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头上有神经吗?

 大地7o683e67ap 2018-05-20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人体骨骼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骨膜,看完之后你也许就会对骨折后的疼痛有初步的理解。

骨膜

骨膜是由一层非常紧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吃过猪大骨的人都知道,长骨一般呈现圆筒状,分骨头的内外侧面。包绕在骨头表面的纤维膜我们称为骨外膜,骨髓腔内侧面的纤维膜称骨内膜。人体的全身出了股骨颈、距骨的囊下区域、各管界面以及某些籽骨的表面外,表面都是覆盖有骨外膜的,而身体各肌腱、韧带在骨头上的附着点处都与骨外膜相连。


骨外膜

严格意义上来说,成人长骨的骨外膜可以再细分为内外两层,内外两层骨外膜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很多人都误认为只有一层。

骨外膜的外层:是有一层很薄的,非常致密的纤维层组成,主要含有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束,起到固定骨膜和韧带的作用,可以简单的想象成外面穿了一套坚硬的铠甲,其保护作用;

骨外膜的内层:就是直接与骨头相贴的一层,有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不像骨外膜外层一样,内层含的纤维成分比较少,内部排列疏松,可以想象成铠甲内的小内衣。内层中富含血管及细胞,这些细胞我们称为“骨祖细胞”(顾名思义,骨头细胞的祖先,其他骨细胞都是它发育来的)

小孩出生后,骨头生长发育很快,这时候“骨头祖先”细胞含量比较多,而且都处于激活状态,刺激骨头的生长发育。成年以后骨头不长了,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阶段,这个时候“骨头祖先”也累了需要休息休息,因此数量也较前减少。但当骨头骨折受损时,还是需要老将出马,这个时候“骨头祖先”又恢复了造骨的能力,分化变成更多的成骨细胞来生成更多新的骨头。因此,骨外膜因为包含有“祖先细胞”而具有成骨能力,也成为“生发层”或者“成骨层”。


骨内膜

骨内膜是一层薄薄的包含有细胞的结缔组织,跟骨外膜不一样的是,骨内膜不分层。成年后骨内膜的表面覆盖有一层细胞,作用类似于骨头“祖先细胞”,称为“骨衬细胞”,一般也是在骨折等刺激下才会被激活成为有活力的成骨细胞,重建骨头。


骨膜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骨头提供营养,为骨折后骨头的修复及生长提供“成骨细胞”,利于骨折的愈合;此外,骨膜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的双重作用,局部骨折后若骨膜完整性良好,则愈后大大优于骨膜破坏者。


而最重要的也是跟本问题密切相关的:骨膜内部除了血管外,还包含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对张力或者撕扯的刺激非常敏感,所以有些骨脓肿的病人,因为骨膜下脓肿将骨膜顶起张力大疼痛剧烈,而对于骨折的病人,骨膜受到破坏撕扯或者骨折后移位都会引起剧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