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讯 | 干细胞将成为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新选择

 冬天惠铃 2018-05-2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四肢关节对称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关节的肿胀、疼痛和关节的功能障碍。


关节肿痛的主要原因是关节内部的滑膜发生了炎症改变,如果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发展下去会出现关节软骨的损伤和骨质破坏,从而有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不可恢复的功能丧失。

类风湿关节炎也会发生其他器官的损害。


比如可以引起皮肤和粘膜的小血管炎、间质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心包积液和造血系统损害等。


该病血液化验可以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和抗CCP抗体阳性。病情在活动期,可以出现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我国大约有500万左右的患者。

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多种选择方案,最常用的药物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艾得辛、云克、雷公藤多甙、昆仙胶囊、帕夫林等。这些药物起效时间比较慢,需要1-3个月才能够见效,所以曾经称他们为慢作用药。


近年来,价格昂贵的生物制剂开始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起效时间相对比较快一些。如果为了及时改善关节肿痛的症状,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小剂量皮质激素,会在服药当天就可以见到效果。


虽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可以选择的余地比较大,但可惜其中大部分药物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通常需要每1-2个月到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进行血象和肝肾功能检查,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白细胞减少或肝功能异常,就需要停药或更换治疗方案。

脐带与胎盘来源的干细胞,主要是间充质干细胞,每年只需要治疗1-2次,还具有安全性高和疗效持久的优势。与药物配合,可以减少药物的品种与剂量,从而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国内于2010年就有临床医生报告,他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采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症(详见Stem Cells Dev.2013,Dec 15;22:3192-3202和Stem Cells International 2016, ID 9165267),一共治疗了136例成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1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在饮食、睡眠、体力、疲劳等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活动评分明显下降,50%以上的病人达到病情缓解的指标。其中并发间质性肺炎的患者,也有一半肺部病变明显减轻。

从2012年11月以来,采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共计完成了13例次,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总体有效率达68%左右,一次治疗其效果可以保持一年左右。


尤其是改善疲劳症状比较显著,患者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多数病人感觉到抵抗力增加,不容易得感冒。最关键的好处是脐带或胎盘来源的干细胞不需要配型,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与每天服用副作用很大的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当然,不是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适合采用干细胞治疗,通常需要对病情进行适当的评估,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我们的体会是,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可以防止关节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即使并发间质性肺炎,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如果发展成为关节明显畸形,关节功能已经完全丧失了,此时采用干细胞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对于干细胞治疗的效果需要进行理性和客观的评价,需要具有科学的精神。   

我们使用的干细胞,是胎盘来源和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每次大概需要1亿个干细胞,采用静脉输注的方法,至今为止仅发现低热、乏力、头昏等轻微的不良反应,治疗的第二天这些不良反应就会好转。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掌握合适的病例,加上丰富的临床干细胞治经验,是保障治疗安全的关键因素。   

干细胞作为临床药物得到国家批准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于那些不想等待或者没有机会等待的患者来说,暂时可以作为临床研究尝试性进行干细胞治疗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比较好的方案。


初步经验显示,约有三分之二的病人,从此可以战胜疾病,收获幸福的生活,或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踊跃点赞吧!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