压菌”。 5 出菇阶段管理 出菇阶段的管理重点是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 播种后第五天用喷雾器喷“出菇水”,用水量稍大一些, 使气生菌丝贴生于料面。喷“出菇水”后通风20~30 min,再将门窗关闭保持空间温度28~30℃,最高不超 过32℃,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以便诱导 子实体的产生。从播种后第六天开始给予充足的光 照,以利于菌丝扭结出菇,第七天即开始陆续出菇。在 温度控制上,室内气温应保持在28~30℃,料温保持 在34~36℃。当床面上可见零星小白点,即形成原基 后,增大湿度,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做 到地面经常浇水,空气中经常喷雾。但要注意尽量不 要将水喷洒到料面的原基上,因为原基对水特别敏感, 喷水量稍大,原基沾上水珠后容易死菇。播种后第八 天,要加大通风量,以满足钮扣菇呼吸的需要。通风 时,为了保持菇房湿度,最好在通风前向空间及四周喷 水,然后再打开门窗进行通风。通风要看菇房外的风 速情况,风速较大时,门窗开小一点,反之则开大一点。 但通风时切忌让风直接吹到床面的小菇上,否则容易 吹死小菇。另外必须保持一定量的散射光,散射光能 促进子实体的形成,对于菇体的色泽外观有利。散射 光光照强度要求在50~100lx之间。若光照强度低于 50lx时,需安装40W日光灯照射菇房。 6 采收与采后管理 在正常的栽培条件下,播种后第9~11天即进入 采收期。为了提高草菇产品的商品价值,应在菇体长 成卵形、胞膜未破前进行采收。广州地区栽培草菇, 由于生长速度快,所以一般应早、午、晚各采收1次, 比其他地区多采收1次。采收时,为了避免碰伤邻近 小菇,应小心采摘,做到一只手按住菇体周围的培养 料,另一只手握住菇体并左右旋转,轻轻摘下,切忌 用力拔,以免牵动附近菌丝,影响后一潮菇的生长。 头潮菇可采收3~4天,采收后停止喷水1~2天,并 用塑料薄膜覆盖,继续上述管理,再经3~4天又可采 收二潮菇。一般每播种1次可收3~4批菇,收获期1 个月左右。 草菇采收完毕后清理菇床,将废料清除运走,清 洗、消毒菇房和菇床,重新栽培下潮草菇。
|
|
来自: Zhangbao128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