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金盛世出土 揭开西周面纱 还原老子真相

 RK588 2017-11-14

      ( “第二届昆仑高峰论坛”暨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2016年年会参会资料)


      悠悠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承载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然而,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从春秋战国(东周)时期往后的二千八百多年,有关自西周以前的史料较为少见。为此,国家大手笔的投入人力物力,组建夏、商、周断代调研机构,探究华夏历史渊源,力求搞清夏、商、周纪年,延伸历史记载,还原历史真相,填补一段历史空白,这一浩瀚工程由于史料缺乏就像大漠寻水,非常艰难。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的27件窖藏青铜器,犹如晴天霹雳揭开了封尘两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向世人展示了西周时期的魅力英姿,佐证了西周时期各代的历史纪元,把史料记载向前推进了二百多年,同时也把《道德经》著作者的真实身份予以还原。我们有幸拜读《吉金铸华章》等有关书籍资料,有感于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道德经》;有感于众多专家学者们为考证历史所付出的艰辛。由此,我们以普通人的视角探寻有关老子是谁,谁是《道德经》的原作者等历史话题。

       为了比较清楚的、有序的了解以上问题,我们不妨先从西周说起。


一、西周概况

       周朝(公元前1046年 —前256年),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东周自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周朝共传30代37王,延续约800年时间。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当时姬昌是商代末期的西伯侯),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姬昌死后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才有条件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并进行了东征。此后周朝向外扩张长年不断,并对周边的一些国家分封了诸侯国,疆域覆盖了长江、黄河流域和今天的东北、华北的大部,西部曾到昆仑丘。周厉王时,周朝的统治开始衰落。西周厉王十分残暴,将原来国人(平民)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禁止国人利用。国人对此强烈不满,怒骂谴责,沸沸扬扬。周厉王遂命卫国神巫监视国人。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国人冲进王宫,厉王仓皇逃走,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政权,史称“共和执政”。 关于“共和执政”,还有另一说法,即厉王奔走后,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职。因其名叫“共和”,爵位为伯,故称其当政期间为“共和执政”。 对于以上两种说法,史书上都有记载,前者见于《竹书纪年》,后者仅见于司马迁的《史记》。从可信度来说,《竹书纪年》较为确切。同时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共和执政”结束以后,宣王即位,周宣王采取了明智的政策改善统治,在对外征讨和开拓疆域上接连取得胜利,出现了历史上称之为“宣王中兴”的时期。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即位,宠幸妃子褒姒,同时用人不当,加上各种天灾人祸,民怨沸腾,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随之,周平王即位,迁都洛阳,东周开始。

        西周的王是12个。如果算周文王的话就是13个,但是文王并没有活到周朝建立,是后来武王追封的。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共276年)

都城:镐京(今西安西南)

(1)周武王  姬发 

在位: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1年     5年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经牧野之战,灭商 

(2)周成王  姬诵 

在位:公元前1042年—— 公元前1021年     22年 

(3)周康王  姬钊 

在位:公元前1020年—— 公元前996年     25年 

(4)周昭王  姬瑕 

在位:公元前995年—— 公元前977年     19年 

(5)周穆王  姬满 

在位:公元前976年—— 公元前922年     55年 

(6)周恭王  姬繄扈 

在位:公元前922年—— 公元前900年     21年 

(7)周懿王  姬囏 

在位:公元前899年—— 公元前891年     9年 

(8)周孝王  姬辟方 

在位:公元前891年—— 公元前886年     5年 

(9)周夷王  姬燮 

在位:公元前885年—— 公元前878年     8年 

(10)周厉王  姬胡 

在位:公元前877年—— 公元前841年     37年   被国人放逐 

周共和行政 

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 

在位: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 公元前828年     14年 

(11)周宣王  姬静 

在位:公元前827年—— 公元前782年     46年     宣王中兴 

(12)周幽王  姬宫涅 

在位:公元前781年—— 公元前771年     11年     亡国被杀 

戎狄灭西周 西周亡


二、单逨其人

       单逨,原西周京畿人,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公元前854年,出生在一个西周武官单龚的家庭。

  单龚,在周厉王时期为 “召穆公” 手下的心腹爱将,经常出入 “召公”府。逨自幼也随其父出入 “召公” 府,并深得 “召穆公” 的喜爱,12岁被任命为“静”(宣王)的“伴读”以及嗣后的 “贴身侍卫”。

