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男童常喊腰疼,并伴有尿尿不出的症状…… 2岁的女孩小琳(化名)总是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烧,经检查,医生发现引起小琳腹痛、发热的'真凶'竟是右肾的一块结石… (图片来源网络) 南京7个月大宝宝小龙(化名),近日在医院被查出肾结石,这让医生和爸妈都很不解,医生详细询问宝宝的喂养情况时,终于得出了答案。原来,小龙的妈妈平时为了怕小龙吃不饱,每次泡奶粉都会比包装要求的多半勺,并且先加了奶粉再加水,这样一来宝宝的奶就变得更浓了,长期下来宝宝就得上了肾结石。 到底是什么造成'结石宝宝'事件频发?怎么判断宝宝患了肾结石?如何预防宝宝肾结石?南京龙蟠结石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汪哲耀为您解答。 水 水,是个好东西,可是宝宝不爱喝。因为水没有味道,不好喝。殊不知,当尿液长期处于浓缩的状态,无形中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所以,合理的饮水有助于预防宝宝肾结石。宝宝是否需要喝水,家长可以通过宝宝尿液颜色来补充水分。 千万不要用矿泉水冲奶粉! 但是,家长千万不要因为怕饮用水中含有杂质,就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因为矿泉水中的元素并不适合婴幼儿,长期以往不仅会对宝宝肾脏造成负担、出现血尿现象,同时还会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 钙 新闻报道显示,医生根据'结石宝宝'的生活饮食习惯,初步判断宝宝肾结石与每天喝四五盒牛奶饮品有关。 当然,也有人说补钙不会引起肾结石。其实,因过度和长时间的补钙会导致肾结石的言论,目前依旧存在着争议。但宝宝不当的饮食会导致宝宝诱发肾结石。 虽说补钙导致肾结石有争议,但长时间、大劣的环境、不合格的奶粉都是导量、不缺钙依旧服用钙剂,容易增加宝宝肾脏负担,这个度家长需要帮助宝宝把控。 母乳和奶粉中的钙是非常充足的,一般不缺钙,缺乏的只是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这就是为什么提倡宝宝出生15天后需要补充维生素AD的原因。 如何判断宝宝患了肾结石? 宝宝年龄较小,对痛感不敏感、表述能力差、认知度不够,都会导致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所以,家长要注意宝宝的日常习惯,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就医检查: (1)当宝宝出现尿量少,甚至无尿的情况,可能是尿路梗阻; (2) 宝宝排尿困难或排尿时哭闹,要注意是否出现了尿路结石;尿液变红或粉红,需排除食物色素的干扰,如确认无干扰情况,应警惕肾结石; (3)除以上症状外,同时还出现了腰疼、腹痛、肾绞痛也许是结石在作怪。 宝宝患有肾结石怎么办? 如果确诊宝宝患了肾结石,首选就是去正规专业的结石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结石小的话,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配合药物使部分结石随尿排出;结石大的话就必须手术取出。 如何预防婴幼儿肾结石? (1)饮食需清淡不可过咸或过甜不吃喝生食和生水,自来水需煮沸,晾至适宜温度后饮用; (2)少喝饮料多喝水,不可过量食用动物肝脏,平日饮食需均衡营养; (3)多吃水果和新鲜蔬菜,少食高脂肪、高糖分、高热量、高盐分的食品,这样才能减少结石的发病率; (4)适当的户外运动,切忌不可足不出户。 一般来说,儿童的饮水量应该按身体体重每千克补充水分50毫升计算,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吃奶后,喝一点温水清洁口腔即可。如果宝宝出现尿量变少且发黄,不管是否奶粉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需要给宝宝补充水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