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结肠炎

 许平ui1dtfoa3w 2018-05-22
这是一个慢性结肠炎的患者,有10 年的慢性腹泻病史了。
这是一个艰难的病例,在我这儿治疗了大概一个多月,后来放弃了。
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病例。
患者腹泻10 年,腹泻一天3次左右,大便呈泡沫状,长期间断使用附子理中丸控制,服用后上症稍解,停药后又复发。
3年前,开始在西医消化内科接受正式治疗,服用复发谷氨酰胺和双歧杆菌等,治疗后上症稍缓解,后又因饮酒而复发。又用中成药控制,附子理中丸,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散,四神丸,肉蔻四神丸等等,但是依然停药又加重。
遂遍访中医名医,具体用药不详,大概换了五个医师,依然服停药后加重。
1 年前又开始去西医消化内科接受治疗,服用匹维溴铵、复方谷胺酰胺,抗生素(具体用药不详),又接着服用双歧杆菌,曲美布汀,枯草菌,治疗前期上症好转,之后症状复又反弹。
又做肠镜,发现大肠有多发息肉(山田I型息肉),遂作镜下息肉APC术,共切除26枚,同时还确诊为“结肠炎”,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灌肠,治疗前期上症好转,之后症状复又反弹。
后又遍访中医名医,后来到我这儿寻求治疗。
治疗前舌象如下,舌质淡嫩,遍布厚厚的灰白黄相间的如雪山一般的舌苔,治疗后,舌苔渐退,但仍为黄白相兼的润苔,口臭亦去。
我的主要思路还是清调补,就是首先不能单纯用补法,不能单纯用收敛之法,不可为了一时的止泻就把山药,莲子,诃子,四神丸之类的药用起,在治疗上主要用温阳的办法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药物 化湿药。
具体用药就是附子薏苡仁败酱散(或苓桂术甘汤) 厚朴、苍术、茯苓,间或配伍白头翁,黄连,黄芩等等。
主要思路根据患者舌苔的变化就是温阳解毒祛湿,不追求止泻,力求让患者恢复正常舌苔。
当然,也由于止泻效果不佳,后来患者还是放弃了,所以整个治疗以最后一个舌苔为结束。
我也在反思自己,患者这十几年来更换中医、西医医师频繁,所以在我这儿治疗时间应该也不会太长,所以我的清调补的思路他就坚持不了,整个思路其实只会半路夭折,但是我也只能力尽如此,应该会有更好的医师为他给出更好的处理办法。
希望他能早日康复。
此舌相为浊毒内盛,体内津液不布,对绝大多救医生是疑难症。鄙人长期临床总结,已有破法:从肺论治,肺主一身大气,与肠相表里,重在打通一身气机,必用药为旋覆花。涉及结肠直肠浊毒,清理之药必用五倍子。供黄兄参考。 
黄老师,我分享一下我的治病经验。看能否参考。患者也是慢性肠炎多年,尤其是晨起必泻。观其服用过的方子,有四神合四君,稍佐清热解毒燥湿之剂。亦有补脾益肠之剂。仔细想想,肝为风木之脏,肝性急,处方四神与柔肝之剂,效不明显。后摸其寸脉沉细,略加补提,五剂收效。 
慢性肠炎是免疫病,最好用巴豆来治,没有治不好的。本草纲目有记载。现代临床也有很多验案,可以查阅到资料。不过绝大多数中医都不知道 
慢性结肠炎不是胃肠的问题,而是肾阳虚,老朽治愈数十例慢性结肠炎,以治肾为主,均愈(最长病史25年)。 
急性期要重用清热解毒利湿法,结肠息肉乃多年炎症刺激所致就是明证,甚至西药抗生素都可以简短使用,最近一个此类病人的治疗很说明问题,使用该法几乎完全好了,增加其他办法马上复发。 
舌质嫩,淡。证明病人正气不足。脾胃乃生化之源。不管他泻不泻,首先当补气健脾,再者患者一天泻三次便是肛门括约肌无力。也重在补阳气。最后可看患者大便是完谷不化,还是溏便。完谷不化燥湿健脾,溏便则分利。如果只祛湿不补正,正气不升,括约肌无力还是得泻,正气得不到恢复即便湿去了还是会生了。

从舌苔看,药已对症,只不过患者阳气素虚,厚苔积于舌根,以茯苓,薏苡仁,泽泻利湿为主,黄柏,黄柏少量暂服,苍术,厚朴化湿,酌以扶正,干姜,白术,人参,寒热兼用,扶正珐除湿热(以扶正为主),当可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