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Q啟示錄

 楊德苑 2011-06-03

AQ啟示錄

0-1 【目錄】

AQ啟示錄:14則讓人性底片曝光的﹝逆境啟示錄﹞

目次
AQ啟示-01 死守紀律,反而是致命的
境生物實驗:毛毛蟲的致命紀律
鍵啟示:其實,很多人的腦袋和毛毛蟲差不多

AQ啟示-02 太認命,就只能坐以待斃
境生物實驗:蒼蠅和蜜蜂的差別
鍵啟示:境中不求「變」,就沒有活路

AQ啟示-03 界限,通常是自己設下的
境生物實驗:自我設限的「跳蚤」
鍵啟示:沒有人能逼你,除了你自己

AQ啟示-04 沒有敵人,就沒有強韌生命力
境生物實驗:羚羊的環境參數
鍵啟示:敵人,其實是你的貴人

AQ啟示-05 找對距離,才是生存鍵
境生物實驗:刺蝟的生存距離
鍵啟示:萬事萬物,都有他的「最佳距離」

AQ啟示-06 不懂得放手,就會失去一切
境生物實驗:貪婪猴子的死穴
鍵啟示:貪婪,是最難征服的境

AQ啟示-07 
向行駛才能成大器
境生物實驗:懶螞蟻的存在價值
鍵啟示:凡人的危機,是領導者的轉機

AQ啟示-08 器量狹小,等於自找死路
境生物實驗:被蝙蝠氣死的野馬
鍵啟示:心胸愈寬大,活路就愈廣

AQ啟示-09 冷靜,才能超越困境
境生物實驗:用腦袋解決難題的猩猩
鍵啟示:愈是危急,愈要冷靜

AQ啟示-10 可以失去一切,不能失去希望
境生物實驗:白老鼠的超能力
鍵啟示: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驚人

AQ啟示-11 焦慮和憂鬱,可以毀滅萬物
境生物實驗:猴子也怕憂鬱症
鍵啟示:情緒,決定你的生死成敗

AQ啟示-12 境中不團結,註定要滅亡
境生物實驗:猴子們的生存遊戲
鍵啟示:你好我也好,才是個人最大利益

AQ啟示-13 太好命,死得比較快
境生物實驗:好命鼠和歹命鼠的下場
鍵啟示:上帝啊!謝謝你折磨我

AQ啟示-14 知道太多或想太多,害死自己
境生物實驗:眼不見為淨的老鼠群
鍵啟示:你創造了自己的恐懼和絕望

0-2 【簡介】

人為財死,這是人性;鳥為食亡,這是動物的本性。西方許多科學家用嚴謹的實驗告訴我們:「人性和其他生物的本性,是如出一轍的。」尤其面對逆境的時候,人性的盲從無知和AQ(逆境商數)和其他動物市沒什麼兩樣的。

不要以為只有正面的行為才可以為我們帶來省思,負面的,值得探討的,其實更容易像一面鏡子,讓我們觀看到未曾看見的自己。

透過本書十四則震撼人心的生物實驗,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AQ,並沒有比猴子或蒼蠅來得高,原來,很多逆境是可以被超越的,很多難關,也不是我們想的那麼恐怖,只要我們能從這些〔生物逆境實驗〕中,找出提升AQ的關鍵啟示,即使面對再多的困境,我們也不會再束手就擒,坐以待斃。

0-4 【內容導讀】

常聽見人說,當面對生命中最困頓、潦倒,甚至發生危難的緊急關頭,人生中的種種經歷就會像是一部影片一般,剎那間在眼前出現,一個鏡頭又一個鏡頭的閃逝而過。我們,總會在那樣的時刻「看見自己」。

但是,這樣的「看見」也僅只於「看見」,匆匆地,沒有辦法為我們的人生帶來絲毫加分作用。為什麼呢?因為危急當頭,那樣的「看見」也只能夠是一種慨嘆,一種惋惜,一種感性的反省及回憶罷了。

《AQ啟示錄》為你介紹十四則生物的逆境實驗,透過這些逆境實驗,你可以看得見身在逆境中的生物,如何在這些逆境實驗中露出蠢態,無法突破的接受著逆境的擺弄,而且,牠們只能受困於逆境中,難於突破。看看牠們吧,或許,你也能夠看得見自己!

人生多變,逆境何時會在你我生命中出現更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料的。面對突如其來的逆境,你會不會也只能當個站立在原地回顧自己人生影片的人呢?
千萬不要以為我們的AQ比蒼蠅、猴子還要高!很多逆境其實是可以超越的,很多難關也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恐怖。
誰都有可能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不過不要驚慌,因為退卻只有死路一條,而前面尚有一線生機,因此,要為自己開拓道路,哪怕是再大的犧牲也要爭取。

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家喻戶曉,為了徹底打敗秦軍,在大軍渡河前,項羽選擇精壯士卒留下來,把老弱殘兵打發回鄉。渡河後,項羽命人把船鑿沉、砸毀做飯的鍋,並命每個戰士只准帶三天的口糧,項羽對全體將士說:「現在是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進則生,退則死。不能打敗秦軍,就得被秦軍趕到黃河裡去餵魚。」

