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T增强扫描知识大集合

 仲夏akfg9ypvd9 2018-05-23

中西医结合诊疗引领者

 中西合璧 标本兼治 同仁济世 传承创新

祈福生命 康健百姓

祈康中西医结合医院其前身为西安同济医院,是由益生医学医疗投资集团重点投资,以三甲医院为标准建设的综合型非营利性二甲医院。

祈康影像中心是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现拥有磁共振(MRI)、西门子螺旋CT、韩国原装进口DR机、数字胃肠(DGI)、DSA介入血管减影机、高压注射器、自动灌肠仪等先进设备,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全身各系统、各部位各种疾病的摄片、造影、MRI检查、CT平扫、增强、二维、三维重建及DSA介入诊疗。2018年将继续列装1.5T超导磁共振及双源FLASH螺旋CT各一台,2019年建成西安市南郊最具实力影像中心。

增强知识总结

01

CT增强的应用

 一、开展CT增强检查的必要性

  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给予水溶性碘造影剂后再行扫描,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病变组织密度增加称为增强或强化,其机制是病变组织内血管丰富或血流缓慢,血脑屏障破坏,含碘造影剂在病理组织中停滞、积蓄而强化。因此增强扫描可反映病理组织性质。常用的造影剂有两种:水溶性离子造影剂,如:60-76%的泛影葡胺或碘酞葡胺;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碘必乐、尤维显等。非离子造影剂副反应少。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行CT增强扫描在CT日常工作中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通过增强扫描,病灶与实质或周围组织的强化程度往往不一致,两者的密度差异较大,可以借此发现平扫时漏检的病灶。平扫时这些病灶呈等密度或密度差异很小,或与血管断面影不能区分。实践证明,脑、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内的小病灶尤其是实质性占位,在平扫图像上呈等密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单纯靠平扫难免有漏诊情况,也是不可取的。

2、提高对病灶的定性能力。CT平扫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对病灶的定性和鉴别能力也是有限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和增强方式或类型可以提高病灶的定性能力,对典型病例不难作出定性诊断。

3、在已确定为恶性肿瘤的,增强扫描的目的在于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或判断肿瘤手术切除的可能性。

4、对于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显示,动态增强扫描更是必不可少的;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如血管和小的淋巴结的鉴别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肺门、颈部、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与血管的鉴别在图像上常常遇到困难,通过增强扫描,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别。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CT增强扫描是必需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献报道:单纯平扫容易遗漏病变,特别是腹部实质性脏器病变的漏诊率可高达40%,而确诊率则不到30%。因此,增强扫描是CT检查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仅能发现平扫时的漏检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又有利于病变的定性和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是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与非血管性病变的有效途径。

由于造影剂副反应的原因,许多医院,特别是县级医院,很少开展增强CT扫描,不管检查什么部位仅做平扫,常遗漏病变或不能确诊疾病,患者拿着CT平扫片到其它医院就诊时,要么需要加做增强CT扫描,要么重新检查,既延误病人的治疗时机,又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由于CT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医院添置的CT设备基本上都是螺旋CT,如果只做平扫而不做增强的话,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废。 

二、增强CT扫描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造影剂输注设施:

1.高压注射器:可使用单筒或双筒,注射器筒装载量100—150ml,具备注射速度和注射量可调及远控操作系统。

2.注射器:无高压注射器的医院可用手推法进行增强CT扫描。

3.输液器:无高压注射器的医院可使用空气加压静脉滴注法进行增强CT扫描。

(二)抢救设施:

1.人员配备:CT室的人员除医师和技术员外(需有执照),必须配备护士(需有执照),具有一定急救及心肺复苏能力的护士尤其适合在CT室工作。

2.急救车:急救药品、注射器、输液器、砂轮、氧气管及血压计等应按顺序摆放在急救车内。

3.氧气瓶、氧气袋,如果有中心供氧的CT室应配备连接管。

4.急救绿色通道:由于CT室的抢救设施及抢救能力有限,当过敏反应发生时,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同时请医院急诊室或相关临床科室协助,必要时尽快护送病人到急救中心。因此,应建立CT中心、急救中心、心内科、呼吸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间过敏抢救的绿色通道。

