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第二节   巧用修辞,扮靓文采

 江山携手 2018-05-22

让作文语言“靓”起来

佘冬妹教案

第二节             巧用修辞,扮靓文采

一、教师技法点拨:

作文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能使文章语言形象鲜明,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给读者以艺术享受。我们读名家文章,常有词清、句丽、妙语连珠之感,这就是有文采的具体表现。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二、巧用修辞技法展示:

(一)、   巧设比喻。

1【技法讲解】  比喻是指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以求使文章生动形象的修辞方式。精妙的比喻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鲜活,化静止为灵动,为文章增色添彩。

2例文精彩片段展示:

例文一:《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中写道选择诚信。因为它比机敏来得憨实。诚信好比一个乡间小伙,他每日只知弓着黝黑宽阔的脊梁在人生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机敏则更像一个电脑黑客,他总是那样才思敏捷,头脑灵活,却总是不露真相叫人紧张。在人生的剧本里,一位老实踏实的演员总要比一个奸诈精怪的角儿更受观众青睐。”  

点评:他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写成选择诚信。因为诚信比机敏好,更受欢迎,语言就会索然无味。

例文二:命运就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叹。命运就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就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点评:在比喻中注入文化含量与人文精神,那自然更有文采,主题也更加鲜明突出。

例文三:《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例文四:《桂林山水》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3、【中考经典美文听读】

感受幸福     

离交卷还有40分钟,刚才阅读的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却仍旧印在我的脑海,像那温馨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像那哲人的话语引人深思。    

 幸福一如在水一方的伊人,让你刻意追寻;有的人为之奋斗了一生,到头来却发现原来幸福就在自己走来的路上,而自己却无法享受幸福,恰似“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人,其实幸福如影随形,时刻伴随着你。     

每天的早晨,白色的窗帘在随风飘荡,温暖的阳光透过窗帘照到你的身上,这时候你翻身下床。打开窗户,看着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享受着早晨清新的空气。这不就是一种幸福吗?  每当你坐到餐桌前,喝着妈妈为你准备好的热牛奶,吃着爸爸做的煎鸡蛋。在填饱肚皮的同时,你是否感受到了幸福呢?     

当你背上书包,走出家门的一刹那,妈妈说“路上慢点,放学早点回来”,你是否感受到了妈妈的关爱如影随形,你是否意识到你正生活在幸福之中呢?   

  校园里见到同学那如花的笑容,课堂上听到老师如水的柔情话语,操场上进行着自己喜欢的运动,这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正生活幸福之中呢?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给你一个甜甜的笑容,有人给你一双有力的大手,有人给你一个胜利的手势,这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中呢?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它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时候它就是一杯热好的牛奶;有时候它就是一句深深的叮咛:有时候它就是一个会意的眼神;有时候它就是一种平平淡淡的真实。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简单得像一杯清凉的白开水,朴实得像路边悄悄盛开的小花,普通得像你走路时的身影,但可以温馨得像轻柔的春风。

请记住:幸福如一颗种子,撒播在你的心问,只要你愿意,它便会为你开花结果。幸福是口渴时的一杯凉水,饥饿时的一碗热粥,寒冷时的一层暖被,失落时的一言鼓励,伤心时的一句安慰„„    

学会感受幸福吧,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敞开自己的心灵,仔细体味,仔细品尝,幸福就像阳光,幸福就像空气,时刻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愿意,你随时都会享受到幸福的。    

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心境。有的人因为身体健康感到幸福:有的人为取得成绩而感到幸福;有的人为事业有成而感到幸福;有人为自己家庭的和睦感到幸福:有的人因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幸福;有的人为自己称心的生活而感到幸福;而有的人甚至为自己经历的苦难而感到幸福——其实,经历过痛苦才能真正懂得幸福的含义,才能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用你那敏感而善良的心去感悟幸福,享受幸福吧!因为幸福就藏在我们的心中。   

  文采点评:文章从读《提醒幸福》的感受出发,写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幸福的内涵到底如何呢?恰当的比喻,把“幸福”描绘得具体而形象。在文章细致地描绘了幸福的“画面”后,用化虚为实的比喻对“幸福”做了言简意赅而又形象生动的阐释。看,幸福是“阳光”、“牛奶”、“叮咛”、“眼神”、“空气”等,这些词从不同的侧面写出了“幸福”使人温暖快乐充实,既有物质的满足、精神上的鼓励,还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更有思想上的成熟。幸福本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作者的这些比喻就让幸福“色、香、味、形”俱全了,文章的成功多半是靠成功的比 喻取得的。

