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章丘】奇观异景立石山 古韵悠悠水龙洞

 爱看章丘 2023-09-25

公众号爱看章丘

水龙洞村属于章丘区文祖街道,青山环绕,风景绮丽,乡村公路“三赵线”穿村而过,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

水龙洞村历史悠久。据《章丘市地名志》记载:明永乐元年(1403),冯、齐二姓迁此定居。因村西山涧有一长年流水不竭的小洞,认为是龙王所赐。故取村名水龙洞。

排排民居顺山谷河道依山而建,整个村庄的布局呈“丫”字型。房屋大多还是古老的石墙,房顶却早已换成了红瓦。



鲜花点缀着古朴的农家院落。

因大路建于谷底,住房都建于两侧的高处,所以像这样之字形的回家之路随处可见,那可真是步步高升了。

古老的石路干净又幽静,走在这样的小路上感觉好似在穿越时空。

历经岁月沧桑,许多的文物古迹却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位于村子中部的“卧龙池碑”为章丘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碑额阳刻:卧龙池碑,款:大清同治九年岁次荷月,文祖邑庠生彭贯珠撰文,后学冯相生书丹,石匠:于永祯、张殿安、柏玉绪。下横阴刻:合村共立。

碑的对面就是卧龙池,呈半圆勺头状,北头大,南头小,过去是重要的吃水源,现在已长满了绿色的水藻。

自卧龙池往北不远是一个古朴的石阁。阁上南面刻“玉皇阁”,北面刻“三教阁”。


阁下门洞东西两边各镶一石碣。东边石碣为《创建“玉皇”、“三教”阁记碑》,碑文曰:盖闻古有滕王阁,唐有凌烟阁,阁之建也由来久矣。今余庄之所创曰“玉皇”、曰“三教”,睹此阁也,远接太岱之境,近连锦屏之衢,固一方风气所有关,亦一庄之人文所淑萃也。于是合鸠工庀材,竭力告峻,自兹文明愈起,而富厚福泽接踵而至矣。


石阁往北不远有护林告示碑等五通石碑。分别是大清乾隆四十七年和大清道光十二年的《重修十一圣堂碑记》,大清同治十二年的《重修藏龙池碑记》,大清宣统二年的《护林告示碑》,中华民国十年的《护龙池及庙地告示碑》。

这五通石碑原镶嵌于村卫生室的墙上,现卫生室已拆除,可惜最北面的石碑被损坏了,令人惋惜。

石碑的北面是观音殿,俗称大庙。保存基本完好。观音殿的前院就是已经拆除的村卫生室。据村里人讲,拆除卫生室后要重修观音殿。

自观音殿向北路边有孤立的一通石碑和一尊石狮。石碑风化严重,字迹模糊,隐约看出“大清万古,乾隆三十年”字样。


就是这位可爱的小朋友一直带着我找寻这些文物古迹。小朋友一边带路,一边讲解,对水龙洞村的文物古迹讲解的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言语之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真是一位优秀的小导游。


在小朋友的指点下继续向北,在村北头有关帝庙,俗称关爷庙,看上去应该是近几年重修的。

水龙洞村处于群山环抱之中,层峦叠嶂,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



村西有一奇山名曰立石山。海拔550米,山顶平坦开阔,四周筑有石墙和垛口,是古代村人避难藏身之处。山顶矗立三块巨石,其一如马状,其二如人状,俗称“石人石马”。此山也被称为立石山。



石人石马立身山顶石崖,形象逼真,浑然天成,让人叹为观止。


石人石马峰下,有一山洞,名曰立山石室,传说为仙人修炼之处。


站立峰顶,俯瞰美丽山村。

近年来,水龙洞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的学校巍巍矗立,新建的幸福广场设施齐全。

河道整齐洁净,村风文明和谐。

新建的卫生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美丽的小山村会越来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