將士沒有退路,因此全部都奮戰不懈,就這樣,項羽率領軍隊在三天之內對秦軍發動九場戰役,雖然打得十分艱困,但最終取得了勝利。深陷絕地的項羽知道自己已無路可走,進退之間就是成敗之間,該何去何從自然立現。

面對逆境時能夠沉著冷靜,為自己贏得機會,這樣的能力並非每個人都有。但是,與其他能力一樣,這樣的能力也是可以培養的。

面臨逆境仍能突破的這種能力就是AQ!
什麼是AQ(Adversity Quotient)呢?AQ就是逆境商數,是我們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比之一般人所熟知的IQ(智商)、EQ(情緒商),AQ在我們的人生中其實更顯重要。

根據AQ專家保羅?史托茲博士的研究,一個人AQ愈高,愈能以彈性面對逆境,積極樂觀,接受困難的挑戰,發揮創意找出解決方案,因此能不屈不撓,愈挫愈勇,表現卓越。

相反的,AQ低的人,則會感到沮喪、迷失,處處抱怨,逃避挑戰,缺乏創意,而往往半途而廢、自暴自棄,終究一事無成。AQ不但與我們的工作表現息息相關,更是一個人是否快樂的重要關鍵。尤其在大環境不景氣的當下,不論是在職或待業,突發狀況的發生機率都會提高,因此練就一身回應逆境的好本領,就愈顯重要了。

尤其,每個人在其人生過程中碰上逆境的機率,絕對比中樂透的機率高出百倍!
無論再怎麼聰明,智商有多高,也難逃逆境的考驗,況且,就算再懂得控制情緒,也難保不是習慣性的極端壓抑,逆境仍舊是逆境,人生考驗仍在其中,還得想方設法衝出難關。

碰到不如意的情況,AQ高的人通常沒時間抱怨,因為他們正忙著解決問題。所以聰明的人請減少抱怨的時間,因為少一分時間抱怨,就多一分時間進步。
當挫折發生時,絕大多數的人很容易興起的第一個念頭是:「完了,這下沒救了。」那就很難逃脫悲觀的詛咒。AQ高手的做法卻是,遇到狀況,先問自己:「現在有什麼是可珍惜的?」換句話說,在挫折中找優勢,並把它轉化成進步的助力。例如,突然失業當然錯愕,但想一想,現在多了時間自己可支配,於是再進修培養第二專長,似乎會是不錯的想法,也許就此開創出另一番格局。畢竟,自怨自艾解決不了問題,懂得在逆境中找機會,才是高AQ的精彩表現。

看待挫敗,AQ高手清楚知道,一時的成敗並不能定一生。
就像聞名國際的大導演李安,大學沒考上,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舞台,現在想想,還真「幸虧」當時沒考上大學,要不現在就不是這番光景了。因此只要保持樂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AQ高手就能將當下的不幸,變成日後回顧時的「幸虧」。

從整個人生大格局來看,逆境是必要的,是好的,是我們的導師。但是,很多事情,我們未必需要自己去親身經歷,親自體驗,許多事,透過別人的遭遇,我們也能有所體會,適度瞭解。如同此書所提,看見這些試驗中的各種生物,也能給予我們諸多啟示。

逆境對人而言,其最大的意義,在於:人們總是看不到它背後的意義。
古人說,人生總有風險,運來加官晉爵,運退身敗名裂;不管你背景多硬,能力多強,人生總有低潮和逆境要過,也許有那麼一天,當你陷入逆境,當你被親信出賣,當你四面楚歌,你就會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AQ。
你能不能帶著自己有所突破呢?
0-5
【內容書摘】 第一章:死守紀律,反而是致命的

逆境生物實驗:毛毛蟲的致命紀律

在非洲和地中海一帶,有一種被昆蟲學家稱為行列蛾類的毛毛蟲。這些毛毛蟲自蟲卵孵化出來後,會集結在一起過著團體生活。外出覓食時,通常由一隻毛蟲隊長帶頭,其他的毛毛蟲則頭頂著前一隻的屁股,一隻接一隻排成一隊前進,從來不會有插隊情況出現。為了防止不小心走岔路、迷路或跟丟,牠們還會一邊爬行一邊吐絲做記號,等到填飽肚子了,再以相同方式,沿著一路上做的記號回家。

法國科學家約翰.法伯(Jean.Herni.Fabre) 曾對這些毛毛蟲做了一個實驗:
他把毛毛蟲放在一個花盆的邊緣,牠們會自然而然的首尾相接,圍成一個圓圈;同時,在離花盆約六英吋的地方撒了一些牠們最愛吃的食物:松針。由於這種毛毛蟲天生有一種「跟隨」的習性,因此牠們毫不猶豫,盲目地跟隨著前面的毛蟲走,一隻跟一隻,一圈又一圈地繞著花盆,一邊吐絲一邊爬行。
令法伯感到驚訝的是,這群毛毛蟲在花盆邊緣一直走,一直走,走到精疲力盡才停下來稍微休息。就這樣不吃不喝,牠們居然連續走了十多個小時。

