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救救那些撩完就跑的“渣女”

 闲谈集锦 2018-05-22



“520”被刷的屏,到今天都心有余悸。


大多数人狂欢的表象下,隐藏的却是不知多少人的苦衷与心酸。


昨天,有个读者留言说自己心里很难受。


她高中时物理成绩不太好,班级里有个常年稳居年级第一的男生。有时需要借笔记,这个“大神”从来都是先借给她,不给别人。


因为这个细节,她说自己有种被“偏爱”的自豪感。但其实高中毕业后,她和“大神”的联系,也只限于每年两人的生日。


她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几天前,“大神”突然说要去她在的城市看演唱会。谁知道,迎来的还有他突然的表白。


她回想起当年的点滴,感觉自己简直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兴奋地和身边人分享喜悦,甚至改变了下一步的人生计划,想好了未来……


得到了肯定的回复后,男生去她在的城市找她。


谁知,一见了面,这个女孩却觉得自己该放弃这段还没开始的感情。


“我感觉很怪,自己突然变得特别理智。这个人要进入我的生活了,但我还没有完全了解他。我感觉自己可以处理好生活中的所有事,那为什么还要和另一个人牵手呢……我感觉可能是我不需要恋爱……我真的需要空间……怎么感觉自己是个渣女……


对于恋爱这个折磨人的命题,如果摊上了个“回避型恋人”,就免不了一场相互的折磨。


还没开始就想放弃,阴晴不定若即若离。


一到关键时刻就怂,要怎么办?



1


撩完就跑不一定是渣

Ta有说不出的恐惧和疏离


电影《志明与春娇》中,张志明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唯唯诺诺,总是退缩。


春娇准备从火车站离开了,志明在朋友的提醒催促下才追上去。


他说,“我知道我这么久以来没为你做过什么,对不起。但是我其实真的想改……”



明明期待,却无法用行动体现;明明渴望得到关注,却因为微小的细节而连连退却,最后呈现出一副“高冷”的姿态。


人这样的状态,从婴儿时期就有迹可循了。


早在上个世纪,科学家就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幼崽倾向于依赖自己熟悉的照顾者;而这种依恋的行为,也有助于让得到了长辈关注的幼崽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存活下来(Bowlby, 1960s)。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进而,有科学家将婴儿的依恋总结成了几种类型(Ainsworth, 1978):


  • Secure attachment——安全型依恋

  •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焦虑-矛盾型依恋

  • 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焦虑-回避型依恋

  • Disorganized attachment——混乱型依恋


被归类成“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对于护理人员的归来或离开,都没表现出太多的情绪。他们对分离没有困扰,忽视别人的照顾,甚至拒绝帮助。


不过科学家们通过监测婴儿的心率,发现这种没有明显表现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掩盖窘迫的面具。


关于这样的依恋类型,成人世界存在更进一步的定义(Hazan,1980s):安全型、焦虑-过度担忧型,以及疏离型回避,和恐惧型回避


王家卫的《阿飞正传》里,阿飞(张国荣饰)是一只永远在寻爱,又一次次将爱推开的“无脚鸟”——他就是“疏离型”回避的典型。



和阿飞一样,大多数的“疏离型回避”的人其实很会撩。


自带一种忧郁和难以捉摸的气质,加上惯用的若即若离的“伎俩”,很容易让人对他们产生兴趣,并不知不觉地深陷其中。


但当你沦陷并想把关系推进一步时,他们却表现出紧张和不安,此时你越靠近,他们越逃离。


不再主动联系、表现焦虑,对于“回避型”的人来说,是动了真情。真的不是渣,而是他们可能对于“独立”的渴求,冒出来得不太是时候。


这像是一种敏感的领地意识——即他们所谓的“独立”。一旦另一方稍有跨界,他们便会用冷漠和回避来推开,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绝对安全。


对于“恐惧型回避”的人,情感更加复杂。虽然渴望亲密关系,又会觉得不舒服;不信任自己的伴侣,却也会时常感觉自己配不上这段感情。为了刻意避开亲密关系,他们会选择压抑情感(Bartholomew,1991)。


