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与周易六爻的关系

 aqmbcz 2018-05-21


 

石应轩

 

本文首先通过对《周易》六爻“比”、“应”、“中”等爻位关系的论述,并以乾卦为例,表示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即始盛──盛极──始弱──渐衰──衰极──质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而《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中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之间也存在著与之相对应的关系。其次经过对比研究,认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是经络、脏腑、气化的统一体,反映了外感热病全过程正邪阴阳消长的化,其中以人体的正气(包括阳气和阴气)为中心,最后结合开阖枢学说,标本中见的气化学说,论述了六经病的证治、传变规律及其预后转归。太阳病为病轻浅,相当于卦之初位且得位,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证,治之以汗法,有表实、表虚之不同,分别以麻黄汤、桂枝汤主治之,既可转属阳明、少阳,又可转属三阴经。阳明病为三阳病的极盛时期,相当于卦之二位,虽然阳经居阴位为不得位,但居下卦之中为“得中”,以“胃家实”为提纲证,胃家包括胃、大、小肠,有阳明经证、腑证之分,治以清、下为法,处以白虎汤、承气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是决定三阳病是否向三阴经传变的关键。少阳病在卦相当于三位,为下卦之末位,外内、外卦之交界,在经为阴、阳经之枢纽,以“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为提纲证,病机为半表半里,治以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主之。太阴病,代表阴证中较轻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寒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纲,治疗以温补为主,宜理中、四逆辈,在卦相当于四位,为上卦之初位,有交阳通阴的作用。少阴病为三阴之最重阶段,以“脉微细,但欲寐”为纲,为卦之五位,不得位但得“中”。先天为心火肾水之葬,加之体质有偏阴虚、阳虚之不同,而出现少阴热化证、寒化证,治以黄连阿胶汤、四逆汤,病之重者,阳亡则死,阴竭亦死,故少阴病多死证。厥阴病,表示疾病的最后阶段,阳气或阴气都衰微到了极点,寒化而阴盛阳亡为寒厥,热化而阳盛阴竭为热厥,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纲,反映寒热错杂之机,治以乌梅丸主之。“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无厥则不得为厥阴病,相当于卦之上位,体现了《周易》“物极必反”,“物穷必变”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说明了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论证方法,借鉴了《周易》六爻的爻位元关系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著中医临床实践。

 

 

 

    清代名医徐灵胎(大椿)曰︰“凡医者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万病皆通。”《伤寒论》一书,千百年来,向被中医界奉为圭臬,尊称经典。有众多的医家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为之注释者不下数百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伤寒学派”。而《周易》被儒家推崇为群经之首,“……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虽然表面上採用了卜筮的形式,但其实质则是一部哲学典籍,庄子曰︰“易以道阴阳”,其蕴含著辨证法的思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我国古今各门学科都有著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中医学与《周易》,则更有“医易同源”之说。后来,随著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出现了医易分家的局面,研易者不知医,研医者不知易;当然,也时有医易兼通的大家出现,对中医学的发展起著推动作用。历代医家虽多认为《伤寒论》和《周易》之间存在著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又多语焉不详;今贤中国中医研究院杨力教授,王其论著《周易与中医学》中也提出︰“周易六爻与中医六经、六经体系、六经辨证密切相关”,可惜未展开详细论述。数年来,笔者潜心于医易学的探讨和研究,发现《周易》六爻与《伤寒论》六经之间存在著对应关系,运用《周易》的爻位关系,并结合开阖枢学说,标本中见的气化学说,有利于说明《伤寒论》六经的实质(反映了外感热病全过程正邪消长的变化规律,即用三阴三阳预见并规定了机体感受急性热病后由正气量不断减少所导致的病变由阳转阴乃至阴阳不相顺接的全过程。)和六经证治,以及六经转变等一系列关于《伤寒论》研究的重点、疑难问题,今不揣浅陋,进行论述,以期抛砖引玉,且就教于海内外的大方之家。

 