  逨13岁时,也就是公元前841年,国人围“召公”府,要杀“小宣王”,后被“召公”之幼子所代替的惨景,深深地铭刻在单逨的记忆之中。此后14年内伴读与 “静” (宣王), 与 “宣王” 成了手足情深的师友伙伴。

       逨27岁时,宣王即位 (厉王已死于 “彘”)。逨也继承父职,名义在“召公”手下,实质上的直接接受命于周宣王,伴随于周宣王左右,在周宣王执政的四十多年之中,逨的长期经历是,南征北战,东奔西跑,戎马一生。宣王四十二年前被封为“吴林”(虞林,乃国家最高的林官, 相当于现在的 ”农林“ 部长),宣王四十三年被封为“历人”。

       单逨生于公元前854年卒于公元前770年,享年84岁。


三、逨盘  西周  单氏家族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西周窖藏青铜器27件,其中逨盘铭文最长,达372字,是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对单氏家族起源及中国家谱发展史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西周晚期铜器断代提供了标准器,将宝鸡眉县近期出土传世的青铜器串联起来,对于研究杨家村遗址及西周的兴衰有着重要作用。


       逨盘,通高20.4厘米,口径53.6厘米,圈足直径41厘米  腹深10.4厘米,兽足高4.2厘米。盘为盛水器,一般与匜配套使用。这件西周青铜逨盘,方唇,折沿、浅腹、附耳、铺首,圈足下附四兽足。腹及圈足装饰窃曲纹,辅首为兽衔环。盘内底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可映证史书的记述,对夏、商、西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逨盘优美的造型与纹饰,气势恢弘的长篇铭文,精湛的铸造工艺,都表明它无愧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经典之作,乃无价之宝,堪称'中国第一盘'。


逨盘铭文大意是:

       单逨说:“我英明伟大的始祖单公,德高望重,知人善任,是一个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他辅佐文王、武王讨伐殷商,接受皇天大命,抚佑四方的诸侯国,建立了周王朝,操劳国家,顺应天意。我伟大的高祖公叔,辅佐成王,为王所使,接受大命,征服荒蛮,安定了四边众国。我伟大的高祖新室仲,沉稳英明,安远善近,四方诸侯都来朝见康王。我伟大的高祖惠仲盠父,精通于政,成于谋略,奉侍昭王、穆王,征剿四方,讨伐楚荆。我伟大的高祖零伯,耳聪心明,尽职心责,侍奉龚王、懿王。我伟大的祖父懿仲,全心辅佐孝王、夷王,治理国家,有成就于周邦。我伟大的父亲龚叔,端庄恭敬,严肃谨慎,品德高尚,和询于政,一心辅佐厉王。逨继承我的祖父、父亲的职事,夙夕恭敬自己的职责,故天子对我多有赏赐。我衷心祝愿天子万年长寿无疆,保佑周邦,治理四方。”

       周王说:“我的显赫高贵的文王、武王,从皇天那里接受大命,抚佑四方的诸侯众国。现在我惦记你的先祖,重申对你的册命,增高你的官职、爵序,命你辅佐荣兑管理四方的林业、农业,专供王宫使用。今天我赐给你赤色的蔽膝、围裙、黑色的佩玉绶带以及饰有铜饰的革质马笼头。”

       单逨感激天子的赏赐,赞美周王的恩德,做了祭祀伟大先祖的宝盘,用来追念有大德的先祖。有大德的祖先威严英灵在上,逨恭恭敬敬在这里给你们叩头,衷心期望先祖们多赐给我幸福长寿,赐给我安宁康乐,保佑我高官厚禄和善始善终。我要永远做周天子的贤臣,逨的子子孙孙永远以此盘祭祀和纪念祖先。

        由逨盘记载的映证了西周时期单氏先人辅佐各周王的对应关系:

(1) 单氏始祖单公辅佐周文王姬昌(商德王、纣王时期)、周武王姬发(商纣王时期)。 

(2)公叔辅佐周成王姬诵。 

(3)新室仲辅佐周康王姬钊。 

(4)惠仲盠父辅佐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5)零伯辅佐周恭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6) 懿仲辅佐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7)龚叔辅佐周厉王姬胡。 