時間慢慢過去,一天、二天、三天……守紀律的毛毛蟲隊伍沒有絲毫的混亂,依然沒頭沒腦跟著前面的毛毛蟲繞圈子。連續幾天幾夜之後,牠們終於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體力不支相繼死亡。在餓死前,牠們還不知道自己最喜愛的食物就在離牠們僅僅六英吋的地方。
對於這項毛毛蟲實驗,法伯做了一個結論,他說:「在這麼多隻毛毛蟲裡,如果有一隻毛蟲能與眾不同、不盲從,牠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也能影響其他毛毛蟲遠離死亡,但很可惜,牠們之中沒有一隻做到這點。」

關鍵啟示:其實,很多人的腦袋和毛毛蟲差不多。

其實,即使在這個人類已經能上天鑽地,甚至登陸月球的新時代,很多人的腦袋仍然跟這些跟屁毛毛蟲差不多。
雖然遵從紀律是件好事,一旦落入不知變通的狀態,卻絕對不是一件好事。輕者,或許只是受點挫折、傷害,重者,說不定就跟毛毛蟲的下場差不多,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即使死到臨頭,都還心甘情願的死守著……

事實上,這樣的人,他們所遵守的,只不過是一份他們自以為安全的「安全感」而已。很多人不願更換工作或環境,或是跟另一半已經形同陌路了,仍不願和對方分手,去開創嶄新的人生,這些人的行為,說難聽一點根本就和那些沒腦袋的毛毛蟲差不了多少,不同的是,毛毛蟲是依循本能地堅守死路,這些人則是為了逃避不安和恐懼,他們不是笨蛋,只是心理障礙太多,才會死守一些莫名的原則和紀律……

此外,也有些人死守紀律或規定,倒不是為了掩蓋心中的不安,而真的是腦袋少一根筋……記得台北曾有一間高級餐廳失火,當火災現場煙霧瀰漫,四周怵目驚心,客人拼了命要逃生時,竟然還有服務生抓住客人,要他們先付了帳再走。甚至,一些守候在災難現場門外的記者先生和小姐們,居然還能不顧要立即送醫救治的傷者,仍然擋在救護車前握著麥克風爭搶新聞。

有個就讀小學的楊小弟弟因為蛀牙而就醫,沒想到竟遇上一個昏昧不知變通的主治醫生,一口氣拔掉他十四顆牙齒,使得他在拔牙後昏迷不醒,最後死亡。牙痛醫牙,腳痛醫腳,的確是該有的「醫道」,但為了省時省事而一口氣拔掉患者十四顆牙的愚蠢案例,還真是讓人聞所未聞,驚駭不已,真不知這是哪一國的拔牙道理。

看到這則新聞,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居然被拔掉將近一半的牙齒一般人如果聽到一次要拔十四顆牙,應該都會抗拒吧!難道蛀掉的牙齒非要一次拔完不可嗎?不能分次有計畫的拔嗎?關於這一點,太讓人深感不解,他們到底在遵循著怎樣的醫師法規?

著名的八掌溪事件也是出了名的不知變通事件。當八掌溪河水暴漲,危機四伏,漂流河中央急需救援的工人卻因各機關互相推諉,以致黃金救援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逝,最後,嚴重的延誤造成一死三失蹤。

事後,海鷗中隊表示確實接到申請救援書,但需要國軍搜救中心指令才能出動,國軍搜救中心又表示海拔兩千五百公尺以下搜救歸空中警察隊負責,空中警察隊則說曾經向上級請示,上級認為救援的地點太遠,緩不濟急,最後請軍方海鷗中隊就近救援……這種不知變通的理由竟然一個推一個,讓人痛心不已。這種敷衍的推諉態度,就好像「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居心,真是氣煞人也!

如此硬梆梆不知變通的人就和僵硬呆滯沒什麼兩樣,等同於腦神經嚴重卡住,以為自己是在為工作盡力而為,卻完全忽略了生命與生存才是當下唯一重要的事。不是曾有一句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這種該有的直覺反應,根本不需要有人教導、告知。

只准自己當五分鐘的笨蛋
人的思路、行為模式,多半是由外而內的,這個世界一直在變,紀律當然也可以適度調整,不必一成不變。適度的調整並不表示沒有紀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環境都會有不同的紀律。
然則,偏偏有人的腦袋就是無法變通、不能轉彎,遇到與原來預計的狀況截然不同時,立即慌了手腳,腦袋一片空茫,只能以既定的行為模式繼續依樣畫葫蘆,完全顧不了結局。只知一昧遵守而絲毫不知變通的人,就如同腦袋瓜上經常綁著死結……

大多數的人都相信,倘若沒有紀律的話,許多事可能要比別人多上好幾倍的時間才能做到,卻絕少有人能夠透徹瞭解,只知對紀律深信不疑的人未必就是成功的豐收者,況且,愈是深信不疑,反而愈容易受到限制。