    近代经方大家恽铁樵先生在其《药庵医学丛书.伤寒论研究》中指出︰“《伤寒论》第一重要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处亦为六经,凡读《伤寒论》者亦无不于此致力……此处不解,全书皆模糊影响”。考诸《伤寒论》本无“六经”之名,而最早提出“六经”之名者,是宋代朱肱的《南阳活人书》,《伤寒论》本论不称“六经”而直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呼之,而此三阴三阳亦本于《内经》、《难经》和《周易》。仲师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提到《阴阳大论》,今已不传。但从《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来看,该书当为秦汉之际一种专论阴阳及三阴三阳与人体病变关系的专著。当代著名伤寒学家米伯让先生认为《阴阳大论》很可能即今《周易》之别名。张仲景为医中之圣,学识渊博,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勤求古训,博採众长”,对《周易》造诣很深,且达到运用自如的水淮,自然不言而喻。他通过临床实践以积累丰富经验,并把握疾病、证候、症状之间的联繫,且处之相应的方药之后,创造性地通过三阴三阳方法,确立其辨证论治体系。

 

    明代著名中医学大家张景岳先生说︰“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方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人身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此段话清楚明白地道出了医易二者的关系。为了说明《周易》六爻和《伤寒论》六经之间的关系,下面对本文运用到的《周易》内容作以简要介绍︰

 

   《周易.系辞》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两个三画的经卦相重而生“六画之象”,这就是《系辞》中所谓“八卦相荡”而生成的六十四重卦。六画之象包含内、外两个经卦,亦称上、下两卦。六个爻画的排列自下而上。最下一爻称初爻,顺而上,依次称为二爻、三爻、四爻、五爻,最上第六爻称为上爻。将一卦六个爻划分成三部分,上两爻为天,中两爻为人,下两爻为地,又有“阴位”、“阳位”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初爻、三爻、五爻称作阳位,二爻、四爻、上爻称作阴位。爻也分阴、阳,(“──”为阳爻,“--”为阴爻),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谓“得正”或“得位”,吉祥。反之,若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则谓“不正”或“失位”,不吉。《伤寒论》六经完全遵从了《周易》“得位”、“失位”的爻位关系。除此之外,汉代人在注释《周易》经文的著作中,认为每个卦体的阴、阳爻画之间,还有著“比”、“应”、“中”等关系。所谓“比”,指在一卦的卦体中,相邻的两爻最接近,近则亲密,这种关系,称之为“比”。如初爻与二爻,二爻与三爻,三爻与四爻,四爻与五爻,五爻与上爻,都可以称“比”。这在《伤寒论》中也有类似的关系,如《伤寒论》中的太阳与阳明,阳明与少阳,少阳与太阴,太阴与少阴,少阴与厥阴六经之间,也存在著“比”的关系。在一卦的六画之象中,初爻与四爻、二爻与五爻,三爻与上爻之间,汉代人认为有著一种呼应的关系,被称之为“应”。同样《伤寒论》中太阳与太阴,阳明与少阴,少阳与厥阴之间,也存在著“应”的关系。所谓“中”,汉代以来的易学家们称之为“居中”、“得中”、“处中”等,一般系指一卦卦体中的第二爻与第五爻,(但也有例外),因为第五爻居外卦之“中”,第二爻居内卦之“中”。具体到《伤寒论》阳明病居内卦之中爻,“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先天之精血必赖后天之资,病久穷极必然及于先天,所以阳明是三阳病向三阴病传变的关键。而少阴病居外卦之中爻,先天为心腑之葬,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肾主藏精,内寓真阳,由于病变经过不同,体质因素有偏,所以临床上可分别呈现少阴阴虚热化证和少阴阳虚寒化证,病之重者,阳亡则死,阴竭亦死,故少阴病多死症。在机体正气量的消耗上,少阴病可以视为最后阶段,但少阴为枢,既可传厥阴,也可转太阴,还可转于阳经,由阴转阳而自愈。

 

   《周易.系辞》在谈到爻位关系时说︰“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在谈到爻位的变化规律时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些论述对我们理解《伤寒论》六经传变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笔者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论述《周易》爻位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其目的是为了说明仲师《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论证方法,借鉴了《周易》的思维模式。为了使读者更清楚明白《周易》六爻的变化规律,特列表于下︰

 

上卦  

 

  上位

 

    五位

 

       四位

 