(周共和行政时期是由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

(8)单逨辅佐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涅时期戎狄灭西周,西周亡。

    由此可见,在西周时期单氏家族的八代人都身居朝政要职,辅佐了西周朝的十二位周王。以及单氏家族在西周时期与西周王朝的关系和单逨当时的显赫地位。


四、单逨十鼎

        2003年1月19日下午,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村民王宁贤等五人在村北砖厂的北崖,距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时发现出土了27件窖藏青铜器。其中铜鼎12件,铜鬲9件,铜壶2件,匜、盘、盂、盉各一件。据出土青铜器逨鼎铭文记述,周宣王连续两年对单逨进行褒奖和赏赐,于宣王42年赐给单逨两鼎,43年又赐给单逨十鼎,这超出常规的举动足以说明当时单逨在朝野上下的特殊地位。


       在西周,为了体现礼制所规定的地位差异,无论是重要的祭祀还是宴饮、丧葬,都要按照不同的等级区别使用成套的青铜器。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中,鼎和簋是相配套使用的,并有着严格的规定,是非常严谨的事情。当时,任何超越礼制的行为都会被认为有犯上的嫌疑,都会被砍头灭门的 。按照《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所谓“一言九鼎”即由此而来。而诸侯只能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等等。由此,鼎的大小与多少标志着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如此一来就规范了社会身份,确定了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一个差异有别的社会秩序。

       为什么周宣王要赐单逨十鼎呢?不妨我们先来看逨鼎上面的铭文记载及当时历史状况,一探源尾。

        四十二年逨鼎乙,口径43.5厘米,通高51厘米,重35.5公斤。敛口,厚宽沿歪斜折,方形立耳外撇,下腹向外倾垂,阔圆底,三蹄状足。腹内壁有铭文25行,每行10-13字不等,共280字,其中重文符号4个。

        其铭文大意是:在四十二年五月既生霸乙卯这一天,天刚亮周王就来到周康穆宫太庙就位。司工散导引单逨从右侧入门,立于中廷,面向北接受周王的册命。王呼史淢诏逨接受册命。周王说:“逨,我伟大的祖先文王、武王,从皇天那里接受大命,抚佑四方诸侯方国。从前,你的祖先辅佐先王,尽心操劳大命。因此,我没有疏远和忘记先贤的子孙们,总是惦念你的先辈有功于周邦,因此做了兵器赠予你。我封长父于杨地,你要尊重他,并效力于他。你要效仿你的先辈攻打猃狁。你出兵,初捷于井阿、历豃,你没有懈怠征伐之事。你又辅佐长父乘胜追击,在弓谷彻底打败了猃狁,抓获不少俘虏,获不少馘并俘获了不少武器和车马。你勤勉于征伐之事,战斗都取得胜利。我今天要亲自赐给你用黑黍酿造的酒一壶,并赏给你土地,在疐三十块地,在搱二十块地。”

       单逨跪拜稽首,接受了周王的册命。从周康穆宫出来后,逨从内心感激周天子的赏赐,衷心赞美周王的恩德。因此,逨做了这个宝鼎,用来祭奠大恩大德的先人。先人英灵在上,逨在这里向你们叩头跪拜,一定要秉承你们的高贵品德,并期望先祖赐给我幸福安康,保佑我忠心耿耿臣事周王。我要让子子孙孙永远保存这个宝鼎。

       四十三年逨鼎辛,口径26.5厘米,通高27厘米,重7.3公斤,敛口,平沿外折,方形立耳外撇,下腹向外倾垂,阔圆底,三蹄状足。腹内壁有铭文31行,每行8-12字不等,共317字,其中重文符号7个。

       其铭文大意是:在四十三年六月,既生霸丁亥这一天,天刚亮周王就来到周康穆宫就位。司马寿从右侧引导逨入门,立于中廷,面向北接受周王的册命。史淢授王命册书,王呼宣诏逨接受册命。周王说:“逨,我伟大的先祖文王、武王,从皇天那里接受大命,抚佑四方的诸侯方国。从前,你的先祖辅佐先王,尽心操劳奠定周邦天下。因此,我不会疏远和忘记先贤的子孙们。过去,我曾册命你辅佐荣兑管理四方山林以供王宫之用。今天,我考虑到你的先祖对朝廷的贡献,重新提升你的官职、爵序,册命你官司历人。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重任,要竭尽全力把分管的事情办好。你办事一定要遵照法规,不能违背法规办事,不能荒废政事,要朝夕静思其职,执政时必须公平端直。如 果你贪得无厌、中饱私囊,那就是宽恕放纵自己,就是欺侮那些无依无靠的人。如果你没有按照我告诫的那样去做,那也就是我这个做王的人的过错,因为我没有选好官员。”

