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相信嗎?這種魚的身價可能比你家房子還貴!

 reikosoon 2018-05-19

書裡另一個關鍵角色是美國魚類學家泰森.羅伯茲(Tyson Roberts),請跟我們說說他的生平。

他是個非常特別的人。我都說他是魚類學界的老前輩,因為他宰掉、醃起來的魚種之多,目前沒有人比得上。他的心靈真是不可思議。你一旦跟泰森聊起來,就會被吸進那些曲折離奇的故事裡。他現在已經七十多歲了,但還是全球到處跑,有時候還會突然失聯好幾個月。在書裡面,有陣子我根本不確定他是不是還活著。

就某種角度來看,他自己就是瀕危物種啊。一直到20世紀中期,生物學家通常都還只專精一個動物類群。有人研究魚,有人研究鳥,有人研究蚯蚓。但經過分子生物學革命、發現了DNA結構之後,科學家開始用不一樣的方式切入。分子生物學壟斷了所有經費,分類學方面的專家也逐漸被取代。結果我們失去了好多好多好多的知識。等到現在這一輩都凋零的時候,就沒有多少分類學方面的專家剩下了。

 

妳的追尋最後聚焦在傳說中的婆羅洲「超級紅龍」。請聊聊妳深入偏遠的仙塔蘭姆湖(Lake Sentarum)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

(笑)一切都是因為我一頭栽進魚類世界、潛心鑽研了六個星期。最後,我取消了從亞洲回家的機票,冒著錯過自己婚宴的危險,就因為一心想去找這種生活在婆羅洲中心地帶的魚。人家警告我路上可能碰到三大危機:可能會遇到魚界的黑道、伊斯蘭恐怖分子,還有生活在仙塔蘭姆湖周邊、以前會獵人頭的伊班族(Iban)。

魚類學家海科.布拉赫
海科.布拉赫(Heiko Bleher)號稱「熱帶魚界的印第安那瓊斯」,他走遍世界尋找新的魚種。PHOTOGRAPH BY EMILY VOIGT

在全世界孤軍奮鬥找魚的人裡,我八成是裝備最爛的一個,更別說是要去找行蹤非常隱密的龍魚了。我這輩子連一天魚都沒釣過,不會說當地語言,也沒有任何野外經驗(笑)。幸好,海科.布拉赫幫了我很大的忙,人家都說他是熱帶魚界的印第安那瓊斯。他是第三代的魚類探險家,20世紀初,他祖父就在法蘭克福郊外開了全世界最早的幾家觀賞魚養殖場。他媽媽在1950年代帶著海科和其他三個孩子進入亞馬遜河的未知地帶,尋找當年全世界最昂貴的觀賞魚:七彩神仙魚。這是一種外型非常圓,看起來像古代希臘鐵餅的魚。從那時候開始,海科這輩子就都在全球到處跑、尋找新魚種。

我最後真的有撐到仙塔蘭姆湖喔。但很不巧卻碰上了整年裡最糟糕的時節,剛好是湖的乾季。我到的時候無法搭船進沼澤,因為水位低得沒辦法行船,但要徒步涉水卻又太深。

印尼前總統養的
印尼前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no)曾經花費2億印尼盾(約2萬美金)買下這條紅龍,這是牠在雅加達水族展中的身影。
PHOTOGRAPH BY ADEK BERRY, AFP

英國童書作者查爾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曾經寫道:「發現新物種實在太令人喜悅了,這有道德上的危險。」你對龍魚的執迷搜尋有沒有使你「腐化」?

有喔,我覺得有。讚揚一個物種,試圖擁有牠、把牠抬舉成經典物種,這樣盲目崇拜一條魚的確是有危險的。即使我追尋這種魚的出發點是良善的,這趟追尋卻還是主宰了我的生活。出問題的第一個徵兆,是我竟然為了進入緬甸而改名換姓。那時候我擔心自己新聞記者的身分會無法取得簽證,所以結婚後就改用我先生的姓氏。那時候我就應該知道,自己可能已經陷得太深了(笑)。

不過被這種魚毀掉人生的也不是只有我一個。我在做這篇報導的時候,紐約有一個人也因為和這種魚牽扯太深而被關進了高戒備監獄。你會覺得,寵物魚是如此純真,不過是讓人回憶童年的東西罷了,但其實亞洲龍魚在世界各地可都是動亂之源呢。

 

妳為了找龍魚,走過15個國家,搭飛機、搭吉普車、還搭獨木舟。這趟旅程中最棒和最糟的各是什麼時刻?

在追尋這種魚的整個過程裡,我沒有一刻能放鬆心情,或曾覺得「吼,這趟冒險真是太好玩了!」。我從頭到尾都很痛苦。我的人生低潮之一是在緬甸,當時為了追這種魚,我竟然溜進了一處隔離戰區,真的害我緊張死了。至於讓人心生敬畏之處,沒有什麼比得上亞馬遜的雨林。這是我第一次去南美洲,我發現自己身在叢林深處,要走好幾天才能抵達文明地區。亞馬遜盆地跟美國本土差不多大。你會同意、也大概知道那真的是一條很大的河,但等你真的到了那裡,努力想抵達其中一條支流,才會知道什麼叫震撼。

撰文:SIMON WORRALL

編譯:鍾慧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