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禅】读龙门石窟

 禅艺会 2020-09-22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曾记得, 2005年到过龙门石窟,一晃十多年了。当时,我们因修建峨眉山儒释道文化长廊,涉及到释迦牟尼、普贤菩萨等露天佛像的塑造,故前往洛阳,参观学习龙门石窟佛像的造像艺术。带着任务去的,所以记忆犹新。

据载,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公元493年)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现存有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题材内容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是佛教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在这里,每一个石窟都是一个谜,一个叫人无法看透的谜。面对如此多的洞窟,凭一、两天就想得知各佛像的内容、造像的风格,显然是有难度的。于是乎,我们分类、分时代,突出其精华,这样一来,似乎就比较容易些。龙门石窟开凿营造达400余年,其中北魏和盛唐两个年代为造像高潮,规模最大,长达150年之久。而且,在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所以,我们集中了解北魏和唐代的洞窟,以点带面,其实就基本明白了龙门石窟。

谈到龙门石窟,就离不开北魏王朝、孝文帝、鲜卑族......一千五百多年前,一座座佛教石窟,一个个艺术宝库,在鲜卑族建立的王朝中诞生了。这是一个短暂的时代,北魏孝文帝带着他的鲜卑族虽然没有成就其千秋霸业,却在一道道平凡不惊的断崖前耸立起来。以大同的云冈石窟为起点蔓延至洛阳的龙门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铸成了中华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北魏统一北方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在还未迁都之前,孝文帝就曾在大同开凿云冈石窟,为了能够更好的推行佛法,孝文帝下令在洛阳的龙门开凿一个新的佛窟,从此,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

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具代表性。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佞佛的历史情态。古阳洞开凿于公元493年,最初是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冯太后营造的功德窟。尔后,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皇室贵族,也在该洞发愿造像,洞内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该洞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时代延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洞窟,也是研究北魏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古阳洞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一佛二菩萨”和“龙门二十品”。

一佛二菩萨,即正壁所造的三尊像。佛祖释迦牟尼居中坐,通高7.82米,头作高肉髻,面相长圆 (面部已毁),体躯较瘦削,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双手叠压呈禅定印,结跏趺坐于方座上。佛像两侧侍立二菩萨,头戴宝冠,面容清秀,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表情文静端庄,姿态优美,是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呀,岁月沧桑,千百年来,不变的是佛,变的是佛前的人。各龛的龛楣和龛内佛像星罗棋布,雕刻精细,所表现出的礼佛场面、建筑式样及龛楣装饰等图案纹样极富于变化,表现了当时的雕刻和绘画技巧的高度水平。

古阳洞内碑刻题记近千品,是中国石窟保存造像铭最多的一座石窟,闻名宇内的魏碑作品"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出于古阳洞(另一品在慈香窑)。二十品的称呼最早见于清代康有为所著的《广艺舟双楫》和方若所著的《校碑随笔》。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从而形成了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兼隶书格调,又孕楷书因素的独特风格,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魏碑"体的代表。一句话,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康有为在对龙门二十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认为它有十美:"魄力雄强、气势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北魏时期的佛像风格,我们再读一读莲花洞。顾名思义,因窟顶浮雕有一朵美丽的大莲花而得名。“花开见佛性”,花即指莲花,花开即指修者达到一定智慧的境界。比喻人有了莲的心境,就会显现佛性。所以,佛教石窟中常出现莲花的身影,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直径达3米之多,硕大精美的高浮雕饰,美央绝伦,生动逼真,在龙门石窟并不多见。莲花周围飞天环绕,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婀娜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宝华降祥,敝五云之色,天乐振响,夺万籁之音”的感觉。

窟内正壁造有一佛二弟子,均呈立姿,为释迦牟尼率二弟子游说讲经之像。主尊释迦牟尼高浮雕,栩栩如生,有灵气,象征着不远万里,一路风尘,从遥远的印度来到中国弘传佛教。两侧的弟子迦叶、阿难随侍左右,亦步亦趋,迦叶手执锡杖(头面部已被盗),阿难致礼肃立。其风格为清秀华丽,姿态优美,刻工精细,造型生动。尤其是迦叶锡杖上带有九个响环,灵动形象,震地有声。让人想起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拈花微笑”的故事。惋惜的是,这尊最精美的迦叶造像头部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盗,现存于法国吉美博物馆。

