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马未都】古时候中状元究竟有多难?

 cxag 2018-05-19

科举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按出身门第择优录用人才,哪怕是身份极低的人,只要肯读书好学习,然后参加科考就有翻身的机会。如果有人能在科考中得了状元,那就彻彻底底改变了命运,走上了人生巅峰。


如今很多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书生中状元的情景,似乎中状元是件很简单的事,事实真的如此吗?很遗憾的告诉你,影视剧那是为了戏剧效果,在古代实际科考中得状元非常难,简直难于上青天!


可往往越是困难的事情,越能激发人们的兴趣与追逐,所以有了下面这件“一甲一鸣(名)”的文物,它就表达出了古代书生对状元的向往。

 

清代  铜胎掐丝珐琅金玉满堂折沿盆

 观复博物馆藏


古时科考的秋闱时间都固定在八月,那时刚好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人们将科考高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古人以蟾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人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明崇祯 青花蟾宫折桂纹笔筒

观复博物馆藏

 

明清两代,书生能参加科考第一阶段的乡试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参加乡试需取得资格才行,这个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童子试,只有过了童试才能进行下一级考试。而“童试”又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整个过程又要花费不少时间,就算是过了童试三个阶段,后面还有会试、殿试,距离状元还有十万八千里呢。所以古代读书人都渴望着在科举路上能够“指日高升”。

 

清康熙  五彩指日高升图盘

观复博物馆藏

 

古代科考远比现在考大学难,著名的宋朝文学大家苏轼就曾针对科考,写过一副特别有趣的对联: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由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过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试想一下,就连苏轼都感叹科考不易,其他人自然也不轻松。古时候很多书生考到满头白发仍然是个“童生”的不乏其人,所以,登科中举成为了古代书生的终极理想。

 

清代 五子登科铜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大清道光六年,曾发生了这么一件趣事。当时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众多举子中,有位来自广州府三水县名叫陆云从的老人,年已103岁。主考官发现这位白发苍苍的考生时十分震惊,于是立刻上奏皇上,道光帝听闻此事后,龙颜大悦认为这是“人瑞”,当即赐老人国子监司业的官衔。但并不是每位学子都可以像陆云从这么幸运,更多的学子还要通过考试才能出头。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再困难的事也会有人做成,科考中状元也不例外。自隋朝科举成立以来,到清朝晚期,约1500年的科举历史中共出现了600多位状元,平均每两年出一位,这些状元中以男性为主导,但也有女性,并创造出了很多有趣的中国之最。

 

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谁?

第一位女状元是谁?

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是谁?

中了状元又迎娶公主的又是谁?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5月19日(周六)21:40

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