(三)常用急救药品:

1.地塞咪松:5mg/ml/支

2.肾上腺素:1mg/ml/支

3.非那根:25mg/2ml/支;50mg/2mL/支

4. 苯海拉明:20mg/ml/支

5.多巴胺:20mg/2ml/支

6.阿托品:0.5mg/

7.利多卡因:0.2g/10ml/支(2%溶液)

8.尼可刹米:0.375g/1.5ml/支

9.洛贝林:3mg/ml/支

10.回苏灵:8mg/2ml/支

11.地高辛:0.5mg/2ml/支

12.葡萄糖酸钙:10%,10ml/支

其中“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一起叫“心三联”, “尼可刹米、洛贝林、回苏灵”叫“呼三联”。

三、造影增强的原理和意义

在CT扫描中,当病变组织和器官与正常组织密度接近时,其对X线的吸收差就很小,形成的CT图像的自然对比度也就很低,使病变组织不易显示。当引入造影剂后,不同的组织结构,不同的病变性质,对造影剂吸收的数量(含碘量)和分布(碘分布)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这样,不仅两种组织对X线的吸收差加大,形成的图像对比度增加,使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界线清晰。其密度、形态、大小等显示更为突出。有利于病变的检出和诊断。胸部增强目的在于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灶、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血管本身有无病变;肝脏增强目的在于增加病灶与正常肝实质之间的密度差,显示平扫不能显示或可疑的病灶、根据增强鉴别病灶的性质、显示肝内外血管结构、区别囊性病变和实质性病变。

适应症:

1.颅脑:脑肿瘤、脑血管病变、颅内感染性病变和先天变异等;

2.胸部:适应于病变与正常组织密度相近的病灶、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观察病变血供情况、血管本身有无病变;

3.腹部:肝癌、肝血管瘤、局限性脂肪肝、肝门癌栓、胆管及胆总管病变、胰脾占位性病变及腹腔肿块等。

CT增强无绝对禁忌症,对急性脑外伤、脑卒中、药物过敏、哮喘、肾衰、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要慎重。

02

造影剂的应用

一、造影剂应用

1.剂量和方法

常用造影剂为碘海醇等非离子型造影剂。使用剂量根据扫描部位和注射方法而有所不同。如检查肾、肾上腺、头部,静脉一次快速注射,一般只需40~50ml,而肝、胆胰等则需要60~100ml。

2.体内脏器对比增强的形式与机理

受检脏器组织增强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造影剂进入血管内,另一部分是造影剂进入细胞外腔隙。当细胞间质内含碘最多时,受检器官的浓度最大。大部分情况下,病变组织的增强往往低于周围的正常组织,但血管性病变和血供丰富的炎性肉芽肿和肿瘤,注射造影剂后明显增强,出现的时间可以是动脉期或静脉期或者延迟期。

大血管增强:用于显示血管的正常解剖和病理情况。当血浆内含有较高浓度的造影剂时,增强效果最佳。所以,大血管增强扫描要在造影剂注射当时或注射后立即进行,扫描越快越能捕捉到血管期。为了保持血浆内的高浓度造影剂,最好方法是经静脉一次快速注入大剂量造影剂。

二、CT造影增强常用静脉注射法,最常用方法为:

单次大量快速注射法,亦称团注法:以每秒约2~5ml的速度将碘水造影剂60~100ml进行大量快速注射,为目前常用的增强检查方法。

各种实质脏器动态增强推荐方案:肺部增强扫描时间为15~25秒;肝脏动脉期20~25秒,门脉期65~75秒,延迟期180秒以上;胰腺动脉期25秒,静脉期60~75秒;肾脏皮质期25~30秒,髓质延迟期70~100秒,肾盂病变3~5分钟延迟扫描;脑实质增强扫描时间为20~30秒。