        周王说:“逨,今天我要赏赐你美酒一壶,还有花纹图案的黄色礼服,红色的鞋子,有装饰车用曲钩并用兽皮做的车轼、画有虎纹图案的车盖幕及彩绘的车饰,四匹车及有铜饰的皮革马笼头等。你一定要恭恭敬敬做事,不要辜负我的希望。”

       逨跪拜稽首,接受了周天子的册命。逨从周穆宫出来后又返回周庙,敬献了玉圭。逨为了赞颂周王的大恩大德,做了这个祭祀自己的父亲龚叔的宝鼎。我的父亲龚叔的英灵在上,我向你发誓,一定要继承祖先的英明大德,请祖先赐给我幸福安康,保佑我竭尽全力伺俸好今朝周天子。我要让子子孙孙把这个宝鼎永远保存。

       西周宣王四十一年,长期在召公部下久经沙场的单逨,统帅周军攻申戎取得大胜。四十二年,被宣王誉为“敏于戎工”的单逨,又统领将士征战而建立杨国,五月,为了表彰单逨的功绩和提高单逨在群臣中的影响,借单逨征伐克敌大捷之际,宣王郑重命单逨制作两鼎以彰显其功劳。同时,宣王也是为年岁已高的自己和单逨 (宣王六十二岁、单逨六十九岁) 下一步的工作做了铺垫。紧接着,宣王四十三年,宣王于六月又特意嘉封单逨为“历人”,并命令单逨做十鼎,使得单逨的地位迅速提高,短期内从一个掌管农林的官员提升至群官之首,甚至打破了西周礼制,特允许单逨享用十鼎,从而成为在礼制上高于宣王的“历人”。

       宣王命单逨做十鼎之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果不是2003年1月19日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的27件窖藏青铜器为证,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

       杨家村出土的单逨十鼎,也证实了“老子十鼎,天子九鼎”这一历史传说。

       单逨受赐十鼎被封为历人,是周宣王赐予单逨的一封“尚方宝剑”,给予了单逨特殊的地位和权力;是周宣王表彰单逨统领将士征战戍边攻戎及担任虞林供应王室山泽物产有功的奖赏;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而加强管理的重要举措。

       从逨鼎铭文记载来看,再一次证实了西周单氏家族是西周王朝的一个贵族家庭,以及单逨当时极其显赫的地位。


五、再说青铜器出土

(一)惠仲盠父与“金马驹”

       1954年3月的一天,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西李村李喜娃去北坡自家地里挖苜蓿,挖出了“金马驹”等5件青铜器文物。计有方彝2件,方尊1件,驹尊1件(含盖),驹尊盖1件(驹尊未见)。这5件青铜器上均有铭文,按铭文内容可以看出均属于西周穆王时期之物,为西周单氏第四世先祖惠仲盠父所铸造。

1,盠方彝、盠方尊铭文考释


       该盠方彝和盠方尊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盠方彝共两件,盖、器铭文相同,有铭文108字。


        盠方尊的铭文释义如下:在八月初吉那一天,周王(周穆王)帅众来到周庙。穆王在供堂右边坐下,盠(惠仲盠父)站在大庭中间,面向北。穆王命令尹(史官)执册记录,赐给盠红色蔽膝、黑色玉佩、带有铜饰的马头饰品。穆王说:“命令你统帅西六师所有军队,统管三有司,也就是司徒、司马、司工都归你管理。”穆王又命令说:“你把西六师和殷八师的军队都管起来。”盠向穆王跪拜叩头谢恩。为了颂扬周穆王的大恩大德,我为我的祖父益公做了这个宝尊彝。惠仲盠父说:“今朝天子日夜为国事操劳,就是为了使周朝万年长存,保佑我们各方臣民安居乐业。”盠再跪拜叩头,并说要把自己的经历和知道的事情刻记在这个宝尊彝上。

2,盠驹尊尊身铭文考释


         盠驹尊收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其器铸有铭文9行、94字,

        其铭文大意是:在十二月甲申这一天,周穆王在河岸边(渭河)第一次举行“执驹”大礼。周穆王命师豦把惠仲盠父叫到跟前来。周王亲自册命了盠,赏赐给他两匹马驹和调教马驹用的器物。惠仲盠父 向周穆王叩首谢恩,说到:“王没有忘记我是周王室的后代,因此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惠仲盠父说:“周王总是年年代代保佑着我家子子孙孙。”惠仲盠父说:“我怎能不颂扬今朝天子的功德呢,我要为我的父亲大仲做个宝尊作纪念。”惠仲盠父说:“我们家要把这个宝尊子子孙孙千秋万代保存好。”