我在我的私人檔案裡記錄著「我所做過的傻事」,在這個檔案裡,我以我的方式把它們記錄下來。如果我能夠對自己一直保持誠實的話,我得說:我曾經做過傻事,曾經做過很多傻事。一成不變的遵守紀律恰恰好正是其中一項。

就讓我告訴你一個我記憶猶新的事情吧!
聖經裡說「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恨你們的人;詛咒你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的,要為他禱告」,就因為如此,我遵循著,並且奉為圭臬。不過,這種做人的紀律可讓我吃了不少苦頭!我在公關公司裡遇見乍看之下是好人,其實骨子裡處處藏心機、時時在算計的B君,他是個壞透了的同事。
表面上B君和大家相處和氣,年輕討喜的臉上經常掛著迷人微笑,使人不知設防。B君不斷把親切當作進攻的武器,時常就工作上的問題前來求教,沒想到「好心卻被雷親」,當我把工作上的撇步絕招教了他,甚至連企畫案都毫不藏私的跟他分享,他卻在公司的會議殿堂上堂而皇之的剽竊,將之據為己有。

我雖然有所警惕,「寬恕」卻像一道牢不可破的紀律提醒著我,影響我的判斷;之後,我依照著我的善良模式,不但假裝不知情,心底還原諒了他。
任何一種遊戲都該要有明確的遊戲規則,但是,我沒在當下做出正確的判斷,讓B君更懂得把我的善良當做他的護身符,一而再三的利用……最後,B君騙走了我一堆企畫案和三十萬元……

凡事都應該要讓自己養成能夠退而三思、不想透徹不會行動的好習慣,如此,才不會不知變通,為自己帶來無窮災害。我心底忘不了自己曾經做過的這件傻事,但是,我不能怪B君,我只能怪自己為何不知變通……明明已經察覺出不對勁,為什麼卻偏要死守做人的規矩……
知名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Albert)說過:「每個人在每天當中至少有五分鐘是個大笨蛋。所謂智慧,就是如何當笨蛋不超過這五分鐘的時間。」我實在不該做了傻事以後還繼續傻下去。說穿了,原來,「我」就是我自己最大的敵人!

其實,我們除了是自己人生劇場裡的演員,還身兼編劇和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很多事情的結局全都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想要遇見什麼樣的人生,全都操之在己!但是,死腦筋是絕對無法變出新花樣的,只知一昧照著原則、紀律而行走的人生路未必就是坦途,遇到該轉彎處就該轉彎,何必還要繼續盲目的往前衝、撞牆壁?

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在一次戰役中,他明知自己軍隊在人數上不能和敵軍相比,因此他就命令大軍渡河後,背著水列下陣勢。遠處的敵軍看見了,都在嘲笑韓信,一位參謀大將也大吃一驚,跑去向韓信告誡:兵法上說大軍要背山、面水列陣,才是上策,這次我們背水而戰,非常不利,這就和把大營紮在斷崖上一樣,是非常不智的做法啊!

韓信卻笑著說:那是指一般的情況,兵書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兵書是死的,人是活的,今天我就是故意要背水列陣,逼大家只能向前殺敵,否則後退就是滾滾大江,同樣是死,為何不破敵殺出一條血路?
結果,韓信的軍隊,人數雖少,卻徹底擊潰了敵國大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人生當中的變化實在難測,關乎生死存亡的考驗也很難避免,如果當日的韓信只是一個死守兵法教條,只懂得照書本行事的人,韓信早就率兵戰死沙場,楚漢相爭的歷史也都要改寫了。

想死就跟別人的屁股走
毛毛蟲喜歡盲目地跟著前面的毛毛蟲走,科學家把這種習慣稱之為「跟隨者」,又替牠們取一個外號叫「跟屁蟲」。
毛毛蟲守規矩的排列整齊隊伍雖然值得嘉許,但牠們固執、愚昧到丟了性命,除了用「笨死了」來形容,恐怕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來形容牠們了。只知當一個跟屁蟲真是悲哀到極點。
毛毛蟲太相信前面那隻蟲的屁股就是牠的追求目標,只能按照既定的習慣盲目的跟隨別人,變成一種固定的循環模式。
盲目跟從是一種謬誤,這樣的人終其一生,儘管未知的財富就在眼前,他們卻沒能力取得自己應得的那一份,原因出在自己沒有明確的目標,只是一股腦的跟著別人做,這種把自己的腦袋「寄放」在別人屁股上的做法,拿自己的一生當賭注,是很愚蠢的事。

比塞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個小村莊,它位於一個約一點五平方公里的綠洲旁,從這裡走出沙漠大約需要三天的時間。然而,在探險家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裡的人們沒有一個曾走出沙漠。據說,不是他們不想離開那兒,他們也嘗試很多次想走出去,但最後都失敗了。肯.萊文對此表示難以置信,於是,他親自做了一次,他們連想都沒想過的嘗試:他從比塞爾向北方走,結果三天就走出來了。