三、碘过敏反应的预防措施:

1.预防性给药:注射造影剂前主动的预防性给药,联合应用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造影前1~2小时给予口服扑尔敏或西米替丁2片,扫描前30分钟给予地塞米松15~20毫克静脉注射。

2.筛选高危人群:使用碘造影剂之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这样可把仅1ml试验剂量就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人筛选出来,从而避免大剂量高浓度快速注射后引起更严重的反应。高危人群包括:肾功能不良;糖尿病、哮喘、枯草热、荨麻疹、心脏病;1岁以下小儿、60岁以上年老体弱者;多发性骨髓瘤和失水状态;其他过敏性疾病;碘过敏史及其它药物过敏史等。

3.心理护理:情绪的紧张和焦虑是导致特异质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已得到证实。因此耐心地向病人解释,取得病人的合作,消除恐惧紧张情绪,可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4.完善的抢救设施:如血压计、听诊器、氧气、抢救药品齐全。严重的及致死的副反应大多数即刻发生,医院急救小组必须呼之即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死性副反应的发生率。

5.患者检查当日如需空腹者应给以充足的水分,有水电解质紊乱者,必须先予以纠正。

6.尽量采用非离子造影剂,减少副反应发生率。

7.增强扫描前将造影剂加热至体温,可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8.严格控制造影剂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按每公斤体重给药1~2ml计算。掌握合适的注射速度,以达到强化水平。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及主诉,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9.保持静脉通路,注射完毕后,应将静脉针保留15~30分钟,留观15~30分钟,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拔针。

四、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机制:

碘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在引起造影剂副反应的诸多理化特性中,渗透压高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它还有水溶性、粘滞性、亲脂性及电荷等。而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同样含碘量下,除了有比离子型造影剂明显低的渗透压外,还具有低化学毒性、低神经毒性,所以是造影剂的一个革命性进展。既往的大量研究结果无可争议地表明,作为对比剂,在相同条件下,离子型造影剂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均可取得理想的增强效果,但离子型碘造影剂引起副反应的发生率远高于非

离子造影剂,文献报道,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总发生率可高达15%,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副反应总发生率一般为2~3%。虽然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碘自身可能引起的特异质反应,特别是严重的、致死性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多大差别。最近的研究表明,非离子型造影剂造成的死亡率与离子型制剂造成的死亡率无任何差异。绝大多数此类致死性副反应是由于变态反应所致。因此,从医学角度讲,选用非离子型制剂在降低副反应方面有明确的优点,但价格昂贵,若能合理的筛选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人使用非离子型制剂,其余使用离子型者,既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及致死率的降低,又能减轻患者负担,节省社会资源。

五、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类型:

1.过敏及血清反应:常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喉头阻塞、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脉细弱、昏迷等情况。

2.血管神经性水肿反应:表现为荨麻疹、喷涕、流泪、流涎、眼睑水肿、皮肤刺痒、皮肤桔皮样外观等。

3.神经毒性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抽搐、意识障碍等。

4.其他反应:可有憋气、烦躁、心慌、恶心、呕吐、腹痛等。

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级(ShehediSpataro分级):

1.轻度:有全身热感与发痒,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提示:此型可能是重度反应的前兆,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2.中度: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

3.重度:面色苍白,四肢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骤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呼吸停止等。

七、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

    碘剂注射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副反应,均应立即停止注射和扫描,立即安排相应的救治措施。

1.轻度:一般无需处理,可以自行缓解。如处理可嘱咐患者安静休息,吸入新鲜空气或者给氧,并密切观察发展动态,因此型可能是重度反应的前兆;检查结束后大量饮水;可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或再次静注地塞米松10mg,以防进一步发展。

