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高乐与苏联三代领袖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5-21

戴高乐与苏联三代领袖

戴高乐并不认同苏联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但仍能够借助和苏联的关系达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其务实、灵活、独立的外交政策,在美苏之间保持游刃有余的地位,可谓当代外交大师。从1944年到1966年,他两次以国家首脑的身份访问苏联,一次接待苏联领袖的访问。成为当代西方阵营中唯一一位和斯大林、赫鲁晓夫,以及勃列日涅夫三代苏联领导人都有过互访经历的西方首脑。

1941年希特勒发动苏德战争的次日,正在叙利亚作战的戴高乐立即宣布自由法国对苏联卫国战争的全力支持。戴高乐主动和苏联交好主要为了寻找新盟友,当时英国企图趁机将法国势力排挤出中东,而美国则在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之间仍持暧昧态度。戴高乐认为争取苏联的支持有助于自由法国在盟国阵营中获得更优势的地位。正因为戴高乐的友好态度,二战尚未结束的1944年,戴高乐就主动访问莫斯科。

戴高乐对苏联的重要性有清醒的判断,他认为斯大林有些轻视刚刚光复的法国,他希望争取苏联支持法国以战胜国的身份重返大国地位。戴高乐的争取获得了部分成功,苏联至少没有对法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提出反对态度,同时戴高乐也承认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总体来看,戴高乐在斯大林面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不过还是设法超越意识形态分歧为法国争取到了利益。

1958年戴高乐复出重新组阁后,立即重新巩固法苏关系,他1960年邀请赫鲁晓夫及其家庭访问巴黎,在此次访问中戴高乐给予赫鲁晓夫极高的礼遇,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向赫鲁晓夫通告法国已经成功进行了第二次核武器试爆的消息。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的原因是当时苏联被认为是第三世界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支持者,而法国正在为非洲独立运动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所困扰,戴高乐试图对赫鲁晓夫软硬兼施,希望苏联在法国殖民地问题上干涉的更少。此时,法苏关系逐渐平等,因为法国大国地位已经巩固,并基本实现了法德和解,还通过欧共体的建设确立了法国在欧洲的地位。

1966年,戴高乐再次访苏,他先后同勃列日涅夫等苏联主要领导人进行了政治会谈。双方签署了《苏法宣言》及经济、贸易合作及空间探索和技术合作的协定。这次访问是在戴高乐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之后,更多是为了向世界展示法国独立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