莲花洞还有“龙门一绝”——最小的佛像,仅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雕于南壁的上方。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并且五官清晰,刻画细腻,栩栩如生…… 总之,北魏时期的造像诸如佛、弟子、菩萨、力士、飞天、圣僧、供养人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徜徉其间,倍觉佛国净土,庄严景象。其造像风格:佛像脸庞清秀,身材瘦削,胸平腰直,表情温和,宽袍大袖,衣纹质朴,显得潇洒飘逸,具有其时代特征,代表着石窟艺术流入洛阳以后最早出现的一种犍陀罗佛教美术风格。

到了唐朝,对中国佛教来说,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唐太宗派遣玄奘法师到印度求取佛经。可以说,随着唐朝的兴盛,佛教在中国又一次兴盛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北魏的灭亡而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龙门石窟又一次迎来了开窟造像的高峰。

尤其是在武则天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统治天下,让群臣百姓接受一个女皇帝的诞生,鼓吹武则天是弥勒佛转身下世,借助了弥勒的“佛法”,大兴修造,专塑弥勒佛像,为她取得帝位的合法性大造舆论,所以在龙门石窟广造弥勒佛。千佛洞、惠暕洞、大万五佛洞、极南洞和摩崖三佛都是以弥勒佛为主尊的洞窟。

我们这里就以惠暕洞为例。该洞开凿于唐咸亨四年(673年),是西京(长安)法海寺惠暕法师专门为唐高宗、武则天祈福所修造的。洞内造像主尊为高3米多的弥勒佛,两侧胁侍二弟子、二菩萨。惠暕洞造像主题十分“鲜明“:主尊弥勒佛,丰满圆润的面相极富女性魅力,而温文沉静的神情,又似君临天下的气度——那自然是寓意武则天。显然是借弥勒佛而为武则天“造舆论”的一石窟。在石窟南壁有一题记,表明它开凿的年代正是武则天与唐高宗同御朝政,并称“二圣”的时期——“伏愿皇帝圣花无穷,殿下诸王福沿万代”,惠暕在提及皇帝、诸王的同时,以弥勒佛的造像突出了武则天,用意昭然若揭。

千万不要小视这简单的惠暕洞,正因为惠暕法师开凿这一石窟造像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所以他后来便被任命为开凿奉先寺卢舍那大佛龛的检校僧。如今当人们游览奉先寺时,也许会感到,卢舍那大佛的雕像与惠暕洞弥勒佛的像貌是何等的相似。因此,惠暕洞也就有了“小奉先寺”的称谓。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开凿于唐高宗初,共有九躯大像,个个的音容像貌都各具神型,又各与其名称相配合,雕刻得出神入化,尤其是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佛像通高17.14米,为龙门石窟之首,气宇非凡、神态曼妙,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也许是唐高宗和武则天下令并监督开凿的,而且,武则天还曾为开凿此佛像捐出“脂粉钱两万贯”,所以,传说这座卢舍那佛被赋予的女性形象,就是以武则天为原型的。(佛像女性化形象,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代。)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不过,看得出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体现了唐代艺术的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与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不同,唐代的人们则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另一顶峰。

也许有人会说,走马观花,以点带面,并不能完全诠释龙门石窟,的确如此,其实,每一尊佛像的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比如:药方洞有药方150多种,使人想到的是药物的源渊,药方的主人;看经寺传法罗汉二十九祖,为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万佛洞主佛为阿弥陀佛,两侧雕有一万五千尊小佛,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等等。不过,我们毕竟不是历史学家,也无须那么精准吧。

机遇,带我们到龙门石窟,与之相逢,是佛所说的缘份。我们在修建峨眉山儒释道文化长廊时,借鉴龙门石窟造像之风格,将释迦牟尼一组造像趋向于唐代浑圆的佛像风格,而普贤菩萨一组造像却趋向于北魏的清秀瘦削。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习与传承……然而,就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人与佛的对话,即法灯永传,胜因长久。故吟七律一首:

四处云游寻彼岸,双峰对峙入龙门。

龛为满壁龛千座,佛是空山佛万尊。

北魏碑风尘外物,隋唐佛韵梵中魂。

分明石窟皆般若,但愿凡心懂报恩。

作者简介:周聪,号觉宇,网名葱姜园子,任《峨眉山志》编辑部副主任编辑,峨眉文史研究员,峨眉山楹联协会副会长。曾参与《峨眉文物》《峨眉山志》《中国风景名胜故事词典》等专著的编辑。先后出版《诗与禅-峨眉山诗词》《韵-峨眉山诗》《葱姜园子诗文集》等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