他的做法,讓比塞爾人領悟到一件事──原來,他們之中從沒有人嘗試往北方走過,每個試圖走出沙漠的人都是跟著前人的腳步、路線去走,沒有人想過要另闢蹊徑,換個方向,所以他們永遠也走不出沙漠。
如今的比塞爾,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觀光旅遊勝地,每一個到過比塞爾的遊客,都會看到一座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代表著一個新的里程,比塞爾人的新生活,就是從這個地方開始的。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習慣跟著別人走,人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是,別人走的路,我只要跟著走應該也不會差到哪。別人能賺大錢的生意,我也來做做看。結果,只有第一個成功,其他的都以失敗告終。
因為,你只看到他成功的光環,卻可能沒有想到別人投注多少心血在裡面,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已經忽略一個重要的事實:你的心態是不正確的。
因此,想要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就必須靠自己的投入,親身參與其中的過程。畢竟,別人的經驗是由他自己參與得來,任何人無法完全複製他人的經驗,套用在自己身上。

不知變通就等著被世界淘汰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盲從或不懂得變通的人。盲從就是依附於他人,沒有自己的思想;盲從就是跟隨別人起鬨,沒有自己的主見;盲從就是人云亦云,沒有判斷事情真偽的能力。群眾運動就是盲從、全盤接收就是盲從、隨波逐流就是盲從、隨聲附和也是盲從、跟著感覺、妄念走就是盲從、甚至唯利是圖的「牆頭草」也是盲從。

社會上,不少青年學子,因為盲從而誤入歧途,如跟著別人吸食毒品、酗酒賭博,在別人的鼓舞之下翹課、離家,在別人的慫恿之下打架、偷竊。也有的人因為盲從而崇尚流行,如蛋撻的流行,讓一些盲從者大排長龍等候購買;喝蕃茄汁的流行,讓一群盲從者,一窩蜂跟著搶購;日劇、韓劇的流行,讓一群盲從者,服裝、日用、書籍都跟著哈日、哈韓走;甚至商場、證券的投資,讓一些沒有市場調查,或是經濟分析的盲從者,走上虧本倒閉之路。

盲從,主要是由於自己懶於思考,當人們習慣盲從後,處事就會變得敷衍,其所帶來的後遺症,就是社會的落後,就是人民的媚外。
盲從讓自己沒有分析善惡的能力,讓自己沒有表達喜好的勇氣,就如有的人在選擇學校、選擇就讀科系時,不是依著自己的興趣與專長,而是盲從於明星學校或熱門科系,而讓自己煩惱,終而學無所得。

信仰的迷信也是盲從,如「分身事件」、如「假神通斂財詐欺」、如「看我的眼睛可以接受傳法」,又如「殺人屬於正當行為 」的信仰,以及「提早生命末日,可讓飛碟接引至更高的靈界」等,都是人們判斷是非能力的缺漏,更是昏昧無知的盲從。

歷史上有名的「東施笑顰」、人們耳熟能詳的「國王的新衣」、寓言故事的「麻雀想變鳳凰」,都是在說明一味聽信別人,沒有自己的看法,不但失去了自我,更受到世人的嘲笑。

一昧接受別人的好惡,是無知的表現、是從眾心理,就是沒有自信的盲從,就如曹丕所說的「貴遠賤近,向聲背實」,這都是自殘形穢的盲從行為。
老馬識途、小狗小便做記號,都是因為不願意盲從,而能記住路線;蒼蠅憑著空氣的振動,敏銳的發覺有人要打牠,而能在被打到之前飛走,這是因不盲從而能自保;蝙蝠依靠著對方所發出的音波反射辨位,就是因不盲從,而能補其視力不良的缺陷。

孟子所謂的「盡信書不如無書」,就是要人們不要盲從,不盲從才有智慧,不盲從才能創新,不盲從才能站穩自己的立場,不盲從才能不同流合污,不盲從,才能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變與不變,沒有公式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是由曾在哈佛大學教學醫院工作的精神科醫師Spencer Johnson,MD.寫的暢銷書,內容充滿寓意深長的真理。這本書迄今發行五年,不但被翻譯成二十六國文字,銷售量也已超過一千一百萬本。薄薄的一本書為什麼能夠創此佳績?它到底在談些什麼?這本書中的道理雖然很簡單,震撼力卻非常強大,那就是「變」!