    《周易》义理派的创始人王弼先生说︰“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也。”《周易》除卦象反映著阴阳的消长变化外,爻象也富含著三阴三阳的变化。《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六爻的变化反映著三阴三阳的消长变化,六爻自下而上构成一个阴阳消长转化週期,由初爻到六爻,反映了阳气由微到盛,由盛到衰,由衰到反(质变)的规律,如以干卦为例,(《周易》以变为占,故以老阳数“九”作为卦中阳爻的标志,以老阴数“六”作为卦中阴爻的标志。)从初九(第一爻)为阳气始生,九二(第二爻)为阳气渐盛,九三(第三爻)为阳气旺盛,九四(第四爻)为阳气大盛,九五(第五爻)为阳气盛极始衰,上九(第六爻)为衰极必变,其中蕴涵著量变质变规律萌芽的辨证法思想。

 

    上述《易.乾卦》是《周易》六爻位所表示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即由初微→渐盛→旺盛→盛极→始衰→来複的典型反映,《内经》的六经三阴三阳分证即导源于此。《伤寒论》六经辨证继承发展于《内经》六经分证,脱胎于《周易》的六个爻经关系。《伤寒论》六经辨证从太阳病到厥阴病,也和《易经》六爻盛衰次序一样,体现了一个邪正盛衰转化的六个位象,其中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有三阴三阳始盛、盛极、始弱、渐衰、衰极、往复必变的变化趋势。《伤寒论》不仅整个六经体系体现了《周易》六爻阴阳的消长盛衰规律,而且每一经病都反映了阴阳盛衰消长转化的全过程。

 

   《伤寒论》的六经,是有脏腑经络的定位概念,也有六气寒热的属性,但更重要地是以人的正气(包括阳气及阴气)强弱为中心,对外感热病的发展过程做了动态观察,既看到了六经的物质基础,又看到了六经所反映出的正邪消长,既有外感热病所佔据的空间位置,又有病情发展变化的时间概念,因此,反映正邪变化的阴阳消长是《伤寒论》六经的实质。

 

   《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由三阳至二阳再至一阳,说明了邪胜正却,阳气减弱。在阳气旺盛阶段宜祛邪,阳气衰减宜扶正祛邪,在外感热病初起阶段的治疗,要不使邪气深入。由三阴而二阴再至一阴,也说明邪胜正却,阳气本衰,阴气也逐渐减少。在阳气尚不衰减,扶阳即可,在阴气与阳气俱虚的情况下,辨其以阴虚为主,或是以阳虚为主,分别养阴或扶阳,或阴阳双补;若阴或阳都衰微到极点,阳盛阴竭,是指邪热很盛,宜攻下祛邪而存阴,阴盛阳亡则回阳救急。在后期阶段的治疗中,要防止阳气或阴气的耗竭”。

 

    总而言之,根据阴阳消长的六经辨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外感热病发生、发展、变化、恢复或死亡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变化规律。因此它必然要反映出正与邪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只有根据阴阳气的多少,反映正邪消长的变化,再结合脏腑经络与六经气化作用,才能比较全面的理解《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

 

    下面,我们将结合开阖枢学说讨论,《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去,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王冰注云︰夫开者,所以司动静之机,阖者,所以执禁锢之权,“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和以标本中见的理论指导六经证治的气化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通过对六经提纲证及其主要脉证、治法的综合论述,说明採用六爻的形式进行排列,便于说明三阳经、三阴经性质、治法的差异。

 

    在论述六经病的证治时,仲师运用了《周易》“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和“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的原则,符合现代自然科学中集合论、系统论的理论,更採纳了《周易》的爻位关系,总结出各经病的提纲和排列次序、传变规律、治疗原则、具体方药及其预后转归。

 

    太阳主表,太阴病为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病情较轻,病位较浅,正气尚盛,相当于卦之初位,故处在六经病首,并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作为脉证提纲,脉浮反映邪正交争,于表,恶寒反映邪始入人体,未与有形之物相结,此时,若恰当治疗,可使肌体免受重大损害。治疗上因病邪较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之以解表。同时,阳经居阳位,为得位之象,所以一般预后良好。反之若失治,误治,则内传至二位阳明,或致使正气亏损,邪气由表入里,则变证蜂起,极易形成正虚邪陷的危重证。

 

    太阳发病,两从标本,故太阳经证,从本寒化,则见恶寒;从标阳而化,则见脉浮,发热;病及本腑,则使寒水不化而致小便不利、口渴之证,治用麻黄汤、桂枝汤、五苓散之类。

 

