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优秀作文系列之二模

 老刘tdrhg 2018-05-19

 【二模作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北宋周邦彦《苏幕遮》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北宋苏轼《定风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忘势》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当面对琐碎生活、繁重压力或心情郁闷时,品读古诗文,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呢?请以上面材料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品第一篇】

别让眼前生活成羁绊

1504班 夏义豪

人生在世,总会有不如意之事,生活的琐碎,压力的繁重,总能让你喘不过气来,面对这些,我想说,别让眼前的琐碎生活束缚住走向远方的脚步。

当生活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我们低头沉思或抬头仰望,或许总会惘然惆怅:不止生命该走向何方?面对这样的生活,有人开始动摇,放弃了心中的信念,玩世不恭,有人选择怨天尤人,沉浸于自己无端的指责与怒骂,碌碌无为。在我看来,这只是短期的转移与逃避。我们不是李白,没有“明朝散发弃扁舟”的恬淡旷远之心,我们不是苏轼,没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心境,我们只有勇敢面对。

在我看来,跳出生活的羁绊,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明确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让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人生大海中明亮的航标灯,指引我们驶过眼前的迷雾,走向光明的未来。

首先,从个人层面,自己的生命应当丰富而饱满,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虽然无法如李白、苏轼一样如此脱俗,我们却能像他们一样坦然面对生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苏轼,面对着常人难以忍受的打击,却无常人叹惋痛心之态,他在黄州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李白也一直以旷达闻名。他的豪放与洒脱不羁,成为我们面对困境时的典范。“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声大笑,仿佛是一声面对困难后胜利的宣告!

但是如果仅止于此,这样的生活未免太过单调,这样的人生未免太过乏味。还有一些人,面对生活的困窘,他们选择置于脑后,将人生与国家、社会、民族紧密地融合。你看那西南联大的学子们吧,他们在漏雨的铁皮教师上课,吃着常人难以下咽的所谓“八宝粥”,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奇迹,多少人献身沙场,多少人走进科学的殿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们最好的注脚!所以,面对眼前的生活小事,最好的方法是拥有远大的抱负和情怀,将自己内心的容器变得更大些,容下眼前生活的喧嚣,装下社会与民族的明天!

莫让眼前生活成羁绊!

【优秀作品第二篇】

一生一卷诗

1503班 郭金

生活琐碎,你总会有厌倦的时候;生活苦楚,你总会有疲惫的时候;生活任重,你总会有畏缩的时候。无妨,历史的长河里,诗文的光芒时刻准备着指引你。弱水三千,总有一瓢能滋润你干涸的心田,唤醒你荒芜的灵魂。

你的生活里,该有一卷诗文,他会叫你拨开生活的琐碎,撷取生活的美,“乌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多么平凡的画面!又是多么打动人心的美!何地无鸟雀?何处无新叶?但少有心人如周邦彦者耳。生活的美,不是必得有世外桃源,不是必得有黄河泰山,不是必得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早晨浮云散、红日出。是美;路边草尖露、松上霜是美;一个俯身加你群垃圾的小孩,一个停下车待老人过马路的司机,一碗母亲特意早起而做的面,都是美。诗,教我们修养诗性,教我们铸就诗心,教我们发现点滴生活之美。

你的生活里,该有一卷诗文,她会教你透过黑暗,寻找迷雾后的光。竹杖芒鞋有何怕?穿林打叶又何妨?苏轼用他的诗词告诉我们“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生中确然充满苦难,此时你莫如停止长吁短叹,打开一卷诗。漫漫几千年里,太多的文人墨客一生坎坷,他们会用他们的智慧告诉你,豁达处之,无畏克之。《帝物景物略》中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面对人生中的寒冬,不过日染一瓣、安然度之,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冬已逝,春已深。如此人生智慧,何不自古诗文取之?

你的生活里,该有一卷诗文,她会教你拒绝懈怠、成就人生价值。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我们可以不做超人,但每个人都应担起应付的责任,去发现与创造更好的自己。直至今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是每个有志之人的共识,如此涓涓细流,方汇“中国梦”之大业。而这些警醒我们的话语,也始终烙在中华的古诗文里,待我们去体悟。

我们的生活里,该有一卷诗文,他能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唤醒我们荒芜的灵魂。

【优秀作品第三篇】

披蓑衣,种竹石

1503班 彭嘉琪

生活大非易事,人生这条路是永长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途中。困难也是在所难免的,路上的荆棘呀,手脚的不利,都有可能牵绊住我们前行的步伐。纵观中华源远流长的诗词文化,我找到了面对“困难”这头拦路虎的良策:披蓑衣,种竹石。

一代文豪苏子瞻,官场浮沉四十余载,应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是何等的失意难耐。或许,对于我来说可能就会在整日的哀怨中碌碌余生。伟人终究还是伟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与友同行沙湖道中,这不仅仅是子瞻遇雨之时不同于好友匆忙奔走的从容,更是他淡然洒脱回应重大挫折是的微微一笑和依旧不变的沉稳步伐。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生活以微笑。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披起蓑衣,哪怕是倾盆大雨,也仍然可以继续赶路,踮起脚尖,瞻望不远处的美好与希望。

尼采曾说:“任何不能杀死你的,都能让你变得更强大。”放弃的念头可能并不少在脑海中闪现,但如果此时真的选择了停下脚步,那过去的一切努力与付出都将会与江水一同东流,任由岁月的无情将其吞噬淹没。反观之,在困难面前不屈服不退缩,不断锤炼心中的竹石,“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依旧是“千磨万击还坚劲”。心若不动,风又奈何,板桥先生与尼采先贤所说之箴言殊途同归,任你时间困难千千万,只要一直坚强不屈,千磨万击的锻造之下,将会成就一个全新强大的自我。

天眼之父南仁东教授,“天眼”的总设计师以及总工程师,用自己的脚步为“天眼”选址丈量了西南大山洼地的每一寸角落。面对全世界的质疑与不解,历经十余载,中国“天眼”举世瞩目,将带着南仁东的强国宇宙梦,更深地了解领略宇宙的神秘与美丽。

教授正是这“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最好代表,他的心中有一颗顽强不屈的竹石。

人生这条永长之路,困难与挫折没有人能够完美避开,在我看来,最好的面对便是披上蓑衣任烟雨,在心底种起顽强竹石等风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