很多人總是食古不化、故步自封,最後就只好等著被世界淘汰,可見「變」與「不變」影響之大。懂得求新求變的,多半都是單純而能勇往直前的行動者。不敢求變的,除了腦筋不知變通以外,很可能還有著猶豫不決的個性;這種人很容易怨天尤人,是那種倘若遇到挫折便很容易回頭的典型失敗者。

在這個時代裡,大部分的人都以為「拿香跟著拜」是風險最低、最省成本的方式,所以,看到別人做什麼,也就沒頭沒腦的跟著做,毫不考慮自己的條件、環境的狀態,只知道扛著自己的死腦袋走、撞,等到投資失敗了,或者變成東施效顰被人取笑,再來嚷嚷、驚呼,又有什麼用呢?
人生的目標方向,是不宜輕易改變的,但是為了達到目標所使用的方法,就要隨環境而改變了。
人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才能生存;人要不斷改變學習的方法,才能適應創新的社會;一成不變的生活,會讓人感到困頓;做生意必須童叟無欺,價格不變,才能讓人信任。

社會環境不斷地在改變;人的價值觀也在改變;要想改變別人對自己的印象,要自我的革新才能改變;商場上的競爭,要求新求變,才能吸引顧客;企業的經營,也要常變才能創新。
世間有「以不變應萬變」、也有「窮則變,變則通」。希望萬物當變則變,不當變則不變。如果是善良美好的,我們希望不要變,如果是好的變壞的,則不如不變了。

要記住毛毛蟲不知變通的下場,但是,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從此以為事事都要求變。變與不變,還是要靠大腦來判斷,因為,善變的人,會給人靠不住的印象。

 

0-6 【內容書摘】第七章:逆向行駛才能成大器

逆境生物實驗:懶螞蟻的存在價值

生物學家研究螞蟻時發現,在成群的螞蟻中,絕大部分螞蟻都很勤快的尋找食物,搬運食物時也爭先恐後,匆匆忙忙不斷的工作,只有一小部分的螞蟻很懶散的在旁邊東張西望,根本沒盡心工作。
螞蟻是勤奮努力的昆蟲,這個理念一直深植人心。如果,螞蟻不勤奮,那牠們如何在勤奮的同伴中生存?為了研究這群懶螞蟻如何在蟻群中生存,生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們把這些懶螞蟻都做了記號,然後,斷絕螞蟻的食物來源,並破壞螞蟻的窩,從中觀察結果。實驗發現,當蟻窩被破壞時,勤快的螞蟻慌張起來,猶如無頭蒼蠅,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懶螞蟻挺身而出,牠帶領伙伴們向牠早已偵察到的新食物源找食物。
接著,實驗人員又把做記號的螞蟻捉走,這時其他的螞蟻又陷入一片慌亂,「群蟻無首」亂成一團,直到被做記號的螞蟻又被放進去,牠們才又開始恢復忙中有序的正常運作。

關鍵啟示:凡人的危機,是領導者的轉機。

做大事要學懶螞蟻
螞蟻是一種生活在組織嚴密的團隊裡的昆蟲,每個群體裡都有成千上萬的螞蟻,而且分工明確,所以螞蟻一直為人類學者與社會學者所關注,牠們的組織體系和快速靈活的運轉能力始終都是人類學習的楷模。

每窩螞蟻都會按分工不同而形成工蟻、兵蟻以及繁殖蟻這三種螞蟻「部隊」。
工蟻是蟻中數量最多的,牠們主要負責挖洞築巢、覓食、照顧蟻后、幼卵、幼蟲等一切生活瑣事。
而兵蟻就是那些體形較大,頸部發達的螞蟻,牠們負責保護家園及咬碎堅硬的食物,或者去攻擊別的蟻巢,將俘虜帶回做奴隸。

螞蟻分工明確,牠們自覺形成一個很好的工作任務。螞蟻按照彈性制來分工,一隻螞蟻搬運食物往回走時,碰到同伴,會把食物交給同伴,自己再去搬運。螞蟻要在什麼位置交換不一定,唯一不變的是起始點和到達站。

螞蟻做事很講流程,但牠們對流程的認識是直接指向工作效率。幾乎大部分的螞蟻都是從早忙到晚,忙著搬運食物、忙著照顧小螞蟻,任勞任怨,不過,再嚴密的團隊當然也可能會有少部分的螞蟻在一邊「納涼」。

在大家都勤勞的搬運食物、修繕蟻窩的時候,這些懶傢伙總是遊來蕩去、東張西望,一幅游手好閒的樣子,可是,牠們在家族中的地位卻很高,食物也是牠們優先。為什麼呢?原來每當沒了食物來源的時候,那些勤勞的螞蟻總是等著牠們──「懶螞蟻」挺身而出,帶領整個家族向牠早已偵察好的新食物源進發。

納涼的螞蟻會被勤勞的螞蟻給踢到一邊嗎?因為牠們太懶散,不知道要努力搬運糧食,而被勤勞的螞蟻給排除到團體之外?事實正好相反,懶螞蟻其實是運用牠們的聰明智慧在做事,所以,當蟻窩被破壞,食物來源被斷絕時,牠們能在第一時間站出來,指導蟻群往新的食物來源搬糧食,讓蟻群不致斷糧。

實驗證明,這些懶螞蟻其實不懶,相反的,牠們在蟻群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這個實驗給我們一個啟示:要讓自己成為無法取代的人。經濟學家更進一步分析認為:懶螞蟻其實比平常忙碌的螞蟻更重要,因為牠們忙碌的地方不同,牠們動腦子和費精神找其他更有用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懶螞蟻其實就跟我們人類社會中做研究的人差不多,雖然看不見他們的勞力付出,但是卻肯定付出了許多腦力。