2.中度:应积极处理,首先静脉注射地塞咪松1020mg,或者氢化可的松50mg;观察3~5分钟,如症状不能缓解,对无高血压、无心脏病、无甲亢患者立即皮内注射肾上腺素0.3~0.5ml;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100mg5%~10%葡萄糖盐水;给氧;注意保暖;如有喉头水肿加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支(1mg)做喉头喷雾。在积极处理的同时,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麻醉科等到CT室协助抢救。

3.重度:必须紧急抢救,上述方法处理同时,立即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及麻醉科等到CT室协助抢救,对血压下降、心率微弱者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路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250ml;对喉头严重水肿,窒息,青紫者应考虑气管切开或者器官插管。

八、碘外渗及其处理:

随着螺旋CT的普及,增强CT扫描,基本都使用高压注射器。由于高压注射器注射速度快,压力高,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及造影剂外渗,特别是老年人,糖尿病人,皮肌炎患者及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等,血管脆性大,更容易破裂及渗漏。造影剂渗漏至皮下后,轻者导致注射部位肿胀,重者可引起整个肢体肿胀,甚至注射部位皮肤坏死。因此,一旦出现造影剂渗漏,必须积极处理。常用处理办法:

1.局部封闭:一旦出现造影剂渗漏,立即进行封闭治疗,这样可减轻疼痛及造影剂引起肢体水肿范围的扩大。封闭治疗药物及方法:2%利多卡因5ml 地塞咪松5mg,从水肿部位的近心侧向远侧做环形皮下封闭。

2.50%硫酸镁外敷:将纱布浸透50%硫酸镁,再覆盖在肿胀部位及其上下10cm范围的肢体部分。

3.冰敷:将碎冰装在塑料袋内,包裹肿胀的肢体,要求超过注射部位的上下关节,冰敷时间不少于2小时;如果患者感觉寒冷难受,可先在肢体表面盖上毛巾,再敷冰,也可以冰敷一定时间时移开一段时间,在寒冷季节及年老体弱、感觉减退的患者尤应注意,以免长时间冰敷而造成冻伤。

一般情况下,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绝大部分人可在24小时内消除肿胀,极少数人出现皮肤颜色异常或变黑等皮肤坏死征象时,应及时请皮肤科医师及烧伤科会诊,以协助治疗。

九、常用造影剂、剂型及用法:

1.离子型造影剂:

泛影葡胺 Meglumine Diatrizoate,【别名】安其格拉芬、甲葡胺、乌洛维新、Angiografin。【制剂】注射剂:76% 20mL/支,60% 20mL/支、50mL/瓶、100mL/瓶。胸部CT增强,60%本品50mL,静脉注射,2~2.5mL/s;其他部位CT增强,60%本品80~100mL静脉注射,2~2.5mL/s;CT血管成像,60%本品120~150mL,静脉注射,3~3.5mL秒。⑩儿童:其用量按2~4mL/kg计算,最大用量40mL。

复方泛影葡胺 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ate,【别名】Urografin,Cardiografin。【制剂】注射剂:76% 20mL、60% 20mL。

用法用量参见泛影葡胺。

2.非离子造影剂:

碘海醇 Iohexol,【别名】欧乃派克、Omnipaque。【制剂】注射剂:剂型见下表:

浓度

240mgI/mL

300mgI/mL

370mgI/mL

规格

10mL/

10 mL/

20 mL/

20 mL/

20 mL/

40 mL/

50 mL/

40 mL/

50 mL/

100 mL/

50 mL/

100 mL/


100 mL/


用法见下表:

应用项目

浓度(mgI/mL)

用量

备注

头部

300或350

80~100mL

流速2~2.5mL/s

胸部

300或350

50~80mL

流速2~2.5mL/s

腹部

300或350

80~120mL

流速2~2.5mL/s

盆腔及骨关节

300或350

80~120mL

流速2~2.5mL/s

CTA

300或350

120~150mL

流速3~3.5mL/s








碘普罗胺 Iopromide,【别名】优维显、Ulravist。【制剂】注射剂:剂型见下表 

浓度

240mgI/mL

300mgI/mL

370mgI/mL

规格

50 mL/

20 mL/

50 mL/


50 mL/

100 mL/


100 mL/

200 mL/

用法:

