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场 库 的 第 1760 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会 来,所 以 我 等 小程序播放无广告,但可能无法适配所有手机, 打不开的朋友,请点击文中腾讯视频。 直到长大后,我才意识到, 儿时父母口中常念叨的那句, 小孩子真好无忧无虑,是真的。
相信你肯定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文章: “30岁前,请逼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改变,才是你最大的资产,能抛弃你的只有你自己”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忙得要死” “你这么穷,一定很好欺负吧” 记得在18年伊始,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火遍了全网, 在看到那个站在台上笑容满面的女子后,成功的让一群正当年的人们着急了起来。 他们先是在文章下评论,在朋友圈转发,而后,在这着急的背后, 有人辞了干了许久的工作选择去创业,有人到了凌晨五六点都还在加班,企图依靠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就一定能够换来和胡玮炜一样的成功。 当中,在看到朋友圈有个已近50岁的大叔转发了文章,附上的转发语几乎可以写成一部我年轻时没完成的事儿准备现在要做点什么的时候, 我才发现,那篇文章扎透的不仅仅是游走在北上广深漂泊着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更多的,还将已经准备沉睡打算安于眼前的70,80后都叫了醒来。 于是,在本该睡觉的时候,因为那句凌晨3点你在睡觉别人在讨论区块链, 一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爬起来打开了电脑; 在本该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可以舒舒服服泡个澡看会儿球赛, 却因为那句你的同龄人都在套现15亿,你却还在抢两块钱的红包, 打开了数次都坚持不下去的30天就可成为XX高手的学习网站; 见到谁嘴上都挂着佛系人生本该圆寂的人们, 在看到了最新的“落户不受限制”后,又暗戳戳的打开了计算机和备忘录, 手指点击着屏幕,脑袋里,是飞速过去的各种, 或许我每个月省下一点钱,在有生之年,能摘掉漂泊帽子的想法。 我们被成功学激起的欲望扔进了焦虑的高汤里,煮得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但在之后,当自己终于能够在别人讨论区块链的时候插上了嘴, 当从这家公司跳槽后工资也上涨了那么一点,当终于跑前跑后的落了户, 却发现眼前所要去面对的更多事情,远远不似脑海中当时想象的那样简单, 那些所谓的成功学,不但没能带来向往的成功, 反而,还让你陷入了更深的焦虑里。 它让你白天是紧张忙碌的工作,晚上是无法安放的思绪, 而后,在脑子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除了赚钱就是赚钱。 随之,当生活里只剩下当一个目标被实现后,要去完成更高的目标时, 镜子里当初那个要努力活出人样的自己,也已然没了人的样子。 记得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那天,V姐曾看到了一部短片, 它来自新片场创作人王励珉,讲的就是一个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为了努力“成功”,拼命工作的故事。 短片从一个落满灰尘的空屋子开始。 男主进了房间,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妻儿, 在疑惑中,他向远处的陌生人询问妻儿的下落, 却被对方反问了一句“你有老婆和儿子吗”弄慌了神, 倏忽间,转向镜子,只看见一个戴着面具的机器人。 这一切究竟怎么回事,明明妻子做的盒饭,儿子的笑颜还在记忆里, 为什么这一切竟然凭空消失。这个机器人,是自己吗? 在疑问中,男主的记忆被唤起,他看到自己在地铁上刷到文章, 看到在公司里大大的成功海报,看到为了追逐成功,他隐藏情绪,拼命工作。
渐渐地变成了一个面具越来越厚的工作机器。 在他买了更大的房子,认为自己已经成功的时候, 却发现身后已空无一人,只剩满眼灰尘。 幡然醒悟的他不顾一切冲向门外,去寻找失去的幸福, 却掉入一个无底洞,身体迅速的下坠, 此时过往走马观花地出现,可是他再也抓不住了。 我们总说成功,总讲幸福就是要带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但却不知多数的幸福生活,和外在的物质条件达到多么高的指数, 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你所有的焦虑、不甘和因为迫切成功带来的压抑, 也并不是因为城市的繁华和喧嚣也不是因为父母的期待,家庭的压力。 更多的,仅仅是因为在追逐那些自己所谓的幸福时, 忘记了一个“人”原本该有的样子。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生命就不止给了我们哭的能力,更教会了我们笑。 于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而言,生存的焦虑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功,也并没有标准答案。 追逐向上并没有错,错的是沉迷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烦恼中,无法自拔。 其实你需要的并不多,让你焦虑无比的,仅仅是因为你想要的太多而已。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短片: 时长:04'59' 星级: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