能幹的人才有資格「偷懶」
我想到一個寓言。有一隻小鳥站在大樹最高的枝頭唱歌,十分悠閒。一隻兔子很是羨慕,問牠:「我怎樣才能像你那樣什麼都不做?」小鳥說:「那你上來吧!」小兔子不會爬樹,費了很大力氣才跳到一根低矮的枝條上,站在那裡唱起歌。一隻狐狸路過,很容易就發現了兔子,一口把牠叼走了。小鳥嘆口氣:「哎,你要想什麼都不做,就得爬到最高層啊!」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與「懶螞蟻」的故事對照就可以看出:頭家在有些時候,的確應該少做些事情,多動動腦子。
任何一個組織內,勤者與懶者都是不可缺少的。

勤奮做事、辛勤勞作是一個組織賴以生存的重要條件,但組織的生存與發展最終需要去思考,去判斷,去決策,去創造,這就需要「懶」。只有從忙碌的雜務與具體事務中得以解脫,他才會有時間去思考,才有精力去探索。這種「懶」,是有思想的人的一種必須的工作狀態,是一種必要的生存智慧,是一種必然的領導行為。沒有這種「懶」,任何「勤」都會迷失方向,失去頭緒,甚至愈勤愈亂,愈勤愈危險。

企業家應該去做「懶螞蟻」,就是應該勤於思考而「懶」於動手。一個懶螞蟻企業家,絕不對企業所有的管理事務不分主次地事必躬親,不論鉅細地親自動手,要懂得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放在百分之二十的關鍵事務上才能成功,更要把精力與時間更多地用於思考,用來為企業尋找發展的思路。

「懶螞蟻」企業家的第二個特質是富有智慧,富有思想。「懶螞蟻」企業家是富有智慧與思想的企業家,他們思想新,即在不斷的創新中引導企業發展;他們思想活,即以靈活多變的思路挑戰市場,贏得市場;他們思想美,即在企業經營中講究誠信與道德。

「懶螞蟻」企業家的第三個特質是抓大放小,著眼未來。這是「懶螞蟻」企業家區別於一般企業家的又一鮮明的特徵。他們的基本職責就是抓大事,想未來,他所解決的是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根本問題,他所為之傾盡全力的是,如何領導企業同心同德實現未來的宏偉目標。

「懶螞蟻」企業家的第四個特質是不斷學習、思想常新。新思想都來自於新知識,「懶螞蟻」企業家要善於學習,在不斷學習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思路,不斷更新自己的理念。透過對各種新知識、新理念、新理念的學習,「懶螞蟻」企業家才能保持思路開闊,思想常新。一般意義上的企業家,更多的是強調實踐出真知,突出工作經驗的總結,這顯然與「懶螞蟻」企業家具有明顯的區別。

幫助勤勞螞蟻變成「懶螞蟻」
這樣看起來,「勤」與「懶」是相對的,「懶螞蟻」們勤動的是腦,費的是心。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就是要做「懶螞蟻」,而相對的普通員工───勤勞螞蟻呢?是否就不需要動腦操心,用不著做「懶螞蟻」了呢?

勤勞螞蟻們不需要為自己的位置而感到沮喪,因為作為一個企業,「懶螞蟻」不能太多,畢竟企業是由百分之八十的普通員工來支撐的。對於不能成為管理者的勤勞螞蟻,一個成功的「懶螞蟻」企業家,都會懂得尊重他們的工作價值,更要根據其能力和特點分發工作,使他們盡量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能力。

放眼望去,你會發現企業和團隊中,其實也有類似於「懶螞蟻」那樣的員工存在。他們平時看起來非常悠閒,每周用在工作上的時間似乎也非常短,但頭家卻願意給他們開很高的薪水,並且對他們讚賞有加。

如果按照過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理論,這些人可以說是有點多管閒事,超越了職權範圍,威脅了領導威權。但是在「懶螞蟻」管理者眼中,這些人一邊肩負起「勤勞螞蟻」的職責,一邊動著「懶螞蟻」的腦筋,有這樣的員工,頭家當然會十分滿意。

每個人的存在必然都會有其意想不到的作用。香港首富李嘉誠曾經說:「假如今天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就算我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做那麼多的事,應付那麼多的人,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幫助你,樂意跟你合作之外,還得合理的分工合作,這就是我的成功哲學。」

記住,無論勤螞蟻、懶螞蟻,解決問題就是好螞蟻,能讓更多人變成好螞蟻,這是「懶螞蟻」肩負的責任。

讓自己的特質成為獨特優勢
荷蘭有一個城市為解決垃圾問題而購置了垃圾桶,但由於人們不願意使用垃圾桶,亂扔垃圾現象仍十分嚴重。
這城市的衛生機關為此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把亂扔垃圾的罰金從二十五元提高到五十元,實施後,收效甚微。第二個方法是:增加街道巡邏員的人數,成果也是不顯著。

