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 对联句 75cm×97cm 释文:墨华灿烂争春发,诗草纵横信笔书。
金文 集散氏盘铭文联 138cm×34cm×2 2010年 释文:道用淮南子 史为司马师 “艺贵参悟”,林散之先生曾对“参悟”有过特别的诠释:“学贵参悟!参是走进去,知其堂奥;悟是创造出来,有自己的面目。参是手段,悟是目的。参的过程中有渐悟。悟之后仍要继续参,愈参愈悟,境界高出他人。是为妙悟。参悟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参是吃桑叶,悟是吐出好丝来。不参而悟,如腹中无叶而难吐丝。”懂得了参悟,才能实践“会古通今”“极虑专精”的古训。 陈槱《负喧野录》:“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指出学书不在于反复地看碑帖,并一笔一画去摹仿,而是在于常常仔细赏玩,通过看而记在心里并有所感悟,那样就可以随意运笔,得到精微之处了。袁裒《评书》:“良以心融神会,意达巧臻,生变化于毫端,起形模于象外,诸所具述,咸有其由,必如庖丁之目无全牛,由基之矢不虚发,斯为尽美。”指出学书方法在于一个“悟”字上,如心领神会,犹到庖丁解牛、由基射箭之步,就可尽善尽美了。 章草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48cm×121cm “参悟”是一种思考,一种悟道。时下一些学书者“只知梨子大小、不知香甜苦涩”,只知动笔不知动脑,写来写去,也就是“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罢了。苏格拉底说:“眼睛迟钝的人有时反比眼睛尖锐的人见事快。”也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对于书法的学习,言恭达先生非常重视思考,他曾在抱云堂书院书法访学班上提出“学思相契、行访相融、互通相交”的学习方法,并多次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抱云堂彭庆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