CT增强扫描:胸部,300mgI/mL或370mgI/mL,50~80mL,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2~2.5mL/s;其他部位:300mgI/mL或370mgI/mL,80~120mL,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2~2.5mL/s;CT血管成像:300mgI/mL或370mgI/mL,120~150mL用高压注射器注射,流速3~3.5mL/s。

碘必乐 Iopamiro,【别名】碘帕醇。

剂型见下表

浓度

150mgI/mL

200mgI/mL

300mgI/mL

370mgI/mL

规格

50mL/

10 mL/

10 mL/

10 mL/

100mL/


30 mL/

30 mL/

250mL/


50 mL/

50 mL/



100 mL/

100 mL/



200 mL/

200 mL/

用法同碘海醇。

03

CT增强流程

1、确定增强患者: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需要增强的患者,当班医生应在前一天对需要CT增强的患者交代清楚,提前(早上8点以前到CT室)到科室待诊、且要空腹;并在读片时对病例进行科内讨论。

2.与患者及家属签增强协议:患者及家属到科室后,当班医生负责把碘过敏试验、增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碘过敏反应以及意外、过敏反应及抢救措施等与患者家属谈清楚,让患者家属在增强协议书上写下“同意增强”字样并签字,增强协议书患者家属签字后生效。

3.碘过敏试验:由科内专业护士对患者进行用碘过敏试验,方法:取1ml泛影葡胺注射剂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待数十分钟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进一步进行CT增强扫描,对有显著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停止增强扫描,必要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4.CT增强扫描:无碘过敏反应的患者进行大剂量(一般碘普罗胺注射剂60-100ml,造影剂量:1.2-1.8ml/kg,不超过2.5ml/kg。钆剂替代量:0.3~0.4mmol/L(0.6~0.8ml/Kg)Kg。)造影剂静脉快速注射增强扫描;方法:取碘普罗胺注射剂60-100ml,用高压注射器静脉快速注射,开始注射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并积极抢救,在注射20s左右时开始CT扫描,包括动脉期、静脉期以及延迟扫描。

5.增强后处理:CT 增强后叮嘱患者,按压针口、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及时代谢,嘱病人取CT诊断报告时间及地点,照取增强CT片若干张(根据情况而定),测量病变大小、CT值(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片子照好后送诊断室出具诊断报告。

04

各部位增强要点总结

增强检查方法:先平扫,设定增强扫描的范围以及两期或多期扫描开始时间,扫描参数与平扫相同,经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80ml~100ml,3ml~4ml/s,对比剂注射完后与扫描开始时间同步。

肝 脏:25s~30s 肝脏动脉期,60s~70s 肝脏门静脉期,120s 肝实质平衡期

胰腺:25s~30s 胰腺动脉期,60s~70s 胰腺实质期

肾脏:30s~35s 肾皮质期,70s 肾实质期,5min~10min 肾排泄期或肾盂期

肺、纵隔:25-30S 动脉期,60-90-120延迟扫描

脑动脉,20-30s 动脉期

 

各部位增强时监测血管位置:

冠状动脉~升主动脉

冠状静脉~冠状静脉窦

肺动脉~上腔静脉

肺静脉及左心房~左心房

头臂动脉及颈动脉~主动脉弓

肾动脉~膈水平降主动脉

下肢动脉~肾动脉水平降主动脉

主动脉~降主动脉

儿童心脏~主肺动脉水平降主动脉

 体部CTA注意:主动脉80ml,四肢血管100ml,主动脉及肾动脉4/5ml/s,四肢血管4ml/s,阈值120/150!

