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瓷款之堂名,斋名者,大抵有四类,一为帝王,一为亲贵,一为名士而达官者,一为雅匠良工也。” 帝王宫廷紫砂,自是精品中的精品。今天我们来看,宫廷之外,清代紫砂著名的五大堂号,它们同样是艺精品优,为藏家所尊崇。 一、行有恒堂 行有恒堂主人,是定亲王府第四代主人载铨,行有恒堂是载铨的私人堂号,是他所专用,著有《行有恒堂初集》。 ▲行有恒堂 平盖莲子壶 故宫同款 2017年以5,664,000港元成交 ▲行有恒堂 诗文款的嵌盖式圆壶 2011年保利秋拍以2,530,000元成交 载铨(1794年~1854年),文学修养较高,爱好收藏。行有恒堂款紫砂器多为道光、咸丰年间,作品均由高手,如杨彭年、申锡、吉安、邵友廷等制作,工艺上乘。 也代表载铨的审美情趣,具有宫廷御用之风,是传之久远的珍贵文物。 ▲吉安款行有恒堂 板花诗文石瓢壶 这些紫砂器,器身一般刻有“行有恒堂主人制”或“行有恒堂主人珤用”等铭,有的加“定邸清赏”方章,器底多为“行有恒堂”篆书款。 故宫博物院藏有11件行有恒堂款紫砂器物。 ▲定邸清赏章与吉安款 ▲行有恒堂描金扁腹壶 此壶紫泥为胎,飞把、弯流、圈足起圈线。壶盖、口沿,腰身均饰描金圈线。 壶盖以花蕊为壶钮,描金绘饰花纹,从上俯视,正如一朵盛开的花朵。 壶身一面绘饰蝙蝠、寿桃、以及金钱纹寓意福寿绵长,财源不断。 另一面则用篆书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行有恒堂。”此壶富丽华贵,雍容大度。 ![]() ▲行有恒堂大红袍刻梅花碗 二、世德堂 世德堂为清代堂号,为私家烧藏的标记,其制订人有达官贵人、文人士大夫和少数名工巧匠。 ![]() ▲世德堂朱泥平盖桑扁壶 ![]() ▲世德堂描金德钟 ![]() ▲世德堂款紫泥印包壶 ![]() ▲世德堂款莲子壶 世德堂印鉴款识 ![]() ![]() ![]() ![]() 三、澹然斋 澹然斋,为清代乾隆时期盛行之款识,也是皇亲贵族喜爱的紫砂堂名。定制壶时一般不须制作者刻印名款,只用“澹然斋”款。 ![]() ▲澹然斋款宫灯壶(汪寅仙配盖) ![]() ▲澹然斋制炉均釉汉方壶 此壶为高身扁四方形。腹略鼓、虚盖、二弯扁方嘴,扁浑方桥钮及弯执把。 紫砂内胎,通体施浅蓝色炉钧釉,釉色光泽涵蕴,典雅清幽,器形线条简练,端庄古雅,是历代宫廷之爱物。 据《中国紫砂》载:“炉均,宜兴当地称画彩釉、上满釉,创始于清雍正,一度盛行于嘉道。在烧过的紫砂壶上用釉彩绘或满身挂釉,再以800度低温第二次烧成。是受瓷器的釉上彩工艺影响。” ![]() ![]() ▲澹然斋汉方壶 紫砂汉方壶的名称,最早见于《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之名家:徐友泉、名士 衡,予尝博考厥制,有汉方、扁觯、小云雷;又之雅流:邵文金,仿时大汉方独绝,今尚寿。 而《阳羡名陶录》(清·吴骞),则载有吴骞自作“叔未解元得时大彬汉方壶,诗来属和”,惜未见传器。 ![]() ▲ 澹然斋平盖圆壶 ![]() ▲澹然斋 如意盖莲子壶 澹然斋印鉴款识 ![]() ![]() ![]() ![]() 四、清德堂 据民国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图考》载,“清德堂”为清初著名文物鉴藏大家宋荦,游宜兴时所定制之堂号。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 博学嗜古,工诗词古文,与王士祯齐名。善水墨兰竹,超妙工致。精鉴赏,收藏名迹甚富,爱好壶艺。 ![]() ▲清德堂梨皮紫砂壶 ![]() ▲清德堂款扁圆壶 ![]() ▲清德堂制紫泥古莲子式壶 ▲清德堂款碗灯壶 清德堂印鉴款识 ![]() 五、愙斋 愙(kè)斋,吴大澄(1835-1902)晚年所用号,江苏吴县人,吴湖帆祖父。其人曾任广东、湖南巡抚,为晚清著名收藏家,所藏金石、书画甚丰。 吴大澄嗜好紫砂,曾专门延请各路紫砂名手为其制壶,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玉麟与俞国良。 ![]() ▲愙斋款俞国良制段泥诗文传炉壶 ![]() ▲愙斋款俞国良制觚棱提梁壶 ![]() ▲愙斋款、俞国良制东溪刻紫泥觚棱壶 ![]() ▲愙斋款赵松亭制并刻紫泥汉君壶 愙斋印鉴款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