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赏析青花缠枝莲纹罐

 惠训书院 2018-05-22

明万历朝(1573—1620)前后一共48年,是明代皇帝中时间最长的一朝,虽然此时的青花烧造已不如永宣时期的恢弘大气,但由于此时“宫廷和上层社会对于细瓷的追求和废除禁海,致使瓷器产量剧增,青花瓷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并且一时期所开创的淡描青花技艺亦为人所追捧。

万历青花早期继承了嘉靖风格,后来造型开始转变,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而“淡描青花”成为其中最突出的工艺。万历淡描青花,是以纯白描的技法勾勒出图案线条,其笔力纤细并不施以晕散和渲染,以营造出一种淡雅清新之气,故后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赞曰“明瓷人物以淡描青花者为精”。今日展示的青花缠枝莲纹罐正是这一时期青花瓷器中的出色作品。

近日深圳永乐有幸征集一件明代青花缠枝莲纹罐,口径:8.7cm通高:15cm底径:16cm,直口,短颈,丰肩,圆腹渐收,圈足外撇。底部以钴料书写“天”字款……造型规整周正,胎体敦实厚重,釉面莹润匀净,釉质细腻坚致,釉色白润柔和。腹部绘缠枝莲纹为主题纹饰,青花色泽淡雅,构图密中有疏,整体线条流畅生动,手法高妙,工细精巧,纹饰疏密有致,雅致宜人。

细观此青花缠枝莲纹罐,肩部与足部绘有莲瓣纹,与器身的缠枝莲纹相呼应。腹部缠枝莲纹大花大叶,枝繁叶茂,画面浓淡深浅、不同层次的渲染,线条匀挺而灵活多变,缠转不断的身姿可谓无处不在,散发出无穷艺术魅力,在蓝自映照问体现着莲花高洁优雅的神韵。

我国以莲花为饰装点器物始自周代,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早期,器物上的莲花纹饰更多的具有宗教意味。直到明清两代,缠枝莲纹开始广泛流行,被大量运用在陶瓷器上,或者做为主题纹饰,或者做为辅助纹饰装饰着瓷器,以刻、划、印、堆塑、镂空、彩绘等各种技法表现。特别是运用此纹饰的青花瓷器,受到从皇室到百姓的一致喜爱。

在瓷器历史上,大明成化天字罐的名气非常大,地位很高,因是御用器。故成化天字罐在瓷器的收藏中会是特别珍贵,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追求,一些藏家不惜万金以得一罐,作“镇宅之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