    太阳为三阳之“开”,主一身之表,为病邪出入门户,外邪袭人,始自太阳,太阳统营卫,一方面主司汗孔的开合,另一方面抗御外邪,防邪内侵,其太阳所通营卫,其腑膀胱又主司气化,因此太阳的作用为上行外达,故称太阳为开。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衝而发病,导致开的机能紊乱,或当开而反闭,见发热,恶寒,汗不出而喘,因而以麻黄汤开阖发汗祛邪,使闭者开;或则当阖而反开,致汗出,恶风、脉浮缓,以桂枝汤调和营卫,使主卫司表的功能恢复;或气化不利而口渴、小便不利,以五苓散治之。总之因为太阳之气不能上行外达卫外而为固,其开合紊乱不节,以致于产生了太阳病,其治疗都是针对太阳“开”的功能而立法遣方的。在三阳经开阖枢之间,太阳“开”的作用,可以转属阳明“阖”,也可转属少阳“枢”,还可转属三阴经。其预后转归,病在开时,多为病轻,易治。

 

    阳明病,正盛邪实,正邪交争激烈,为三阳病极盛时期,因此放在太阳病后,在卦位相当于二位,为内卦之中位。在病状上,既有大热、大渴、烦躁、谵语,又有腹满时痛,大便燥结不通,所以用“胃家实”作为提纲概括病机,(胃家实际应为胃、大、小肠之通称),胃气以下降为顺,六腑以通为用,因此时正气尚盛,能耐攻伐,“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故阳明病经证、腑证,分别以清、下为治。因阳明病阳经居阴位,在卦为不得位,此为凶象,故阳明病在三阳病中病情最重,有高热、神昏、谵语之危象。也说明仲师重视正气(人体以胃气为本)的学术思想,因其虽不得位,但却居不卦之中位即得中,不愈则传至三位之少阳。

 

    阳明本应从中气而化,若中气化而不及,邪从阳明本燥而化,则成燥热证或燥实证,治以白虎或承气汤类。若中气之化太过则成寒湿之证,或中气之化兼阳明之标,则成湿热证,治宜寒湿中求之或以茵陈莴汤类。阳明位于三阳之里,主腐化传导,阳气蓄于内而生精排浊,其特点“内行下达”,故称阳明为三阳之阖。邪侵阳明,则其内行下达的机能遭到破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则其阖的功能紊乱,故出现不能食,大便燥结,或呕逆,小便数,热结旁流。若其阖的作用破坏,阳气不能内蓄,则见潮热,谵语,大汗等证。阳明病是内行下达阖的功能失常,故主以攻下,祛其留邪,恢复阳明受纳传导之职。病在阖时,则病稍重稍深不易治。病邪在阳明阖,一般不传向太阳“开”或少阳“枢”,即所谓“无複所传”,其出路或见自解,或阳热亢盛以致危殆。

 

    少阳病,在卦相当于三位,为下卦之末位,处内、外卦之交界,在经为阴、阳经之枢纽,这一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的特殊临床表现,代表阳热消退阶段,以示病机为半表半里,汗之不解,伐之无益,故仲师治以和解之法。因其为“得位”之经,故无凶险之势,预后多良好。其病外承阳明,内近太阴,具有向内、向外双向趋势,若治之得法,则从阳向表而解,失治、误治则内陷三阴,且径转太阴。

 

少阳从本化以概标,化之太过则热盛,升降失调,而致相火上炎或枢机不利,见口苦,咽干,目眩,治宜黄芩汤,见胸肋苦满,往来寒热,嘿嘿不欲饮食,治以小柴胡汤。

 

     三阳经中,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位于半表半里之间,具有宣通、升发、疏调的作用,故称之为“枢”。少阳病多为枢机不利,升发条达不及而为病。例如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故有往来寒热、胸肋苦寒、心烦喜呕的症状。少阳病既可外兼太阳,也可内兼阳明,因而在三阳经中,有著重要的枢转作用。少阳作为“阳枢”的作用,在于少阳邪气多来自太阳“开”,又最易入里转属阳明“阖”,故少阳病在临床中具有一种不稳定性。少阳为阳枢,若病自太阳“开”来,则病为进,若由厥阴之“阖”转来,则病为好转,外出向愈。少阳病枢机不利,邪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则用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恢复其枢机的作用。

 

