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超好吃的“百年老饭店”全在这里了!看看你吃过几家?

 brendawu113 2018-05-19


南京吃货

你的美食寻味地图,带你尝遍人间烟火。

 


 4月12日 

帅气逼人的我们

在苏州得月楼与小伙伴们一起拉开了

《江苏超好玩》第二季的活动大幕!



江苏省旅游局重磅品牌活动《江苏超好玩》第二季:“江苏百年老饭店”新鲜上线!


秉承“捕捉江苏独特玩点,输出江苏一切好玩”的宗旨,吃货菌和粉丝们在苏州得月楼以一场“开吃庆祝会”拉开本季活动序幕。


接下来一个月,

让我们跟着吃货菌,吃透“江苏百年老饭店”!


苏州人在吃这件事上非常注重时令节气,讲究应时令、按季节的吃,称之“不时不食”。

创建于明代嘉庆年间的苏州得月楼,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可谓不时不食的行家。吃货菌慕名来到这家二上《舌尖上的中国》的百年老店,一尝招牌时令春之宴!



老苏州戏称,一年四季,要吃好四块肉。第一块就是春天的 “樱桃汁肉”,形如樱桃,酥烂香醇。


一口“清溜虾仁”,一口天堂春景。


热闹的响油鳝糊,妙趣横生。


苏式小方糕,轻轻一咬,看见春天的一抹淡粉。


一定不能错过清明前后春天里的青团子,带着青草的香气,入口即化。

……

吃货菌觉得,春天的仪式感必须要从吃开始,一起开吃吧~



乾隆初年始创的松鹤楼,是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苏州餐饮老字号,可谓苏帮菜的功夫大师。吃货菌听说,松鹤楼不仅上过《舌尖上的中国》,颜值与技艺双全的主厨杨红还上过《天天向上》!


杨大厨说,苏州人宴客的头一道菜多是“清炒虾仁”,虾仁的苏州话发音就是“欢迎”。虾仁手剥,只麻油、黄酒入料,油温高了不亮、时间长了不鲜、速度慢了不嫩,做法十分讲究。


松鹤楼的招牌菜松鼠鳜鱼是一定要吃的!肉嫩刺少颜值高,甜酸可口,外酥里嫩,一年要卖出四十多万条,乾隆爷尝了都点赞!


苏州传统船点流沙枇杷,形态和真枇杷一模一样,神乎其技!红楼梦中,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所吃的精美点心就是船点。


招牌香酥鸭是经过松鹤楼独家改良的,力求在保持表皮松脆的情况下,鸭肉还要软嫩带汁,口感丰富,吃货菌提醒大家一定要趁热吃!


春鲜莼菜溜溏片是苏州人春天离不开的美味,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正是塘鲤鱼产卵的季节,莼菜清香脆嫩,鱼肉洁白细嫩,汤清味鲜。

……

两百多岁的松鹤楼承继苏帮菜传统,与时俱进,创新不断,在全国已有二十多家门店,每一家都是温婉灵秀、精致淡雅的醇正姑苏味道。




无锡三凤桥肉庄创建于1927年,招牌菜三凤桥酱排骨为无锡著名土特产。

三凤桥将沿袭近百年的传统配方与现代生产工艺完美结合,制成的酱排骨色泽酱红、香味浓郁、骨酥肉烂、油而不腻,其烹制工艺被列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不仅仅是酱排骨,三凤桥下辖的三凤酒家、三凤桥客堂间、三凤桥大排档三家餐厅,以经典无锡本帮菜为特色,传承无锡老味道。


无锡传统名菜梁溪脆鳝,始创于太平天国年间,鳝肉乌光发亮,松脆香酥,再淋上甜中带酸的卤汁,配上嫩姜丝,绝了!


到了无锡,怎能不吃馄饨,鲜!


 蟹粉菜心,蟹香味浓,香肥鲜美!