後來,有人在垃圾桶上出主意,設計了一個安裝在垃圾桶上的感應器,每當垃圾丟進垃圾桶內,感應器就會有反應而啟動錄音機,播出一則笑話或故事,其內容每兩周換一次。這個設計大受歡迎,結果所有的人無論距離遠近,都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裡,這座城市因而變得清潔起來。

在垃圾桶上安裝感應式錄音機的效果,遠比那些懲罰的手段好得多,既省錢,又不會讓人感到厭惡。同樣,要解決員工在工作期間偷懶的問題,用監管與處罰的手段實際上也是很難奏效的,因為員工的工作成效主要還是要靠其用心努力。員工偷懶,是故意偷懶還是忙裡偷閒?是員工自身的問題,還是公司管理上出了問題?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頭痛不要把針打到腳上。

這種極具創意的點子,就是那種被歸類為懶螞蟻的工作人員想出來的。
懶螞蟻為何在蟻群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這告訴我們一個啟示:找對自己的位置,讓自己成為無法取代的人,遠比什麼都重要。

經濟學家則認為:懶螞蟻其實比平常忙碌的螞蟻更重要,因為牠們忙碌的地方不同,牠們動腦子和精神在找其他更有用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表面上雖然牠們不動,但其重要性,就像輪子的軸心一樣,看上去沒有在動,卻是整個輪子可以前進的核心關鍵。因此,找對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特質,讓眾人或團隊繞著你運轉,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尼克森在當美國總統時,白宮有幾次人事改組,但季辛格始終保有一席之地,不受影響。這不是因為他是最好的外交官,或他與尼克森相處融洽或是兩人有共同理念,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辛格他涉足政府機構內的領域太多,除掉他會引起極大的混亂。
任何一個人擁有別人所不能替代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擁有別人對自己的倚賴比自己倚賴別人來得好,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一種說法。

讓自己變成無法替代
有一個機械公司收到客戶退修的機器。維修的工程師看來看去,弄得灰頭土臉還是找不出問題出在哪裡,後來連資深工程師出馬也束手無策。不得已,頭家出馬,請已經退休的老員工回來看看,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退休的員工要求在工廠待兩天,他睡在機器旁邊聽,看機器運轉的狀況。後來,他在機器的某個地方用粉筆做一個記號,「就是這個地方有問題」老員工說。

後來,機器修好了,老員工向公司申請修埋機器的款項,共一百萬元。
「一百萬,太貴了!根本是勒索搶錢啊!」
「他只不過在機器上用粉筆畫一個記號,哪會值這麼多錢?」
「那是什麼粉筆,這麼貴?」
退休的員工笑笑地說:「那粉筆是一般的粉筆,不值幾個錢,值錢的是知道在什麼地方做上記號的腦袋。」

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成為所在團隊的不可或缺的人物,重要到無人能取代的地步,使自己變得比人強,並且多付出一點點的精神,你就掌握住自己美好的未來。

任何一個人擁有別人所不能替代的能力,就會使自己的地位變得十分穩固。擁有別人對自己的倚賴,比自己倚賴別人來得好,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一種說法。

中國有句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諸葛亮。」有些人外表平凡,看起來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如要把許多這樣的人集合起來,他們的特點就會自然突顯,所以做出的成果也常常教人跌破眼鏡。所以,你應該虛懷若谷,多去發現他人的長處才是。
我們必須極力破除先入為主的觀點,不論對方是什麼身分背景,都應當承認他的長處,並不恥下問、虛心學習,才能快又有效率的吸收到他人的優點。

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信心,有自己的主見。正如拿破崙所說:「不想當上元帥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對於老闆的指示應有自己的意見,不要害怕表現自己。只要是明智的老闆,一定不會小看你的自信。切記,如果只會唯唯諾諾,那麼一輩子也休想出頭。
在競爭中,誰都希望成為勝利者。因為勝利者可以統治一切。競爭是得以生存的機制,競爭也是將弱者淘汰的機制,要想進步,要想奪得王位,就得靠不斷的競爭、競爭、再競爭,直到消滅掉那些不適應形勢的分子。

想要在資源稀少、缺乏的環境中獲得長久的生存,必須具備幾個條件。其一就是必須本身的忍耐能力達到相當的水平。如果你不能僅僅依靠一粒種子所需要的水分達到生存的目標,如果你不具備從空氣中直接吸收水分的能力,你的競爭能力就無從談起。其二,你必須要有競爭意識,因為資源缺乏,使你無法充分地去獲取生存的資源,只有通過競爭去獲取,才能維持生命。

成吉思汗九歲時,他的父親被人害死,他也幾次被人追殺。後來,在父親盟友的幫助下、母親妻子的鼓勵下,經過十多年的戰爭,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占領了東起興安嶺、西迄阿爾泰山、南達陰山的廣大地區。

成吉思汗具備了在奇缺的生命資源中生存的條件:他有頑強的忍耐力;同時,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一心為恢復自己的王位而奮鬥。因此,成就了他輝煌的事業。

在有限的資源中,誰能夠掌握資源的源泉,誰就具備了在惡劣環境中生存下去的資本。
充分利用有限的生存資源,正是我們必須冷靜去應對的逆境課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