3,盠驹尊尊盖铭文考释

       盠驹尊尊盖共有两件,铭文文字基本相同为11字。现收藏在国家历史博物馆。

       其铭文大意是:周穆王在河岸边(渭河)主持“执驹”大礼,赏赐给惠仲盠父马驹和调教马的器物。

       1954年3月在杨家村西李村北坡发现的盠方彝、盠方尊和盠驹尊等5件西周青铜器具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历史价值。这批青铜器记载了西周穆王时期军队配备情况、官吏设置情况和畜牧业情况,所记载的西周各代王与单氏家族的先人情况均与逨盘记载的相符。由原铭文“王弗忘厥旧宗小子”映证了单氏家族与周王朝姬姓同属一宗及在这一时期的显赫地位,同时反映了西周时期杨家村一带为单氏家族居住地和西周屯兵之地。

        著名考古专家王辉先生认为:惠仲盠父,惠为谥号,仲为排行,父为有才德男子之美称。惠仲盠父以上各代仅称单公、公叔、新室仲,皆无谥号与美称,其下各代虽有谥号但无美称,足见惠仲盠父在西周单氏家族先祖中的地位比较突出。

       著名考古专家、学者郭沫若先生评价说:“盠之地位甚高,在三有司之上,监管东西军政,是一代重臣”。由此可见,西周单氏家族第四世先祖惠仲盠父曾为西周军队统帅必定无疑。

(二)单逨编钟


       1985年8月25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村办砖厂李全振等人在砖厂北坡挖土时发现出土了18件青铜器编钟(其中5件编钟在往家里转移时被李全振之侄藏匿,后被倒卖出境,流落在美国俄亥俄州克罗弗兰博物馆),编钟被专家鉴定为西周晚期编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一号钟有铭文117字,另有重文符号11个,具铭文考证该器主人为单逨。

       铭文大意是:单逨说:我英明伟大的父亲,其心精明豁达,继承发扬了我们先祖的崇高美德,一心一意伺俸先王。我一定要更加忠心辅佐今朝天子,从早到晚全力以赴做好主管的事。请祖先多赐给我恩德,保佑我把监管四方山林的事做好。我怎敢不颂扬天子的大恩大德,为此,我为我的父亲龚叔制作了这套编钟。编钟的声音铿锵洪亮悦耳。我用这套编钟来孝敬有大恩大德的先祖。先祖在上,我请你们多给我赐降福康之音,我将永远记住你们的恩德。我永远做天子的忠诚臣子,子子孙孙也要永远记住这件事。

      1985年出土的这套编钟又一次映证了西周时期的单氏家族与西周朝的关系。

(三)青铜器“天盂”


       2003年1月19日在陕西眉县杨家村北坡发现出土的西周窖藏27件青铜器里边有一件“天盂”,其口径56.4厘米,通高45.2厘米,两耳间距63.4厘米,重34.5公斤。器型较大,敞口,深直腹,四耳两两一组,相互对应,一对作环状,一对卷曲成象鼻状,圈足。器底有铭文2行11字,包括2个重文符号,并附一“天”字形族徽。其铭文隶定如下:作宝盂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铭文大意是:做成这个宝盂,让子子孙孙永远来祭祀和享用。

        此器物于2003年1月2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会纪要》里著名学者、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说:“这批铜器中的一件盂作于西周中期,有族徽“天”字,非此家族器,除此之外皆属单氏家族。”由此可以这样推断,单逨是西周晚期人士,而“天盂”属西周中期器物,存在有纪年差异,特别是器物本身铭有“天”字形族徽,在西周中期周王朝有着非常严谨的礼制下,除了周王没人敢启用“天”字形为族徽。“天盂”很可能是西周中期某位周王王室的器物,是对赏赐于单氏家族的器物,传至单氏后人在埋藏家族青铜器的时候一起窖藏了。“天盂”的出土进一步映 证了西周时期单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四)眉县青铜器出土