四肢血管CTA:70/100ml,3.5/5ml/L,生理盐水50ml,阈值100/150(120)Hu,64x0.6,螺距1.2,重建层厚1mm,增量0.7mm,矩阵512x512,VR,MPR,MIP处理。上肢达阈值后延迟8s,下肢延迟12/15s。

四肢静脉血管间接CTV:肘前静脉130/150ml,3-4/4.2ml/s,生理盐水30ml,延迟120/210s(180s),层厚1mm,重建1mm,螺距15,VR,CPR,MIP处理。

四肢静脉血管直接CTV:踝关节胶带结扎,混合造影剂(1:3~4)100ml,1/2ml/s,足背静脉注射,监测点下腔静脉,阈值150,约40s。

肺动脉CTA:80/100ml,4/5ml/s,跟踪点为肺动脉,30ml小剂量跟踪点为头臂静脉或上腔静脉,阈值100/150。

头颈部CTA:50ml,4/5ml/s,监测主动脉弓下部,阈值100/150。约12/15s。

肾脏肿瘤增强:皮质期25/35s,实质期80/110s,排泄期240/480s。

门静脉CTV:100/150ml,5ml/s,延迟45/55s。

冠状静脉CTA:稀释对比剂取代盐水,降主动脉阈值180,时间比动脉延迟3-4s。

CTU:80-120ml,4ml/s,延迟20/25s,分期3/5/8/15Min。VR,MIP处理。

对比剂注射速◆5ml/s诊断小肝癌灵敏度高于3ml/s,但特异度明显下降◆综合考虑肝硬化患者小肝癌检出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推荐使用4ml/S。

注射时间◆10S主动脉峰值,20s门静脉峰值,30s肝实质峰值。公式:(总量600mgI/kg÷碘浓度300mgI/ml)×体重kg÷速度ml/s

 小肠CTE检查前准备:

1/检查前一天服泻药清洁肠道

2/检查前约1小时口服等渗甘露醇溶液约2000mL(配制方法:约3瓶矿泉水1750mL水+250mL甘露醇溶液)

3/每间隔10~15分钟口服500mL

CTE增强扫描、延迟时间

1/对比剂剂量1.5ml/kg;注射流率4~5ml/s

2/双期扫描时间:30s,60s

3/单期扫描(对小儿或复查)延迟扫描时间:“小肠期”45s。

观察要点:血运,气体,肿块,粘连,系膜,肌层。

 NeuroPCT(CT动态增强扫描):碘海醇5~8ml/S,50ml+50ml,扫描范围:基底节上矢状窦水平,延迟4S,连续扫描40S。

DynEva(动态CT值曲线图):先用TestBlous程序扫描,Feed为0,4ml/S,40ml,扫描40S。然后经DynEva调入分析,绘制ROI,制作峰值曲线,分析曲线用于诊断。

胃肠PCT(CT灌注):15分钟前654/20mg肌注,饮水1000ml,碘海醇5ml/S,50ml+50ml,扫描范围28.8mm,24x1.2mm,层厚7.2mm,延迟10s,扫描间隔<1s,连续扫描40S。计算BF,TTP,PBV,PPS。

  

CT增强检查告知内容

CT平扫和增强分别是怎么回事?

1、CT平扫

平扫是最基本的CT检查方式,简单快捷且十分方便,平扫可以很快地发现检查部位的一些病变,对于一些简单的病变平扫即可准确诊断,比如脑出血、骨折、椎间盘突出等,但CT平扫不能或不易发现某些部位的一些病变,如血管畸形、早期肿瘤和转移瘤等,CT平扫也不能反映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对某些恶性病变不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数量和范围等情况。

2、CT增强

CT增强扫描是CT检查的常用手段,是在CT平扫的基础上进行的,检查时在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它是对平扫的补充。血内碘浓度增高后,使病变组织与邻近正常组织间的密度差增加,从而提高病变显示率。让病变显影更为清楚,以显示平扫上未被显示或显示不清的病变,通过病变有无强化或强化类型,对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3、CT增强扫描的意义