(二)、妙用排比。

1、技法点评: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语句排列在一起的辞格就是排比。文章中如能用排比来铺陈观点,不仅能增强文章方正齐整的形式美、张弛有度的节奏美以及汪洋恣肆、一泻千里的气势美,而且还能增添文章的气韵,使得文章内涵厚重、神采飞扬,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用来说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透彻周详;用来叙事,可以叙述得条理分明,细致入微;用来状物,可以把事物刻画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用来抒情,可以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感情充沛。因此有人形象地将排比说成是句子的“集束炸弹”,是创造作文亮点的“多面手排比句给人的感觉是有气势,有内容。用得合适,可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2、例文展示:

例文一:《有时,我们需要放弃》的开头:

放不下山脚怡人的美景,便无法攀上顶峰获得更开阔的视野;舍不得白晰的皮肤,便无法在野外探险中寻找珍贵的宝藏;抛不开对父母孩子般的依恋,便无法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独立开创的空间;摆脱不了旧创的痛苦,便无法在新伤到来时加以防护;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便无法振作起来寻找新的方向……

点评:文章开篇就是一组气势恢弘的排比句,不同凡响,给人以高屋建瓴的感觉。 

例文二:《三峡》

   她,美丽多姿,风情无限。水光潋滟的西湖是她的明目,精巧别致的苏州是她的妆台。三峡修长的山峰是她轻抚我们的温柔玉指,黄山变幻莫测的云雾是她抖动的神奇纱衣。春风吹绿了她的大江两岸,夏雨汇成了她东海的滚滚波涛,秋风染红了她漫山遍野的红叶,冬雪写就了她壮丽的北国风光。

点评:这段文字,抒发强烈的感情不借助排比句式就不足以让情感喷薄而出。使用排比句,要力球言简意赅,准确有力,形成语言的整齐美。以它整齐的句式、丰富的意象、精巧的排比将对祖国的赞美之情宣泄得淋漓尽致,使人过目难忘。

3【中考经典美文听读】

从此不再迷茫

“时髦的服饰,丰润的容颜,乌黑的头发,靓丽的双眼,这就是青春的美丽吗?”处于青春迷茫中的我不停地追问着自己。这时天空中传为了一个肃穆的声音:“不只是这些,青春还是真正美丽东西。”“那会是什么呢?”我赶忙问道,只听那声音更大了:“由你自己

去寻觅、感悟吧!”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寻觅真正青春的旅程。

我飞向蓝天,遇见一只雄鹰,我悄声问它:“潇洒的鹰大哥,告诉我青春是什么,那吗?雄鹰扑腾了一下翅膀,略有所思地说道:“想知道青春是什么,那就和我一起去感受吧!”于是,我随着雄鹰舞动着刚劲的羽翅,时而直击蓝天,在白云间翻飞;时而俯冲大地,在

田野上飞翔;时而追击雷电,在风雨中穿梭。哦!我明白了,青春就是去翱翔蓝天,青春就是去搏击流云,青春就是去战胜风雨!“ 

我爬上高山,遇见一颗青松,我亲切地问它:“年轻的松树大哥,告诉我青春是什么,好吗?”松树点了点头,便开了口:“想知道青春是什么,那就和我一起去感悟吧!”于是,我与青松一起生活了下来。春天来了,我们抽出新芽,神采焕发;夏天来了,烈日当空,

我们岿然不动;秋天来了,霜染红叶,我们硕果累累;冬天来了,严寒盖顶,我们坚韧挺拔。哦!我明白了,青春就是生机活力,青春就是顽强不屈,青春就是汗水收获,青春就是信念坚定!

在山涧,小溪轻轻吟唱:“雨季呀,快点到来,我要流淌,我要向前!”她用歌声告诉我,青春就是载歌载舞,奔腾不息。

在田间,禾苗轻轻摇摆:“丰收呀,快点到来,我要付出,我要播种!”她用微笑告诉我,青春就是充实自我,奉献所有。 

在原野,花木轻轻拂动:“春天呀,快点到来,我要饱满,我要开花!”她用芳香告诉我,青春就是繁花似锦,朝气蓬发。 

啊,在我的这段旅程中,我终于明白了青春真正美丽的所在。是的,从此,我对青春将不再迷茫!