还有三凤桥的桂花糖芋头,芋艿软糯,红糖带有一股甜香,配上干桂花,甜到心里~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有一对吴姓夫妇在县直街西南开设了一间酒肆,店主吴炳生由于接待客人殷勤热情,再加上小店的口味符合食客的要求,生意慢慢红火起来,甚至逐渐形成常州当时的地方口头禅:“大光明看电影,马复兴吃点心,人民公园谈爱情,德泰恒喜临门”。



三十年代德泰恒曾接待过上海来的许多大牌名角:金嗓子周旋,上官云珠,陆小曼,徐志摩等等名流都是这里的常客。

说到德泰恒可就得细细揭秘一下店里历史悠久的招牌名菜“网油卷”了:外壳脆而薄,脂香扑鼻,绵软适口,甜而不腻。猪网油取自刚宰杀的猪身,清洁无破损为佳,摊开适当晾干后裹入绵糯豆沙,挂满发蛋糊入油锅炸至米黄色沥油装盘撒白糖即成。


据传这可是吃货文豪苏东坡突发奇想而来的创意美食:“若内藏以豆泥,外裹以‘雪衣’,如糕团之炮制,改蒸煮之方为炸熘之法,岂非佳肴乎? ”——宋·吃货·文豪·苏东坡

百年时光过去,大光明电影院早已没了昨日的喧嚣,德泰恒却还是经典依旧,延续百年好味道。



中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游历泰州时,曾赞叹:“泰州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这尘世幸福头一味,一定要说说泰州的早茶,这可是与广州早茶齐名的饮食文化。


历史上,苏中诸多地方有吃早茶的习俗,但如今保存这一种传统习俗的地方已是凤毛麟角,泰州的早茶文化历史悠久,顽强地根植于民间,融于人们生活当中,而泰兴仁和楼可以说是泰州早茶界的老炮了。


仁和楼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有110多年的历史。先说他们家一脉单传的大炉烧饼,出了仁和楼就尝不到了,吃不到真的会哭!这传说中的烧饼一百多年来坚持采用传统工艺,上下炉火烤,馅心松软留香,可谓“网红”烧饼,天天排队,一块难求啊~


除了招牌的大炉烧饼,仁和楼的蟹黄汤包更是中华六大名点之一,名扬海内外。有诗赞曰:“桂香蟹肥菊花黄,仁和汤包人争尝,皮薄蟹黄馅儿美,入喉泯嘴周身爽”可见其一斑。




“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是宿迁市宿城区的特产名肴,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因乾隆皇帝品尝而得名,经十代传承而至今。


据宿迁县志记载,乾隆皇帝在宿迁出差的时候呢,吃到了黄德做的猪头肉,点赞不断~黄德开心的不得了,就把乾隆皇帝吃剩下的猪头肉汤留下一碗,倒入新烹制的猪头肉锅里,从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代相袭。同时黄德的乳名又叫小狗,所以大家就用“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来称谓这道传世佳肴。现在这道菜已经被列入《江苏名菜谱》,可以说是宿迁美食的代表,更因上榜《舌尖上的中国》而家喻户晓。


吃货菌替大家尝一口,Enmmmmmm……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烂而不糜、味纯而嫩,乾隆大佬就是会吃啊~


宿迁市红楼酒家创建于民国,前身是由世袭三代名厨李品王创办的“一品香菜馆”。文革前后改名为“鱼市食堂”“东风小吃部”。八十年代复名“红楼酒家”,风风雨雨几代沉浮,历经80余年的苦心经营,始终坚持传承宿迁本土菜的味觉记忆。



这座始以小酒馆起家,继以“以菜名楼,以文兴楼”的老店,厨师天团藏龙卧虎,烹饪大师辈出,被公认为宿迁市老字号酒店。


当然口味好才是硬道理,红楼酒家一直保持并创新制作特色地方菜,将宿迁的本土菜发扬光大。到宿迁的小伙伴一定要来这里,品尝一下非常出名的红楼狮子头,只是来晚了可能吃不到;还有著名的骆马湖醉虾、金汤鲍鱼、葱烧海参、海棠酥…………保准让你在楚风意蕴、项里风光中吃的畅快淋漓!

(广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