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林梢一抹青如画

 航行大海靠舵手 2018-05-21



泗州东城晚望

宋·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

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

应是淮流转处山。



注释

1、泗州:故城在今江苏盱眙东北的淮河边上。清康熙时陷入洪泽湖。

2、白水:这里指淮河。

3、舳舻(zhúlú):船后舵为舳,船头为舻,这里代指船。

4、夕霏:傍晚的云气烟雾。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傍晚眺望的景色之诗,地点是泗州东城楼上,我们来看一下:


“渺渺孤城白水环。”


这一天公事之余,日暮时分,秦观站在泗州东城楼上,纵目远望,那么他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了千里长淮,水势浩大,渺渺茫茫,如一条玉带,环绕着泗州古城。注意,此句是一种倒装句式,“渺渺”是用来修饰“白水”,也就是淮河的,而非泗州“孤城”,因为泗州很明显处于作者的背面,作者是背对着泗州远望风景的,再说用“渺渺”修饰“孤城”,除非距离相对遥远,或许能用,此处显然是不行的。


“舳舻人语夕霏间。”


如果说第一句作者把泗州古城的山水形势向我们做了一个宏观的俯瞰的话,那么这一句则由面及点,作者把视线集中在他眼睛当面的一段淮河上,那么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淮河上不少的航船来往。而离他比较近的几艘船上,又似有隐隐约约的人声传来,这人声应该不是连续的,而是断断续续,时闻时不闻。或许还会有风,风把这声音吹到他耳边,他可能听明白了几句,也可能什么都没明白,毕竟他站在城楼上,离开船尚有一段距离,再说他其实也并不关心船上的人到底在说些什么,他只是听到了他们好像在说话,且此时已经入暮,晚烟弥漫,水气迷蒙,那些人影亦渐渐有些辨不清了。

“林梢一抹青如画。”


也不知他凝望了航船多久。后来他终于抬起头来,又向更远的地方望去,他所望的方向应该是东北,因为淮河一般而言是由西向东流的,假若有山的话,那山一定在淮河的外面,也就是北面,大体保持与淮河平行的方向,那么这一次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他看到远方有一片树林。这片树林应该比较密,因为它们遮挡了他的视线,使他不能看到更远处的全貌,而只看到了树林梢头,有一抹青色,青得就如在画景中一般,那么它们又是什么呢?


“应是淮流转处山。”


如果推测不错的话,那么此前,也就是秦观这次在东城楼上远望之前,他一定曾经到淮河北面的山上游览过,并且那次游览也一定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否则他是不可能判断那是“淮流转处山”的,淮河在那儿稍微转了一下弯,他一定对此记忆犹新,只是由于前面的树林挡住了他的视线,他才没有一下子认出来,不过当他定睛再细看时,他还是很快认了出来,并迅速做出了他的判断。


好了,关于这首诗就说到这里,那么读后,读出了什么呢?读到了一些风景,这个自然,除此以外,也有心情在风景中的流动,只不过这种心情到底是什么,我们却很难述说明白,作者本人恐怕也并不想让别人明白,反正在那样一个日暮,曾经有个叫秦观的人在城楼上遥望,并且把这次遥望写成了一首小诗,而这首小诗无疑是他的名篇之一,有这个足够了。


不过,清代诗人王士禛在其《香祖笔记》中曾经记载说,宋牧仲中丞也即宋荦,清代另一位诗人,有一次在邳徐之间赈济灾荒的时候,曾经在某个村舍的墙壁上见到过这首绝句,然而他居然不知道是秦观所做,王士禛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就殊为奇怪了,因为以他们二人之博学,是不大可能没读过秦观诗集的,倘若读过,却又不知,正不解其为何也。


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