文采点评:写作时恰当地使用排比铺陈法,能使文章有一种别样的美。本文就是一个例证。文章开头用了一组词语排比,充分地写出了自己面对青春时困惑迷茫的心理;之后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以寻求青春为线索,从蓝天、高山、山涧、田间、原野等方面设置相同段落,

构成了排比段,使青春的内涵在一气呵成中给人留下整体印象,使得文章节奏明快,张驰有序。总之,无论是在段落中还是在段与段之间,都可以找得到排比的语句,这些灵活多变的语句成了本文的一大亮点,它使得文章气势充沛,并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美丽青春的赞美之情。

(三)、巧引诗文。 

1、技法点评:也叫“旁征博引法”就是在作文时灵活引用古诗文名句、名人名言,箴言谚语,典型故事、有代表性的看法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来为文章增色添彩的一种方法。巧妙地运用旁征博引法,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现见雄辩,能使散文更具文采,更显魅力。具有文化底韵。

2、例文展示:

例文一:《生命》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例文二:原文: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庐山瀑布,泰山绝顶,还有那黄河九曲,长江三峡,以及那秀丽江南。

改文: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还有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和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3【中考经典美文听读】

树枝·理想·心中歌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给我那一截截树枝,我将为了理想上下而求索。

——题记

理想是一首永恒的歌,我多想扬起歌喉把它唱响,可惜我没有音乐细胞,也无名师指点,我为之梦想,为之悲哀,为之惆怅。无意中从报刊看到《心底的那截树枝》的故事,我的心怦然而动„„

有一种小鸟,它可以用一截树枝支持丰自己的生命,它是那么的弱小,那样不禁风雨,然而它却可以凭借一截小小的树枝,成功地飞越浩瀚无边的太平洋!

小鸟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飞越太平洋的信念;老鹰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搏击长空的勇气;小草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染绿大地的志向;小溪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一往无前的毅力;腊梅理想中的“那截树枝”是散发清香的追求„„ 

面对着具有温馨提示事的方格试卷,我罗列着拥有过的“那截树枝”——

“孩子,两眼平视,双脚匀蹬。”父亲指点我学骑自行车。一次,两次,摔倒,爬起,如今我不仅学会了骑自行车,还会了驾驶摩托,至于上网聊天上台演讲,当堂作文,那更不在话下了。原来我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就是勇气,一个生活的勇士,是敢于在别人之前迈出第一步的;禁不起波浪的鱼儿永远不能跃出水面;只会躲在安乐窝中的雏鹰终究无法在茫茫的天际中任意翱翔。

“××,你背一下《水滴石穿的故事》好吗?”四年级时沉默寡言的我好不容易在语文老师的引领下背完了课文。“不错,可要坚持哟!水滴石,绳锯木断,相信你也能飞上蓝天。”老师的话让我明白了毅力是成功的基石,有了毅力,就有了飞向成功的翅膀;有了毅力,就有了喜迎明日朝阳的希望。一如梅花,香自苦寒;一如宝剑,锋出磨砺;宛如小草,春风吹又生;宛如燕子,秋去春又回。太阳每天都会升起,风儿每时都不停息,有了毅力,

八年抗战终于赶跑了日寇;有了毅力,常败将军威灵顿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

我思索着,寻找着,到底哪个才是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呢?世界处富比尔·盖茨放弃了大学深造,在软件领域独树一帜,学会放弃莫非是他理想中的“那截树枝”?雷锋时时为他人着想,从小事做起,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立足现实莫非是他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呢?还有孟子“舍鱼而取熊掌”,岳飞“重整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原来,理想因人而异,因时因地有别,实现理想靠什么呢?是勇气,是毅力,是选择,是心中有我有他人,更有祖国和世界。朋友们,为了你理想中的“那截树枝”,努力,努力,再努力!