    太阴病,代表阴证中较为轻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寒证,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为提纲证。示太阴具有反转之机,在治疗上则以温补为主,太阴为得位之经,并无凶险之证。若治之得法,尚可由虚变实,由阴转阳,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法,若误下则变证如麻。故太阳病放在少阳病之后,在卦相当于卦之四位,为上卦之初位,有交阳通阴之作用。太阴本代以概标,若化之大过,中见之阳明槔化不及则成太阴虚寒夹湿之证,而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等,治宜用理中、四逆辈。

 

太阴居阴分之表,主宣发、输布,凡血脉周流,津液四布,都是太阴经的作用,因此,称太阴经为三阴之“开”,太阴病,是因其宣散、输布、气化的作用,也即“开”的机能紊乱所致的结果。如水津不能输布则见腹满时痛,呕吐下利不渴,是太阴脾运失职。在三阴开阖枢之间,太阴为里虚寒证,病情进一步发展,很容易转为全身性虚寒证的少阴病。三阴病,太阴为开,病在开时,多为病轻,易治。

 

    少阴病为三阴之最重阶段,以“脉微细,但欲寐”为纲,阳气衰微,阴寒极盛,故放在太阴病后,为卦之五位,五为阳位,少阴居之为凶。阴阳分离,水火不济,多危及生命。因阴寒内盛,虚阳外越,治疗上多以回阳救逆为法。少阴两从标本之化,从本化之太过、标化不及则成少阴热化证,治宜黄连阿胶汤、猪苓汤、桔梗汤类;从标化之太过、本化不及则见少阴寒化之下利清穀,恶寒蜷卧等。治以四逆汤类方。少阴居于阴分之中,所连脏腑是心火肾水,所藏物质心血肾精,皆宜通布达全身而为用,与全身各经脉脏器有著密切的联繫。在三阴经中,少阴又为里之半表半里;因而称之为三阴之枢。少阴枢机不利,则心肾中水火不交,各自为政,故可见心烦不眠的热化证,又可出现脉微下利的寒化证,尚可见到单纯枢机不利的四逆散证。少阴作为阴枢的作用在于︰少阴病邪常来自太阴“开”,又可转向二阴交尽的厥阴“阖”,其病预后多不良。

 

    厥阴病,表示疾病的最后阶段,阳气或阴气都衰微到了极点,寒化而阴盛阳亡为寒厥,热化而阳盛阴竭为热厥,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蛔,下之利不止”为纲,反映寒热错杂之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正是厥阴病机的透彻归纳,无厥则不得为厥阴病,相当于卦之上位,体现了《周易》“物极必反”,“物穷必变”的哲学思想。厥阴从乎中气少阳火化,中气之化,若兼厥阴之标,则成寒热错杂,厥热胜负之证,治以乌梅丸,姜芩连参汤之类;若中气之化兼厥阴之本,风热相合,则成热厥之证。

 

厥阴居阴分之里,为两阴之交尽,手厥阴心包代君行血,使阴血敛而火不作,足厥阴肝主藏血,使血脉潜藏而精不泄,故称厥阴为三阴之阖。若厥阴阖的机能失常,则出现寒热不能交阖,而见错杂胜负之象,阴血不能潜藏则见呕吐或下利脓血等症。病至厥阴,也多死证,一般不转向太阴“开”或少阴“枢”,其出路或寒极致阳脱而死,热极致阴竭而亡,或转出阳经而愈。

 

    最后谈谈六经传变的问题,六经为病不外正邪斗争的进退变化,凡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属于邪盛而病进;若正气抗邪有力,能拒邪外出,由里出表,或由阴转阳,若于邪衰而病退,故外感热病,在三阳经阶段,多属于表证、热证、实证、在三阴经阶段,多属于里证、寒证、虚证。但是决定是否传经,在于正气的强弱,感邪的轻重,防治、护理的顺逆,其中尤以正气(包括阳气和阴气)的抗邪能力为先决条件。六经传变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传变、表里传变、越经传、合病、并病、两感、直中、坏病等,不能呆板地认为日传一经,或严格接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进行传变,分析传经与否,要从其脉证变化入手,其治疗原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将外感热病在临床实践中按六经辨证的传变规律,列表于后,限于篇幅,就不论述了。

 

    综上所述︰《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的形成,根据张仲景先生吸收前代的辨证法思想,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更借鉴了《周易》六爻的爻位元关系的内容,创造性地建立了一种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石,千百年一直有效地指导著临床实践,为保证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很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