        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附近几百米范围内已连续出土四窖青铜器(1957年李家村盠器窖藏、1972年杨家村旟鼎窖藏、1985年杨家村逨钟窖藏、2003年杨家村逨盘等窖藏。),足已说明此地就是西周时期单氏家族的封地(乃发祥地也)。以往出土的窖藏青铜器放置比较凌乱,有战乱之疑。而2003年杨家村出土的27件窖藏青铜器放置有序,明显与以往不同,其藏窖为竖井底部有二层台阶,井底朝南掏有一洞,即青铜器藏洞,这种形式的窖藏形式是第一次发现,且洞内四壁有火烧痕迹。由此可以判断,窖藏青铜器时是有准备的,没有仓促掩埋迹象,埋藏时采取了用火烧的办法予以除湿去氧,有效的避免了日后青铜器受潮腐蚀和被氧化。为此,可以排除当时单氏家族身处危难的猜测,之所以要埋藏青铜器,是因为西周末代朝政不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

       西周单氏在西周灭亡之后随王室东迁到今河南孟津,守卫东周京畿洛阳。东周时期单氏家族有二位公、八位伯、二十几位卿士辅佐东周历代周王,成就了东周时期的复兴。由此,单氏家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辉煌历程。


六、单逨与《道德经》


       在周宣王四十三年,单逨被封为历人之后,他除了监察朝野大臣之外,还依据周宣王的旨意负责组织整理修订了一系列周朝的规章法规等重要典籍。在夏、商、西周各朝,由于其奴隶制社会之缘故,文字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界限,当时的文字只是在少数统治阶层得以使用。而整理修订规范管理阶层乃至王室的法规,为周王立法,必须得有像单逨这样具有手握高于皇权之权的人,才能够担当此大任。

       《道德经》是一部古代帝王治国的《德经》和一部民间百姓赖以生存的《易经》结合体。《德经》实际是最早周朝 “礼”的文化,周人制作礼乐,隆礼重仪,推行“礼贤下士”之风,确立了以“德”为先的价值理念。《易经》则是周文王所著。当时的人们认为“易”是一种自然现象,世上万事万物都趋向于易,都是有意或无意地以“易”的方式去运行。《道德经》中说:世上万物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礼”文化和“易”文化是当时帝王用于统治国家、治理社会的法规法宝。相当于现今的国家宪法,但是,《道德经》是一部适用于历朝历代效仿的典籍。用“易”决策万事的运作,用“礼”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被后人广泛应用认知。

       那么《道德经》这么一部至今仍然使世界统治者为之瞩目的旷世奇书是谁写的呢?

       宗上所述,《道德经》是以西周时期的先祖亶父的《德》论为依据,结合文王的《易经》及各代诸王治国的管理经验,整理历代治国文献、治国先例等进行修订、撰写的。在西周周宣王时期只有被封为“历人”的单逨具有此撰写资格!由此,单逨为周王朝,为中华文化留下了一部无比珍贵的瑰宝。

       另一方面,我们目前所能够查找到的有关《道德经》著述者的论断几乎都是以司马迁《史记》为标准。而《史记》所告诉我们的是如下七种可能,也只是推测而已:

       1,“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2,“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3,“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15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4,“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5,“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6,“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 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7,“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

      这七种记述没有给我们一个确定的唯一答案,但其中也不乏对老莱子(单逨)的推测。同时,从整篇《道德经》的内容上反映出:《道德经》的作者应该是有很高地位具有一定话语权,应该是一位高级军事家出身,而不是一般单纯的军事将领;在文字使用属于王族、贵族专用的西周社会,能撰写或修订古公亶父《德》论和文王《易经》,本身就已充分表明著作者与周王关系特殊,深受君王的信任与尊重,其地位、身份完全可以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 

        结合以上综述,可以得出结论:《道德经》著作者只有单逨的身份最为符合,所以说西周“历人”单逨就是《道德经》的最早著述者。


       纵观西周历史,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西周王朝与单氏家族有着不解之缘,且单氏家族与周王朝的周氏家族有着相同的血统,自西周朝建立各代周王都有单氏先人的辅佐,且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单氏家族为西周乃至后来的东周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史册上留有绚丽的一笔。单逨更是单氏家族的骄子,为西周王朝、为历朝历代、为世界写下了一部永不失色篇章——《道德经》。

      我们知道,追究考证历史依靠的是:一、历史文物佐证。二、史料记载筛选论证。三、历史传说调查考证。本文所有论述和观点,基本上都是以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为佐证,辅以少量文献叙述。从西周青铜器铭文记载来看,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西周时期单氏家族的辉煌历史和西周朝的兴衰。再次体现了单氏家族的先人们窖藏青铜器的意义所在。单逨不只是单氏家族的骄傲,也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青铜器、《道德经》这些宝贵的遗产,为当今还原西周历史、为传承历史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