每个回避型恋人都有精分的灵魂,或者说,他们都是伪装高手。


坦然面对自己已经很难,更不用说要真实地对外表达自己的感情。


▲保存图片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2


长大的你总想逃离

很可能是躲不开童年的阴影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人在依赖关系中的回避行为,往往与幼儿时期的情感受挫有关。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教导要学着独立、强大、和勇敢,我们习惯藏起情绪,对内心的感受闭口不谈。


所以,变换和自己相处的节奏,转而去享受一段亲密关系变得异常难。



虽然回避型人格的形成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原生家庭的漠视,其中还有基因和环境的先天因素,但原生家庭的影响,直接且深刻,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本质。


如果养育者长期习惯漠视孩子的情感需求,拒绝给与及时的反馈,那么孩子会逐渐不期待情感上的支持(从而让自己变得冷漠和疏离),或是陷入要求更多、也被拒绝更多的境地(既渴望又害怕被拒绝)。


如果这种幼时的体验足够深刻,很可能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沉淀下来,变成一种“人际关系是不可靠的,只有自己才值得被完全信任”的潜意识,长大后会格外珍惜自己的独立性。


比如,当一个“回避型”的人在一段关系中感到不适时,他们会采取拖延战略。对方问“我们今晚什么时候见面比较好”,他装作没看到手机,一直拖延时间到这次没法赴约,才回复说“不好意思没看到”。


过度的自我保护,让他们错过很多交流的机会。


▲保存图片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3


回避型依恋不是病

但仍旧需要这份自救指南


事实上,在亚洲国家(尤其在中国和日本),绝大多数的人都偏向回避型人格,这与我们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有关。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刻意疏离都属于“回避型”,因为即使是“安全型”依恋的人,在恋爱中也有对距离的需求。


如果你对距离和独立性过于强调,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以至于始终无法进入或保持一段亲密关系时,才需要正视自己的交往模式。


1、尽量找一个与你的依恋类型互补的伴侣


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人,他们习惯性地对伴侣和依恋抱有积极的态度,能平衡独立和亲密的关系,也为这种平衡感到舒服。如此,你有恐惧,ta可以用安全感弥补。


2、意识到你的伴侣是否在被你的回避所伤害


大多数人在与回避型人格相处时,都被动地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中。因为对于回避型人格而言,“对距离的控制权”就意味着安全,而如果失去这种控制权,往往也就意味着这段关系的破裂。


如果还想继续这段感情,那么请在Ta筋疲力尽之前,做出一些改变。


3、正确认识是真的被Ta所吸引,还是只是出于独处的不安


在人类的感情中,荷尔蒙的冲动是建立一段长久亲密关系的基础,而纯粹靠理性维持的关系则难以长久。


4、尽快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


网球名将李娜说,她是个自卑得根深蒂固的人。她在巅峰时期的教练卡洛斯发现,就算鼓励李娜,她也不怎么回应,听到别人的表扬,李娜也觉得是在哄她而已。


症结在于,李娜9岁时就进了体校,童年时期的教练有长达十年的时间不曾表扬过她。虽然已成世界级名将,但提起这段往事,她还是会泪流满面。


我觉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影响力真的是远比想象的大很多。我必须要把她说出去,我必须要让教练知道,她当时伤害了我。


借着一次休假,李娜回家乡找到当时的教练,说出了心事,解了自己的心结,也理解了当时教练的苦衷。


潜在的记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现在的生活。如果往事记忆是个枷锁,直面它,把它拆掉。


5、坦诚地和现在的Ta沟通


最好能和对方协商出一个适当的“距离”概念,说清自己对独立的理解和边界所在,循序渐进建立起对对方的信任感,找到两人间最舒适的距离。


不要被自己的“回避型人格”吓倒,它不是百害而无一利,你也不会注孤生。


P.S. 如果你被“回避型”恋爱困扰了许久,就用这篇文章和你的Ta解释清楚吧。“521”还有好几个小时才过去,趁这个机会,说你想说的话。


加油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