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颅MRI入门之易误诊影像 -2

 zhujiyu2004 2018-05-19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篇的内容。

  • 实践中,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静脉窦内扩大的蛛网膜颗粒、颅骨蛛网膜颗粒压迹、海马沟残余囊肿、脑脊液流动伪影,非常常见。

  • 影像诊断的主要价值是避免误诊,避免可能因误诊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恐惧、治疗。

  •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也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之一,但并非所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均与脑小血管病有联系。

  • 极少数静脉窦内扩大的蛛网膜颗粒可能会引起静脉窦狭窄,DSA实时压力测量是确诊工具。

  • 颅骨蛛网膜颗粒压迹部分可穿颅骨内外板,容易被误认为异常。

  • 脑脊液流动伪影的鉴别是多序列、多角度综合分析,当然,熟知的话可以明显减少分析时间。


言归正传。

1. 脉络丛球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

多数文献中,脉络丛黄色肉芽肿视为脉络丛囊肿的一种类型,病因尚不明了。

临床和影像学两者难以区分。

不要把脉络丛黄色肉芽肿误认为是肿瘤,即使较大甚至肿块样时。


多为无症状偶然发现。

由于其含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一般认为是一种炎性或变性过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FLAIR呈高信号或DWI呈高信号时特别显眼,容易被误认为肿瘤性病变。


有些顶级单位报得比较“客观”,喜欢报“脉络丛结节,注意与脉络丛乳头状瘤或脑膜瘤鉴别”。

笔者更宁愿报“脉络丛黄色肉芽肿(脉络丛变性)”。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比较常见,影像诊断多不难。

多发——努力寻找类似病灶——这是重要鉴别点。

增强边缘强化。

可以有“占位效应”——压迫侧脑室。


双侧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


右侧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


2. 脉络丛钙化mimic蛛网膜下腔出血

随着年龄的增加,脉络丛钙化率升高,老年人更常见。

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后缘开始,到三角区,到侧脑室下角;三脑室脉络丛:顶部;四脑室脉络丛:四脑室顶区小脑下蚓部侧,并沿双侧孔向桥小脑角区延伸。


脉络丛一般分布可能了解较多,但细节分布可能多被忽视。

如果平时留意到脉络丛分布区域,对于评估脉络丛相关病变就简单得多了,如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


第四脑室、侧孔脉络丛钙化,仿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3. 垂体“增高”mimic垂体增大病变

我们受到的教育是,垂体高度不能超过“正常值”。

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垂体高度增加不一定就是异常,可以是生理性增生,也可以是假性增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中偏/接吻、小蝶鞍等引起的垂体空间过小导致高度增高。

需要注意的是,“大垂体”也不仅仅是垂体瘤,还可以是病理性增生、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等。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中偏/接吻,垂体假性增高。49岁女性,头痛、头晕3年,加重6天。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中偏/接吻,垂体假性增高。61岁女性。


小蝶鞍,致“垂体增高”。9岁女童,部分垂体激素偏高。外院MR提示垂体病变。


4. 不对称的小脑绒球

小脑的前面可见一对特殊的结构,呈球状位于小脑中脚的下方,称为绒球,其向内侧借绒球脚与小结相接,绒球、绒球脚和小结一起称为绒球小结叶。

断层图像位于小脑半球前外下侧部,凸向桥小脑角池。


两侧可对称或不对称。

不对称的小脑绒球容易被误认为桥小脑角区肿块。


小脑绒球示意图(来源网络)。

不对称的小脑绒球,容易误认为占位性病变。


5. 明显突出的鸡冠

筛骨(ethmoid bone)位于两眶之间,分筛板、垂直板和筛骨迷路三部,呈“巾”字形。

筛板正中有向上突起的鸡冠,表面有筛孔。


鸡冠,尤其是粗大的鸡冠,容易被不熟悉的人误认为病变!

CT较为直观,呈向上突起的骨性结构。

MRI 内部呈骨髓信号(T1WI、T2WI高信号),表面有薄层低信号皮质骨。


高信号的明显突起的鸡冠,容易被误认为异常。

高信号的明显突起的鸡冠,容易被误认为异常。


小结:

  • 实践中,脉络丛黄色肉芽肿,“增高”的垂体,凸出的小脑绒球,脉络丛钙化,明显突出的鸡冠,非常常见。

  • 影像诊断的主要价值是避免误诊,避免可能因误诊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恐惧、治疗。

  • 脉络丛黄色肉芽肿FLAIR呈高信号或DWI呈高信号时特别显眼,容易被误认为肿瘤性病变。

  • 多发——努力寻找类似病灶——这是与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膜瘤鉴别的重要影像。

  • 垂体高度增加不一定就是异常,可以是生理性增生,也可以是假性增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中偏/接吻、小蝶鞍等引起的垂体空间过小导致高度增高。

  • “大垂体”也不仅仅是垂体瘤,还可以是病理性增生、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等。

  • 不对称的小脑绒球容易被误认为桥小脑角区肿块。

  • 鸡冠,尤其是粗大的鸡冠,容易被不熟悉的人误认为病变!

  • 在实践中,我们能发现书本上可能没讲的影像,前提是你要努力去发现。


关键词:头颅;MRI;入门;头颅易误诊影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