由于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增强了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对比,所以增强扫描更有利于发现及更清晰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对病灶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为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发现平扫时未发现的病变,更好的明确病变性质及范围,CT增强扫描时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

具体来讲,CT增强检查的意义在于:

⑴ 提高对病灶尤其是小病灶的检出率。通过增强扫描,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强化程度往往不一致,两者的密度差异增大,因此可以发现平扫时不易显示的病灶。实践证明,脑、肝、胰、脾、肾等实质脏器内的小病灶尤其是实质性占位,在平扫图像上呈等密度的例子比比皆是,单纯靠平扫难免有漏诊情况。

⑵更有利于对病灶的定位。尽管平扫能够显示大部分病灶,但是对病灶边缘显示不清楚,增强检查有利于显示病灶大小、范围以及毗邻关系,有利于病灶的定位。

⑶更有利于对病灶的定性。CT平扫不仅检出率低,而且对病灶的定性和鉴别能力也是有限的,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增强的有无、程度和增强方式或类型可以提高病灶的定性能力,对典型病例可以很快作出定性诊断。

⑷提高对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并可以指导手术。增强扫描除了上述优点,还有利于对已确定的恶性肿瘤的分期判断。另外,血供丰富病灶术中易出血,增强检查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甚至引流静脉,能够为手术提供指导建议,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⑸有利于血管和非血管结构的鉴别。对血管性和非血管性病变的鉴别,增强扫描同样很重要,如血管和小的淋巴结的鉴别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肺门、颈部、盆腔等部位的淋巴结与血管的鉴别在图像上常常遇到困难,通过增强扫描,浓度高的血管与强化不明显的淋巴结之间密度差异增大,很容易区别。

⑹判断肿瘤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肿瘤组织血供丰富,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介入栓塞和放疗以及射频等治疗后,根据病灶血供变化也是判断疗效的一个方面。

4、可以直接增强检查吗?

大多数情况下,初次CT检查时应先行平扫检查,如果检查技师或诊断医师查看图像后觉得有必要行增强检查,则应该准备行增强检查;对于复查病人且近期做过CT或MRI平扫而且病情没有明显变化的可以做直接增强检查。

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理解,医生要求做CT增强检查并不是为了让患者多花钱,而是综合考虑患者的影像表现后,为了便于病灶的定位、定性等而作出的科学决定。

5、哪些情况需要做增强CT检查?

凡是怀疑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炎症,肺肿瘤、纵隔肿瘤,心脑血管病变,全身外周血管病变(阻塞或出血),肝胆胰脾肾、膀胱、前列腺、子宫、卵巢以及胃肠道的肿瘤性病变都需要先做CT平扫,再做增强扫描。

    腹部外伤为了明确肝脾等内脏器官的损伤,在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建议增强检查,做到一站式检查,减少病人的移动造成再次损伤。

6、CT增强无绝对禁忌症。对碘过敏、急性脑外伤、脑卒中、药物过敏、哮喘、肾衰、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增强需慎重。

7、CT增强检查的风险

  CT增强检查用的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安全性高,一般不会发生药物反应,但极少数患者由于特异体质或各种事先不能预知的原因,可能发生过敏及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极少数严重者会危及生命,现代医疗手段尚难预知。

  过敏反应多在注药后20分钟内出现,应在检查结束30分钟后再离开医院,如出现上述造影剂风险应及时告知医生。若离院后出现不适,应速在就近医院诊治。

  如果出现CT增强检查的不良反应,医生将积极给予相应处置,患者家属应予以理解和配合。

  CT增强检查过程中如果我的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检查效果。

  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影像检查的限度,CT增强检查后仍有不能作出明确诊断的可能性。


   我们始终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方向、以发展为目标”的理念,积极引进高新设备,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学习本专业新技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客观、高效的影像信息资料。

1、我院为全年无假日医院,节假日正常上班。

2、各科室门诊从早上750到晚上18点正常上班。

3、影像中心、急诊科24小时正常上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