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在被同龄人抛弃吗?来看看这段爆红的4分钟演讲《在你感觉到压力之前》

 冲霄3e8ixadnpn 2018-05-22

又是一年毕业季。


上周四,我去学校指导大四、硕士生做学位论文最后一轮的修改。吧啦吧啦讲了3个小时的正事后,开始漫无边际的闲聊。


90后的孩子,表面看上去“没心没肺”,其实心里想的挺多。


没定下来的担心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又觉得工资不够多;没有男(女)朋友的觉得很失败,有了的又面临新抉择;感叹房价太高,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在北京有自己的小窝......


其实,他们还算好。我认识的好几个博士研究生已经抑郁了,开始看心理医生、吃药。


我很理解他们,有限的资源,永恒的竞争,谁也摆脱不了。年纪轻轻,就要努力摆脱被同龄人抛弃、被后辈拍倒的可能性,能不焦虑吗?


虽然真实世界有时就是这么残酷,但我们能调整自己的内心。


我把之前在中国日报上看到的一段视频转发给他们,希望能帮助他们认清自己的内心,缓解焦虑。


这是一段名为《在你感觉到压力之前》(“Before You Feel Pressure”)的演讲,在YouTube上爆红。


很短,不到4分钟,却能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深思。


Before You Feel Pressure | 3'45''



视频开头,一位校长模样的人,在认真给中学生做毕业演讲。演讲中,他为学生指出了未来人生该有的时间进度表。



再过两年,你们就会完成A Level的学业;

再过三年,你们就会去自己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

再过五年,你们会步入职业生涯,

在座的很多同学,会进入全球顶尖公司工作;



然后你们会结婚,买房;

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就会安定下来。

十五年后,你就30岁了,你的人生轨迹也会就此定型。


听着似乎颇有道理。大多数人就是如此按部就班地度过一生,平平稳稳,虽谈不上光宗耀祖但还算比较顺遂成功了。


就在“校长”还要继续侃侃而谈时,听众的后排举起了一只手。




一位年轻人自信地走到台前。



他说:


“不好意思,校长,我想告诉你为什么你的这些话是错的。

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岁才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

有的人没有上过大学,却在18岁就找到了他们热爱的事;

有的人一毕业就找到好工作,赚到很多钱,却过得不开心;

有的人毕业后选择了间隔年,并找到了自我。

有的人16岁时就确信找到了自己想做的事,但却在26岁改变了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结了婚,却等了十年八年才生孩子;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

有的人明明彼此相爱,却没有在一起。


我想说的是,人生中每一件事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自己的节奏。

你身边有些朋友或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

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自己的。

耐心一点。


接着,他举了各界成功人士的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马克·库班25岁时,还只是达拉斯一家酒吧的酒保(1993年才创立计算机资讯公司MicroSolutions,后来成为了亿万富翁)。


被出版商拒绝12次后,J·K·罗琳32岁时才出版《哈利·波特》。


Ortega在39岁才创办了Zara。


马云35岁才创立阿里巴巴。


摩根·弗里曼52岁才在演艺事业上有了重大突破(《肖生克救赎》里的精湛表演)。


所以,即使我们的人生看上去慢于同龄人,也不用为此焦虑和难过。


25岁后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

30岁还没结婚,但过得开心也很美好。

35岁后成家也没什么不可以,40岁后再买房也不丢人。

不要让任何人用他们的标准来扰乱你的时间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并非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能计算得清楚。也并非每一件计算得清楚的东西,就都有意义。”


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我希望你们能创造属于自己的、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的人生,并学会用这些去影响并点亮其他人的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成功。

*灰体翻译部分来自中国时报双语新闻


一直很喜欢“境由心造”这句话。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幻,别人走的多快,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和想做的,坚持适合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踏实地往前走,就好。


所谓的成功,不只是物质的日进斗金,事业的平步青云,别人的垂涎艳羡,更应是自己内心的安定和淡然,平凡幸福的点滴体会。


我想告诉我的学生和孩子,人生很长,不必慌张。



川妈说说


直到30岁,我才拿到我的博士学位。为了体验海外的科研和生活,曾自愿推迟一年答辩(非常感谢川爸理解、支持我的任性)。


写博士论文时,意外怀了小川,打乱了所有的节奏。本想先在学校工作两年,评上副高职称后再说。刚上班就休产假,我的职业生涯开始的有些奇葩。熟悉我们工作性质的人都知道,我很可能因此错过了事业发展的最好时间。


但其实啥也没耽误。该上的课都上了,该发表的文章都发了,该评上的职称也评上了。


就在大家等着看,接下来我能在几年内拿到正高职称时,我决定放慢脚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放在现阶段更感兴趣的事情上,比如写育儿文章,做自然科考营。


我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和工作,只不过以前主要是理论上的探索,现在想在实践中摸索看看。当然也说不准,有一天我也许会放弃现在,再去读个儿童教育的博士。


谁知道呢,身随心动,做自己觉得有趣和有意义的事情,点亮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就好。人生很长,不必慌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