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治通鉴》札记20:汉武帝-汉王朝制度的建立者

 木土泉大福富 2018-05-22


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

汉武帝-汉王朝制度的建立者

     

      

了解了汉朝的性格,某种意义上说,也就了然了往后朝代的历史脾气。大汉是儒法并用,亦儒亦法。并不纯用周道,也不纯用法家。周的制度是礼,秦的政治是法。汉朝是两者之间折个衷,开了往后的历史局面。这一艰巨的工作直到汉武帝刘彻手上才得以完成。

      

刘邦只是打了一个国家的基础,至武帝时,王朝才建起完整的制度。说这话好象会被人打,但实际情况确是如此。刘邦登基七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稳定国内局面上,对于制度上的打理只做了这么几件事:一是萧何次律令,二是韩信申军法,三是张苍定章程,四是叔孙通制礼仪,五是陆贾造新语。其他人大抵都是熟人了,说说张苍。张苍和李斯、韩非等人都是同门师兄弟,同出荀子门下,一生博学,他的学生有贾宜。

      

张苍在数学方面兴趣比较大,成就也高,曾增补《九章算术》。在度、量、衡方面也制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章程,方便民间交易。而楚人陆贾,早年追随刘邦打天下,此人口才极好,因此常出使诸侯,做些外交方面的工作。他受命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共著文12篇,此即是《新语》。和叔孙通一样,算是汉初儒家陈营的人物。

      

班固很客气地评刘邦,“虽目不暇给,规摹弘远矣。”其实也就草创了一个粗丕。武帝后来对大将军卫青说,汉朝建立以后,什么事情都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加以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的话,后世就无所遵依;如果不出师征伐的话,天下不安。为此就不得不劳苦了百姓,如果后世要仿照朕的行为,那就要重蹈亡秦的覆辙了。(《通鉴》卷22)汉武帝很清楚时局,也知道肩上所负的使命,有些手腕使用得激烈,那也是情出不得己,时势如此。但正是武帝的大手笔创制,构建了汉朝的历史框架,也对后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这样,始皇帝的帝国梦,在汉武帝手上梦想成真,终至成为一个精美的成品。往后的历史朝代,皇帝轮流坐,终跑不出这个历史格局,也是沿续西汉的历史性格,只是用法用儒,深浅不同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