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论】生殖支原体感染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

 渐近故乡时 2018-05-20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可导致男女性生殖道疾病综合征,包括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不良妊娠后果等,是继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之后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性传播感染病原体。一般人群中MG感染的汇总患病率在发达国家为1.3%,发展中国家为3.9%,男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异。10% ~ 35%非淋菌性非衣原体性尿道炎由MG感染所致。我国缺乏一般人群MG患病率和发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在性病高危人群、性病门诊有症状患者中MG感染患病率介于3.4% ~ 28%。MG感染诊断试剂的缺乏以及耐药性MG的传播,使MG感染面临着诊断和治疗两难的问题,迫切需要开发适宜在临床应用的快速诊断试剂和新的治疗药物。


生殖支原体感染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

苏晓红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研究所性病科


DOI: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5.002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5):328-331


一、MG感染诊断面临的挑战


MG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无法区别。因此,MG感染的诊断完全依赖于实验室检测。然而,MG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限。虽然已有商品化MG核酸诊断试剂问世,但尚未能常规应用于临床。商品化诊断试剂的不足及条件要求限制了对MG感染的筛查和诊断,从而导致漏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MG感染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使女性患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危险增加。


二、MG感染治疗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国内外缺乏针对MG感染的治疗指南,许多国家参照非淋菌性尿道炎或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推荐方案治疗。近年来,MG的耐药性发展很迅速,对不同种类的药物均发生了耐药,一线药物大环内酯耐药性在大多数国家达到或超过50%,二线药物氟喹诺酮耐药性在亚太地区达到或超过10%,双重耐药MG感染的报道也在增加。耐药性MG的快速传播严重威胁到MG感染的治疗效果。多重耐药性MG感染在临床上治疗棘手,在一、二线推荐药物治疗失败后,面临着无替代药物选择的境地。新药研发也相对滞后,虽然有数种新药物显示出良好的体外抗MG活性,但这些在研新药均为临床前研究,从研发到能应用于临床仍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三、结语


MG感染的患病率在全球有增高趋势,我国需要加强在高危人群和有临床症状的患者中进行MG感染的筛查和检测,迫切需要开发适宜在临床应用的快速诊断试剂。MG感染在治疗上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需加强对MG感染患病率的调查以及MG耐药性的监测,开发治疗MG感染的新药,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国际上MG感染推荐治疗药物在我国的有效性以及有协同抗生殖支原体作用的药物联合治疗MG的有效性,尽快出台我国的MG感染诊疗指南或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