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眉县窖藏青铜器及其铭文

 来来永胜 2018-05-21

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青铜器铭文书法

文/王晓光

2003年1月,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发现了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鼎12件,鬲9件,方壶2件,盘、盉、匜、盂各1件,共27件青铜器。这些铜器上均有铭文,共计4000多字,是历次发现青铜器中铭文最多的一次。“逨盘”上有铭文370多字,两种鼎(分别记“四十二年”和“四十三年”)每件各有200多字、300多字,其他器物上有11至36字不等。

“逨盘”记述了单氏家族从单公到逨8代世系及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单氏家族史,其对应着西周王室的11代12王,系首次在铜器铭文中发现完全的西周王室世系。这是继“史墙盘”发现之后又一次更为重要的考古实物发现,“逨盘”、“逨鼎”上的铭文记述与《史记·周本纪》所载西周王世一致。此次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的发现,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眉县杨家村窖藏西周青铜器铭文凡四千多字,可谓西周金文发现史上的一次壮举。

“逨盘”   口径53.6、通高20.4厘米,盘内底有铭文21行,每行17—19字不等,共372字,包括合体字1个、重文符号12个。“逨盘”铭文字数超出“散盘”和“墙盘”,为字数最多的西周盘铭。逨盘铭文全篇排布整齐有序,这在西周众多铭文中是比较突出的。逨盘铭文行列分明,分布均匀整齐,行间距、列间距基本一致,加之字的尺寸相仿,更凸显了整体章法上的统一感和秩序感。墙盘和逨盘的比较可以显现出西周中期与晚期金文的差异,如果说墙盘铭代表西周中期金文式样的话,逨盘铭则反映了宣世后段即西周末期铭文的一种典型形态,或者说逨盘铭是宣王字体规范后主流书刻式样之一。

眉县窖藏青铜器共出鼎12件,其中“四十二年逨鼎”2件,铭文相同;“四十三年逨鼎”10件,铭文相同。“四十二年逨鼎”较小的一件口径43.5、通高51厘米,腹内壁铭文25行,每行10—13字不等,共280字;“四十三年逨鼎”之一(编号2003MYJ:2)口径26.5、通高27厘米,腹内壁铭文31行,每行8—12字不等,共316字。“四十二年逨鼎”是逨为追孝其先人而作,“四十三年逨鼎”是逨为祭祀其亡父龚叔而作。

“单五父方壶”一对,体形硕大(通高59厘米),两壶铭文同,分铸于壶内壁及盖上,内壁19字,盖17字。壶内壁铭虽有界格,但铭文并未全守界格,字也未居格中心,为照顾全文四行排列,首行安排了5字。内壁字体非常工谨,结构精省。逨器诸铭字体之匀整、精简化于单五父方壶铭文中体现得更明确些。壶盖上的铭文不及壶壁铭工整,由于空间原因,整体略显局促,末字被逼挤至边缘,省去重文符,盖铭的草率还表现在“考、万”等字的约省以及“单、尊、用”等字的倾倒笔势上。

殷末周初至秦统一之前,以彝器题铭为代表的官文正体文字的演变大约经历了三阶段(主要指西周→秦一系):

第一阶段为殷末至西周中期,以削弱仿形、强化线条性,逐步图案、符号化为主,并开始隐锋藏毫的探索(实施于实用书写、反映在铭文上);

第二阶段,西周中后期至春秋后期,包括西周晚期文字规范、春秋时期秦国文字改造两阶段。嬴秦承接宣王字体厘正之路,本于《史籀篇》写法,持续在线条化、装饰化等方面进行探索,逐渐塑成匀整、对称的字形以及平行、等距、均衡的点线结构。秦小篆于春秋后期差不多成形。

第三阶段,春秋后期、战国阶段,为小篆成熟完备的过程。秦系正体文字沿装饰化、美术化方向发展,渐渐走向形式极端,终成弯绕盘屈、对称均衡之极的小篆式样。

这一漫长过程即是殷金文、甲骨文至周初金文至大篆直至小篆的历程。

眉县杨家村窖藏西周青铜器铭文作于宣王末期,也属宣世规范文字背景下的题铭作品,逨盘、逨鼎等铭文也大体上属于那一时期的规范写法,反映了西周末期主流铭文的风貌。

(原刊于《书法丛刊》2010年第6期,此处为删节版)

眉县窖藏逨器一览:

器名

件数

时代

每件字数

四十二年鼎

2

宣王后期

208

四十三年鼎

10

宣王后期

316※

1

宣王后期

372

9

宣王后期

17

2

宣王后期

36

1

宣王后期

14

1

宣王后期

20

1

西周中期

11

※ 四十三年诸鼎中有两小鼎各铸全文的一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