文采点评:运用旁征博引法,化辊人的语言为自己的文采。如题记中化用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下半句,突出了自己追求理想批准书。开头引述寓方,简明扼要,形象生动,既抓住了要领,又引出了话题。中间引述了父亲和老师的话,突出了自己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师长所起的巨大作用。结尾暗引诗词名句,为揭示哲理增色,同时增强了文化底蕴。语言朴实形象,生活化,情感化,诗意化,既得益于旁征博引法,也是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的结果。文章妙语多多,行文中多有精彩之笔,从中可看出考生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善用短句 ,或形成对偶句式。

1、技法点评:汉语句子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适当应用短句,能使文章语言具有音乐美,感情充沛,掷地有声。长短结合,错落有致,、骈散并举,生动活泼。、肯否相间,感情强烈。

2、例文展示:

例文一:《拣尽空白 终见风景》:落日溶金,暮云四合,晚霞带着无尽的沉思,落在了那片青冢,云无语,草也沉默;落在了那片空白,让人忆起了你,用缕缕青丝熬成了白发沧桑,用自己的明眸点染了那一方净土,那一方空灵,那一方空白,那一道风景。” 

点评:巧用短句,使文章语言具有诗情画意,含蓄隽永,表现力极强。 

例文二:《空中楼阁》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3、听读中考美文:《假如我能反转地球》

公元2007年,我站在天台眺望,似乎在寻觅着夜空中的神机,恍惚间,佛从天边出现,佛曰:“夜深人静,施主为何不早点休息?”我说:“佛,您可不可以让我拥有反转地球的法术?”

佛曰:“施主乃大彻大悟之人,也罢。不过,一日后我便将它收回,施主好自为之„„”

一阵清风,佛隐去。

反转地球一 春秋——东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琅琅的读书声中,孔夫子踱步而至,他说:“这是我心目中的社会,即为‘大同’。”举目四顾,男耕女织,外户不闭,民风古朴,一片祥和。如果我能将这一刻凝固,带回千万年之后的今天,世界又将会怎样?迷惘之中,我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反转地球二 南朝——北魏

在地球停止的一刹那,我就被眼前的人们吸引住了。几个书生扮相的青年人正在寓情山水。看,那花丛中飞蝶翩翩起舞的身影;听,枝头上早莺嘤嘤成韵的歌喉,让人不由想起“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飞悬的瀑布下,急流冲荡着山间的细石,好鸟相互鸣叫应和,婉转动听。在这山水之间,有一儒生,正在拨动着古琴,悠扬的琴声自是为这景色注入了说不出的韵律。“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伦世务者,窥谷忘反”,他身边一人正出神地吟诵着。是啊,这般美景曾引得无数仁人志士退隐泉林。可如果回到现在,又有几人会抛下功名利禄?摇摇头,我带着三分淡然和七分惆怅离开了这片净土。 

反转地球三 唐朝——宋朝

真是再没有更美的景色了。天空中飞鸟流连,池塘中游鱼嬉戏,岸上文梓 楠豫樟郁郁葱忽,清新的树荫下,魏征和唐太宗正在共商国家大计,制订了一系列的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制度。到了贞观九年,处处牛马遍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回想起如今疮痍满目的地球,我感到了撕心裂肺的痛楚。

反转地球四  梦回现实(天台) 

正要举步,佛再次降临。

我刚从山清水秀的世界中走出来,回想着安谧、恬静还有世间纯洁善良的人们,又踏入了物欲横流的今天。难道科技时代的进步,带来的竟是世界倒退吗?我要去理论!我要去追求!可我一人能行吗? 

 佛(意味深长)曰:“神机的奥秘就在于其不可说,芸芸众生,你既已走过了世纪的轮回,也应有所领悟。法力的有无全在于你的一念之间,至于你该怎样做,全靠你自己定夺。”说完,慢慢随风而去。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站立于天台,我向佛消失的地方望去。孔夫子,你在哪里?大同,过了黄河,就能看到吗?突然,前面飘来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世外桃源”。你的选择,我的奉献„„

文采点评:文章开头运用设问句提出问题,揭示事情的起因,既自然引出下文,又引起读者思考。“反转地球一”部分多用短句,节奏明快,暗示时间变化之大,引用的语句是骈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文言与白话结合,语言灵动多样;“反转地球二”部分多用长句,细致地描写了隐士们品酒论诗的悠闲景象,透过长长的句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赞美与深深的思索;“反转地球三”部分多用四字句,显得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

力;最后又多用短句,以疑问、感叹的语气来表情达意。总之,小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长句和短句相结合的方式,穿插引用了整句和骈句,加上虚构的佛语,句式灵活多变,气势贯通,避免了单调,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各种不好现象的讽刺和批判,对祥和、融洽、公平合理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