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老师的书法,独秀群芳,别具一格,属于宗法传统,化古为今的典型代表。其行草颇有独创性,也是杨老师书风特色修成正果的主要标志。 在一些人眼里,觉得他的作品有点儿另类,最大的差别是,与以往常见的,书宗二王那种行草书,格格不入,很是刺眼。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奇怪,只能说他们不懂书道之妙,或者不喜欢这样风格的字体。其实,杨老师这种写法很是正统,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融会贯通,熔古铸今,独辟蹊径。是一种建树个性书风的创意之举,这无疑给我们当代书法人,尤其是少壮派,如何突破传统束缚,寻求创新之路,提供了一条难能可贵的重要信息。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熟虑,膜拜学习。 不难看出,杨老师的创作手法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以魏碑为主旋律,大胆地写成了碑味式行楷,这种作法与唐代李邕、宋朝米芾,有几分相似之处。犹如条条溪流汇入大海,形成如此奇葩字体,也真可谓水到渠成,顺乎自然了。这也证明了,他的书法脉络十分清晰,丝毫没有肆意妄为的成分。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已经炉火纯青吧。 他的作品,主要取法魏晋立其筋骨,融入汉唐等其它元素,刚柔相济,隽逸劲健,节奏舒缓,起伏跌宕,像一首首弦律悠扬、婉转动听的古筝曲。他巧妙地运用独居匠心的技艺手法,表现自己的个性化创作意图,以较高的字外功底蕴,渲染笔墨情调儿,最终达到写出书为心画的意境,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可以想像,如此一位书法大师级别的高手,早已经把获奖、封号等身外之物,置之度外了。也许这就是书法最高境界,上善若水,淡泊名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